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云涌三十一

张安安一听,觉得这个可以有,不过又考虑到之前鲁智深险些出状况,于是吩咐赵默默和鲁智深二人为卢俊义掠阵,一旦情况紧急,可随时结束比武,以免有人受伤!

有了师祖的指示,道家可以放开手脚了,当即就有三名高手跃上了擂台,这三人正是茅山三真人,以三才剑阵名动天下。

三才剑阵确实厉害,卢俊义被迫进入了守势,只因三真人通过阵法配合,纵有破绽,也会被其他人衔接上,使得卢俊义无从破起。

卢俊义突然想起老爷教自己独孤九剑的时候,招招大开大合,和守可是半点都不沾边的,可见独孤九剑只有进攻没有防守!可是三才剑阵通过阵法配合可以迅速弥补破绽,这又如何能破?

数招过后,卢俊义灵光一闪,阵法最重要的是节奏,自己如今被三真人牵着鼻子走,自然落入了下风,若是自己能打乱三真人的节奏,三才剑阵岂不是破了?

想通了此节,卢俊义出剑不再是快捷如风,而是快慢结合,上一剑还剑出如龙,下一剑便好似有千钧重物!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原先卢俊义与茅山三真人打得有来有往,煞是热闹,吃瓜群众掌声不断。

但如今卢俊义忽快忽慢,距离赏心悦目十万八千里,而对手茅山三真人却好似中了魔法一般,不复之前神勇,变得举步维艰,甚至其中一人还差一点绊倒了另外一人,若非还有一位真人眼疾手快,差一点就落败了。。。

别说吃瓜群众看不懂了,张安安也看不懂啊,之前打得多精彩啊,现在却仿佛后世的国学大师过招,有多假就有多假,比如现在卢俊义一剑斜指,犹如千钧重物,换成是张安安早就一剑上去了,但是茅山三真人却不约而同后撤,其中一人更是为了收回刺出的一剑而受到了反噬,受了一点小内伤!

如果不是张安安知道卢俊义和道家弟子绝不敢在自己面前做假,差一点都怀疑是在打假赛了。

与张安安和吃瓜群众截然相反的则是刘混康、智清大师这些高手的表现。

刘混康虽年老体迈,眼力还在,手舞足蹈,嘴里喃喃自语:“朝问道夕可死!。。。妙哉!妙哉!”

眼见卢俊义已经占据主动,茅山三真人举步维艰,刘混康大手一挥:“四象!”

一名茅山弟子跃上擂台,加入了战团。

然而此时的卢俊义是越战越勇,像极了之前在擂台上的天师道王大锤。

刘混康又是大手一挥:“五行!”继而:“六合!”接着:“八荒!”

八荒剑阵一出,卢俊义有些招架不住了,往后一跃,抛出手中的长剑,大喝一声:“棍来!”

武松闻之,举起卢俊义的蟠龙棍便抛上了擂台。

茅山八真人见状也停止了攻击,等着卢俊义换兵器。

卢俊义是使棍的,一身本事都在蟠龙棍上,如今抛剑换棍,可见八荒剑阵也将卢俊义逼到了极限。

换上了熟悉的蟠龙棍,卢俊义棍出如龙,捅、挑、点、拨,完全控制了场上的节奏。

智清大师见状,大喝一声:“十三棍阵!”

十三名佛门弟子提棍上台,将已经气喘吁吁的茅山八真人替换了下来。

十三棍阵被誉为天下第一阵,成名于隋末唐初。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世民与王世充争霸天下。

唐王李世民一度陷入了王世充的重围,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十三名少林弟子结成棍阵,杀入重围,于千军万马之中救出了唐王李世民,并生擒了王世充的侄子王则仁。

为了感激少林寺僧兵的鼎力相助,李世民派下属李安远持秦王令前往少林寺,赐诸位僧人僧袍各一袭,归还柏谷坞的田产,还特别赠送了一具水碾。李世民特别赏识僧兵们高强的武艺,除将昙宗封为大将军外,其余僧兵“时危卿作将,事定复为僧”,意思是在危急时刻,他们就是投身沙场的将士,和平时期他们的身份仍是普普通通的僧人。这便是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

佛门十三棍阵也因此名震天下。

听到佛门派出了天下第一棍阵,吃瓜群众顿时便来了精神,人群中也有好事者开始向街坊们普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典故。

十三棍僧以内四象外九宫组成了棍阵,气势如虹,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卢俊义压力倍增,大喝一声:“大师助我!”

“洒家来也!”一旁掠阵的鲁智深也是大喝一声,挥舞着禅杖加入了战团。

有了鲁智深的相助,卢俊义这才得以脱身,后退一步,压力顿时都在鲁智深身上。

此时的卢俊义斜跨一步,蟠龙棍微微上挑,一名移动中的棍僧差一点直接撞上去,幸亏前面的棍僧眼疾手快,长棍后挑,拨开了卢俊义的蟠龙棍,这才避过一劫,不过棍阵也因此受到了停顿。

佛门十三棍阵乃天下第一棍阵,千军万马也闯得,自然也能应付各种状况,但是不幸的是遇上了卢俊义。

与猛打猛冲的鲁智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卢俊义闲庭散步,手中的蟠龙棍左指右打,牢牢控制了场上的节奏,仿佛全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十三棍僧打得前所未有的吃力,如果只是卢俊义又或是鲁智深一人,那么十三棍僧早已胜出。

而如今,看似冲锋在前的鲁智深一人抵挡住了十三棍阵,其实完全是躲在鲁智深身后的卢俊义在掌控着全局,十三棍僧至少有八成的精力被卢俊义牵制了,以致于被牵着鼻子走。

突然,一名僧人抛却手中的长棍,一声“阿弥陀佛”,缓缓坐下,此人突破了,在打斗中突破了。

而后,场上场下“阿弥陀佛”、“无量天尊”此起彼伏,不断有佛道弟子相继突破,迟迟没有突破的武松也进入了顿悟状态。

刘混康、智清大师成了此时最忙碌之人,不断指挥弟子为突破的弟子护法,以免被吃瓜群众惊扰坏了机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