第290章风太大了容易翻船

常青云得了文章给他取的字开心地回家去了。

至于文章说他答题答得好常青云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他怀疑自已老师就是给自已个安慰奖。

因为之前他也有过考完之后自已感觉考得挺好的,但实际成绩出来之后成绩并没有自已想象中的好。

林采薇搬了躺椅在自已种的芦荟旁边晒着太阳,一边沐浴着阳光也能一边看着自已的宝贝茁壮成长。

日子过得好不快哉!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常青云纠结地在一旁思考人生。

林采薇就想不通常青云怎么会为这种事情揪心呢?

“考的好或者是考的不好,考了第一名或者是考了最后一名差别很大吗?考中进士也还只是个开始,以后官人要是当官了,为民做主,只要能够有一番大作为出来,谁还记得你当初考了多少名,再说了,这朝堂上站着的那些大臣们又还有谁会提起当初他们考试时候的事情?状元能有几个,进士倒是每三年就会有几百个人。这只不过是一场考试罢了,一场入门考试,考上了就能够当官的考试而已。”

被林采薇这么一说,常青云还真就豁然开朗了。

是啊,自已纠结那么多干什么?

重要的是能够坚守自已心中的信念,坚守自已心里的底线,以后为官一任的时候能够造福一方!

“听夫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啊!保持初心才是我以后应该做的。”

常青云悄咪咪地琢磨着怎样子才能让自已谋一个外放的官,就像赵坚成说的,京城这里风太大了容易翻船,还是赶紧跑路的好!

会试完了之后就是放榜。

常青云毫无疑义是会元,看得吴天磊的心里面很是不爽。

常青云一个全天下百姓都知道他走后门的人凭什么是会员!

这些大人们一个一个的都是溜须拍马之辈!

皇帝不过一句话罢了,他们就眼巴巴地把常青云捧到了会元的位置,简直没有一点骨气!丢尽了读书人的风骨!

吴天磊看常青云不爽但是又干不掉他,最多也就敢在自已的住处骂几句罢了。

他自已在家里边生闷气,生了好久呢。

吴天磊被自已考中会元这事气到,常青云一点也不知道。

会试成绩出来了之后,他马上就要参加殿试了,殿试是一个排名性的考试。

因为前朝有出现过一个在殿试时被刷下去的考生,后边揭竿起义,推翻了当时的朝廷,从那以后,只要是会试上榜了之后的到殿试绝对不会再刷人,只是排名前后而已。

排在后边的人已经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反正不管怎么努力,名次也提高不了很多,也就那样吧,考上就成了。

反而是排名靠前边一点的人很紧张。

尤其是会试的前十名一个比一个紧张。

殿试的排名才是进士的最后排名!

十几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就看这最后的了!

只要是排在前十的,就没有不想能够进前三的!不想当状元的贡士不是好贡士!

搏一搏指不定祖坟冒青烟了,状元就落在自已头上了呢。

他们这一届有些特殊,会元是常青云,又是皇帝开恩科也要让他上榜的人,大家都已经默认常青云是状元了。

不过榜眼和探花也是极好的。

殿试所有人共分三甲,第一甲只去三人,排在第一名的是状元,第二名的是榜眼,第三名的是探花。第二甲和第三甲人数不定,二甲第一名也很荣耀称为传胪。第一甲的三名学子,皇帝赐进士及第,第二甲的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的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榜眼和探花合称“三鼎甲”。

第一甲的三名进士不必参加朝考,直接给官做!其余的需要参加朝考,重新排名!

大家见到常青云的时候纷纷恭喜他,投去羡慕的眼神。

大概也只有常青云自已本人心里边才有些紧张和患得患失了吧。

常青云是会试的第一名所以殿试的时候他的位置也在最靠前的地方。

皇帝进来的时候还朝着常青云微笑。

这让常青云更加颤抖了。

虽然大大小小的历经了不少的考试,但是每次考试的时候总还是有些紧张的,尤其是在你正前方刚好有监考老师正看着你在做题呢。

不过好在常青云心理素质过硬,也就是试题发下来之前有那么一点点紧张,当拿到题目之后,常青云很快就进入状态里面去了。

就像林采薇说的,不管别人是什么看法,他只管答出自已的真实水平来,他自已问心无愧几天。

努力了那么久,是应该给自已一份圆满的答卷了。

皇帝已经拿到了常青云会试上边的试卷了,看完之后也拍案叫绝!

他这下子才真正的明白了常青云想考科举是真的有实力,主持会试的主副考官们并不是因为要拍他马屁才把常青云定为会元的。

常青云名实至名归。

武能够驱逐北蛮的10万铁骑,文能够写出这么精彩的策略来,他相信常青云就是在治国上也绝对是个人才!

皇帝越看常青云越觉得很顺眼,这就是上天赐给自已的栋梁之才呀!

他看着常青云露出姨母笑。

周围的主副考官也看着常青云露出姨母笑,他们都心知肚明常青云是有大才的!

他们爱才呀,所以看着常青云的时候都特别的和蔼。

周围服侍的那些宦官们看见皇帝露出笑容来,一个个的也露出笑容来,好久都没见过陛下笑得这么开心了。

其他考生本来第一次见到皇帝,在皇帝的监视之下考试,大家心里边都是有些紧张的,但现场的气氛一派柔和,皇帝含着笑,连周围的那些人看着他们也透露着和蔼的目光,让这些的人心中大定,果然啊,他们就是沾了常青云的光。

一起来考试的考生们对常青云的崇拜已经到达顶峰。

大家再多感激的话说不出来了,只在心里边默默地记下了常青云的这大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