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上进心(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十福晋要是稀里糊涂的,真按照蒙古那边的方式对以后的庶子庶女,那可要犯忌讳。

那是皇家血脉。

七福晋也晓得十福晋远嫁,娘家靠不上,一步也错不得,道“听你九嫂的,你跟十阿哥商量着来……”

十福晋年岁小,十阿哥一手教导出来,有了不是也会多宽容,不能全赖在十福晋身上。

十福晋是个听劝的,道“嗯,我肯定不自专,都会问过我们爷。”

七福晋看着舒舒,道“你就不担心?你们府跟十皇子府后院就一只小猫,太惹眼了。”

舒舒无奈道“担心也没用啊,又不是咱们自己能做主的。”

七福晋忍不住小声吐槽道“早先还以为福晋会安排人过来,没想到竟是皇上亲自操心这些!”

她这里两个婆婆,不过都名不正言不顺的,彼此相处着,跟寻常人家婆媳有所不同。

舒舒不好抱怨,只能道“可见皇子金贵,都成家立业了,皇上还事事牵挂。”

十福晋点头道“是啊,是啊,这也太疼儿子了,我阿爸可不会这样细心!”

虽说此事影响不小,可七福晋跟十福晋也不大担心。

两人过来,更多的是要说说话。

该说的说了,两人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太后并不打听这些消息,可是宁寿宫名下也内管领人口。

其中有几家的女孩儿也在候选名单上,少不得托人问到白嬷嬷处。

在他们看来,他们既是宁寿宫的属人,真要选女入皇家,自然乐意送到五贝勒府去。

那样的话,还能得到太后的照拂。

五贝勒府除了嫡福晋,也没有其他内宠。

虽说有个入宫读书的庶长子,可是生母犯了过失。

往后五阿哥要是请封侧福晋,只会在后头的人里选。

白嬷嬷就私下禀告了太后,问道“皇上要选十个呢,当有五爷的份,娘娘要不要见见那几家的孩子?”

五阿哥府的妾室算少的,只有两个格格与两个通房。

刘氏送走后,更是只有一个格格两个通房了。

白嬷嬷看着五阿哥长大的,自然心疼五阿哥。

太后想了想,摇头道“不见了,还是随皇上安排。”

选了宁寿宫下内管领女子,到了五贝勒府,到时候乖顺还罢,要是个淘气的,倒是让五福晋为难。

太后自己就是嫡妻,虽疼孙子,可是也不想插手太多……

皇城,高衍中家。

马斯喀早先在内务府总管任上十来年,自也有相熟的使唤人手,不过这次选包衣秀女之事,他还是没有另外找人,而是直接交代给本堂郎中高衍中。

这也是对九阿哥跟高衍中表态了,并无排除异己的意思。

高家这里,车水马龙的,来拜访的不是一家两家。

送女儿做宫女没有几个乐意的,可是送女儿做皇子格格,没有几个包衣人家能拒绝。

可是十个人……

登记上有资格候选的格格,有两、三百号。

“高贤弟,这家世怎么算呢?这没分家的人家,是不是也能从祖父、从叔伯的官职算起?早年敏嫔娘娘,就是以其伯父之女的身份参选……”

这是身份可上可下的,自是盼着得个机会。

“十四到十七,是不是卡的太严了,八旗选秀年岁没有太小的,包衣选秀这里,还有十岁、十一入宫待年的……”

这就是荣嫔的例。

荣嫔当年就是十来岁入宫,在宫里待年。

跟皇上青梅竹马长大,受宠三十多年,生了五男一女。

皇子们都陆续开府封爵,谁晓得下回选包衣秀女会什么时候。

“咱们是包衣,皇家的奴才,自是以皇家差事为要,私下里的口头之约怎么能算呢?都是妇人之间闲话,当不得数……”

这是女儿定了亲,不在应选之例,又打算悔婚的,过来探口风。

还有跟高衍中比较熟的,少不得暗搓搓打听道“这回毓庆宫进几人呢?四人,还是两人……”

皇孙的外家都指望了,那能不能再指望一下未来皇子的外家?

高衍中是当惯差的,道“我就是跑腿的,至于到底如何选,选了后怎么个抬举,还要听马总管吩咐……”

各种虚应着,将人打发了。

等到就剩下高家人,李氏道“老爷,几家亲家都在候选之列,外头的人盯着老爷,估计也是因为这个,担心老爷徇私……”

高衍中摇头道“钟家不在候选之列,皇上吩咐了,要从家风清正的职官人家择选,三代之内有刑余之人,或家主本身记了过的,都不准选。”

李氏诧异道“皇上还吩咐这个?这样看来,这批秀女的前程错不了。”

