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工作室的食堂。
一边吃着一边聊天,不知道为什么,赵知总觉得这样可以拉进自己和下属之间的关系。
可能是他想多了。
反正他就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谈事情。
吃完,事情就谈好。
“老板,你觉得怎么样?”
陈衍看着自家的老板问道。
“不怎么样?”
赵知没兴趣,陈衍也很识趣的不在问,老板看不上,那应该就是烂片了,或者说,这些剧组做的立项书太差。
没说清楚!!
“对了,微博那边怎么样了?”赵知问道。
陈衍从美国带回的1000万美金就是用来投资微博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并且打算混娱乐圈的人,怎么可能不关注这个东西呢?
他来的时候,微博已经成立,没赶上头班车,虽然晚了点,但是多花点钱,还是能够上车的。
赵知在全神关注的挑出鱼刺,攻略那条美味清蒸鱼的时候,便听见陈衍说道。
“已经和那边谈妥了,1200万美金,占26%的股份,”陈衍感觉自家老板对此事很重视,所以他就溢了点价。
赵知微微点头。
这个份额已经不错了,不过,想要保持这个份额,以后估计还得各种跟投。
“就这样吧,以后保持不被稀释就行了。”
赵知没想继续增持。
这样保持住就不错了。
“老板,我们工作室又得扩招了。”
陈衍说道,工作室发展太快,工作室的人员又紧张了起来。
“那就招人吧。”赵知无所谓的说道。
对了,陈衍在美国那边找个人和赵知签了经纪合约,帮助他打理在好莱坞的东西,赚的钱,分他一成半。
陈衍跑不动,而且很难和那边的娱乐公司打交道。
所以,还不如找个本地人,把赵知在美国的经纪合约签给他。
叫做大卫。
据陈衍说,这家伙是梦工厂的执行经理,很有能力。
当然,肯定是不受重视的那种。
和陈衍差不多,是知了工作室在美国那边的总经理。
现在陈衍负责帮他打理国内的东西。
大卫负责美国。
同时也是知了工作室的所有改编项目的制片人之一。
这样看来,好像对陈衍不怎么公平。
毕竟陈衍拿的是死工资。
赵知也暂时没提,120万的年薪在2011年已经很高了。
再过两年,再给他加点,或者工作室的股份分他一点也不是不可以。
大卫来了一趟,没待几天就回去了。
除了是来签合约之外,他还想让赵知去美国搞几次签售会。
想得美,赵知在国内都还没搞过呢!
这两年的时间,他直接高产似母猪。
哪来的时间搞这样。
基本上都是上本作品开始出售,他就准备下部作品。
……
安排好工作之后。
赵知便开始了练级。
这次的导演叫姜伟,沈殿伟的同班同学,《那些年》的副导演之一,很有能力的。
沈殿伟因为要忙于《那些年》的后期制作,没空,抽不出时间来。
所以就把他给推荐过来了。
赵知也无所谓!
作为同学,对方的实力,他还是清楚的。
还是《那些年》的原班人马。
陈衍签的艺人还没来,所以暂时不用考虑。
“你不演主角?”
“对……”赵知这次把主角的机会让给了周川,他准备饰演路星河,他觉得路星河这个角色更有挑战性:“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演好?”
周川激动万分。
他都想抱着赵知狠狠地亲上一口了。
不愧是他的舍友,直接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他。
他可是听说了的,爱琪艺也是这部剧的出品人。
也就是说,播放没问题。
“我是没问题,可是,知了,你真不主演?”周川还是觉得赵知在考验他,做人不能太贪心。
能参与角色就好了,没有什么必要非得做男一号。
“我主演也太耽搁时间了,演男二刚刚好,你们拍完,我也拍完。这样就不耽搁剧组的时间了。”
赵知摇摇头,解释道。
没有必要每部戏他都做男一号。
“啊,这有什么,整个剧组都是你的,你怎么安排,就怎么做……”
赵知摇摇头,懒得解释什么。
他有他的考虑。
一直泡在一部剧里面,或者一直演同样的角色,很难提升演技的。
所以他当然是想演些不一样的。
“少废话,签完赶紧回去熟读剧本……”
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没看到自己已经不待见他了。
他们这剧组直接跳过先期的筹备,
撰写剧本,讨论剧本,筹集资金,选定剧组工作人员,挑选演员,主创人员(制片主任、导演、美工、摄影、录音等)看景、选景、取景。
都是现成的。
拟定拍摄时间、拍摄计划,拟定演员时间表,拟定剧本分镜、分场。
挑选拍摄器材(摄影设备、录音设备),挑选道具、服装。
也是现成的。
稍微准备下,就可以给演员选装,定妆,拍摄剧照。
所以没过多久,开机仪式就举行了。
由于爱琪艺也是出品方之一。
这次还有好几家的记者前来,不过,由于赵知不是男主,再加上他想低调点!
因此,也就没什么人关注他。
当然,肯定是他下了封口,要不然,以这些家伙的尿性,巴不得告诉全世界他这个“国际著名作家”参演了这部剧。
说到底,赵知还是想低调点!
猥琐发育!
赵知心中还是想把他知名作家的身份和演员区分开来。
在知名作家这个身份的加持之下,会让他演员的这个身份变得不真实。
他既然要帮原主完成他的梦想,那肯定得真实!
作家的身份是他的。
演员的身份是原主的!
他想把两者区分开了!
各论各的!
因此,在他的授意之下,外界基本上没人知道他是那个火遍全球的作家。
他作家用的笔名叫梧桐无雨…
百度百科上搜到的也只是这个身份。
当然,这肯定是瞒不住圈内人的。
他也没想瞒住圈内人!
演员这个身份,在他看来,最有资格发表看法的是那些可爱的观众!
他们觉得你是优秀演员,你就是优秀演员!
他们觉得你是票房毒药,烂片代言者,你就是烂片代言者。
……
《最好的我们》剧组和《那些年》剧组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差别,都是一群大二,额,不对,大三了,一群大三的学生在嘻嘻哈哈中完成拍摄。
氛围很好,剧组很活跃。
当然,导演姜伟该有的脾气还是有的,在剧组,所有的一切都得在他的掌控之下,包括赵知。
在现实中他才是剧组的老板。
当他变成路星河的时候,导演才是老大。
赵知也分得很清楚。
没有搞混掉。
看到赵知这么认真,其他人当然不敢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