这不是寻常的皇子妾,也是皇上给包衣的恩典。

等到生育有功,说不得就是个皇子侧福晋。

除去那些辜负皇恩的人家,禁止他们家的女儿参选,对包衣也是震慑。

此消彼长的,等到新的皇亲人家出头,那些老辈子的包衣世家就要陨落了。

高家只有两个女儿,早出嫁多年,有外孙女,不过年龄不合适,不在应选之列。

所以此时小选,跟高家利益关系不大。

高衍中道:“这是马大人上任第一个差事,又是皇上亲自吩咐的,多少人看着,就算姻亲上门,也是这个话。”

大儿媳妇的妹妹,在备选名单上。

二儿媳妇的堂妹,也在备选名单上。

李氏想着两家女孩的情形,道“娶妻娶贤,纳妾纳颜,这两家的女孩不过清秀而已,就算上了名单,往后的前程也说不好,真要疼孩子的人家,就该等着落选才是。”

高衍中,道“富贵唾手可得,有几人能不心动呢?”

前头有四妃的抬旗,后头嫔、贵人的娘家也都改换了门第。

眼下乾清宫不怎么见包衣答应了,多是江南女子多。

做皇子外家的机会少了。

可是做皇孙外家的机会好像大了。

就算是皇子府的庶子,等到封爵的时候,也是宗室将军,从此多一门贵亲。

不过高衍中没飘,晓得自己斤两,没有大包大揽支撑姻亲的意思,否则帮了一家要得罪一家,两家都帮没有那个能耐。

不止高家宾客盈门,就是曹顺这里,也被堵到家门口。

来的不是曹荃,是李家跟孙家的族人。

曹荃骨子里天真清高,不喜钻营富贵,那两家找上去,他就去西山赏雪去了。

曹顺也想躲,却没来得及。

都是长辈,曹顺只能迎到家中。

只是他的态度也很坚决“且不说这差事没有交给九爷,就算是九爷负责,也没有我一个奴才左右的道理,符合条件的,等着选阅就是了;不符合条件的,怎么折腾也是白辛苦……”

孙家一位舅爷道“你大妹妹就在宫里为公主伴读,今年也十四了,你大伯没交代旁的?”

曹顺堂妹曹格格,时为十五格格伴读,今年十四,也是当选的年岁。

曹顺道“早在大妹妹三十八年上京前,大伯就在御前求了恩典,免了大妹妹小选,这次核校的包衣秀女,免选的,换帖的,并不在候选册子上……”

李家来的是李家四老爷李灿。

李灿跟曹顺是双重姻亲,除了是曹顺伯母的堂兄弟之外,还是他原配的姻亲。

李灿长子已经定亲,就是张侯家的女孩,是曹顺发妻的妹妹。

这次李灿过来,也是探问消息的。

李灿长女十五,年岁正合适。

他虽没有内务府的实缺,只在苏州织造府给长兄打下手,可是为了行走方便,身上有个正七品的候补知县,正好也卡在这次选秀的线。

当着大家的面,他没有多说什么,随着大流问了两句。

只是等到大家走了后,他留了一步,指了指南边,跟曹顺道“这回皇子府是不是也要进人了?”

对于包衣人家来说,九阿哥这个现管的皇子,比其他皇子的诱惑更大。

要是能与九阿哥结亲,以后沾光,就是另外一个形势。

曹顺道“这个侄儿就不晓得了,是皇上做主,谁晓得皇上怎么个恩典法儿。”

外人不晓得皇子府谁说了算,他们这些僚属还不晓得么?

别的皇子府,格格侍妾得了宠爱,许是还能招摇一二,在九皇子府不可能。

就算皇子府进了人,估计就是西路再收拾一个院子罢了。

曹顺心里明白,嘴上却严,一个字也不往外露。

李灿定定地看了曹顺一眼,道“贤侄虽在京中当差,可也是江南长大的,当晓得曹李两家联络有亲,互为臂助……”

曹顺客气道“四叔教导的是,侄儿心里谨记。”

这油盐不进的样子,李灿哂笑两声,上了马车,出了皇子府后巷。

只是回到什刹海别院的时候,李灿提笔给李煦写信,提了此次内务府选秀之事,也提了曹顺对李家的态度。

曹顺对李家不亲近,恐有怨愤。

要不是李氏后头生了曹颙,曹顺本是曹寅嗣子。

曹顺不喜李家人,也在意料之中。

这样的人,留在九阿哥身边,会不会私下里给曹李两家使绊子,还真是不好说。

为了防止后患,是不是想法子将曹顺调离九皇子府,云云。

曹顺哪里晓得,自己只是恪守着本分,不掺和包衣选秀之事,就被当成了心存怨愤,连带着前程都变得缥缈起来……

今天出院了!啦啦啦!

血糖用了司美,肝功能从180+降到80+,吃药保养就行了,不过下周还有个检查,过后有个小手术,到时候还要再入院一到两周,大大们,引以为戒,都要好好爱护身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