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蒲无伤一

夏日江面波涛汹涌,正是涨潮之时。杨、蒲二人驾一叶孤舟顺流南下,直奔江南而去。

“杨兄,这可是你我第三次渡江,”蒲无伤扶着桅杆,对杨不疑道,“你这驾舟技艺嘛,每次皆有长进!”

钜子笑了笑,继而惊疑:“蒲老弟,你怎么?”

“什么怎么?”

“啧啧,你此番不晕船么?也是大有长进嘛!”

原来是说这事,蒲无伤得意洋洋,从药匣中取出几株本草,在杨不疑面前晃了晃。

“此乃何草药?”

“茱萸,”蒲无伤又摘取一段,放在嘴里咀嚼出汁液,“准确的说,是巫山里的野茱萸,与寻常茱萸大为不同,无伤见所未见,《神农本草经》里也只字未提。”

杨不疑咋舌一笑:“也就你敢胡乱吃这些无名之草……”

“祖师神农尝百草,我望其项背,”蒲无伤也给义兄嘴里塞了一株,“更何况,这可是老长老口中的鱼部落秘方咧!”

“忒难吃,”杨不疑没怎么咬,便把茱萸啐入江中,“难怪昨夜不见你和那老者,原来你们是去采药?”

“然也。”

“大晚上采药,只为治你的晕船?”

“非也,”蒲无伤又抄起一把草药来,“看,等进了山,你我都用得上它。”

“这又有何用?”aosu.org 流星小说网

蒲无伤道:“破除瘴气,我们要去的三座山峰,到了夏日便瘴气袭人,稍不小心就会中毒而亡。老人家道,只有此种草药才能防山岚毒瘴。”

“也是,”杨不疑沉吟道,“老者说,这巫族最后的三峰最为神秘,平日里云雾缭绕、肉眼难见。只有夏日之时,才有一峰若隐若现,名曰‘上升峰’,唯独通过此山,才能进得巫山总坛。”

蒲无伤笑道:“所以也是咱们运气好,恰逢夏日。”

“福祸相倚,”杨不疑幽然道,“山峰是看见了,毒瘴可免不了。幸而有蒲老弟你相伴,否则老兄我武艺再强,也非死不可。”

“杨兄哪里话?若无钜子保护,我也不敢来这里送死。”想起三番五次遇见的黑衣刺客,以及数不胜数找神农派麻烦的巫教之人,蒲无伤就心慌意乱。

一路无话。

小舟飘到黄昏,待杨不疑瞅见鱼部落长老所言之处,便撤帆撑竿,顷刻就在南岸砾石滩上搁浅。二人弃舟而行,杨不疑从怀中抽出一物,蒲无伤认得,这是方兴随身携带的司南。

“这可是方老弟亡父遗物,他连这宝贝都借你?”

“那是,”杨不疑辨明方向,“他身陷敌营,只能把探寻巫教终极秘密的希望寄托于你我身上也!”

“倒是不错。”蒲无伤闻言凛然。

杨不疑眉头一蹙,匆匆道:“此番我们要越快越好!一日也不能耽搁!”

“为何?”蒲无伤少见对方如此焦急。

“有一事不疑失策也!”他神色凝重,顿了顿又道,“那三个黑衣刺客,昨夜我潜入方兴营中,却不见他们踪影……”

蒲无伤敏锐地捕捉到弦外之音:“姑娘们有危险!”

虽说那些黑衣人的头号目标乃是姜艾,但平心而论,他最担心的更是阿沅的安危。

“唉!”钜子长叹一声,“只恨我急于南渡,失了计较。”

“那该如何是好?”

“此时回援怕是来不及也,”杨不疑望向北岸,“但愿她们能安然无恙入得楚营。”过了会,他又补充道,“身处楚营也未必安全!我们还是得尽快潜入巫教总坛,早日北归。”

蒲无伤怅然,坚毅地点了点头。

二人也顾不上歇息,简单吃了些干粮,便顺着司南的方向,朝大山深处走去。

和江北六峰不同,江南的这些大山被重重叠叠原始森林覆盖,常年云雨交加,潮湿难攀。钜子也改变策略,把挠钩、铁索这样的攻城器具都掏了出来。

每到陡峭之处,杨不疑皆先行一步,待他探完路毕,便将绳索抛下,让蒲无伤缠住腰部攀援而上。即便如此,一路上还是艰险万分。

来到上升峰谷底,杨不疑长叹道:“如果没有老长老指路,我们找破头也找不到上山之处也!”

蒲无伤仰望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山腰以下被岸边的重重峰峦挡住,而山顶则是白茫茫一片浓雾,寻常人乘舟从江边经过时,又哪里能见到其真面目?

“上升峰,”神农派掌门叹道,“果然名副其实,扶摇而上、羽化登仙!美哉,妙哉!”

杨不疑似乎没有赏景的闲情逸致:“赶紧上山,上升峰之后是起云峰,这两座山峰如同屏风门户,只为拱卫净坛峰,并无人烟。”

“净坛峰!”蒲无伤默念着。此峰便是二人此番江南之行的终极目的地——那里既是巫咸氏发祥之圣地,也是蚩尤创办巫教之处,更是巫教总坛所在。

杨不疑见其走神,便问道:“蒲老弟,你说是白日瘴气浓厚,还是夜间毒气重?”

“日落属阴,自然白日毒气浓厚,于正午最盛。”

“那就委屈下贤弟,你我夜间赶路,白日巳、午、未三个时辰含草药歇息,如何?”杨不疑提议道。

“杨兄深谙郊野生存之道,无伤自然听从!”

于是二人也顾不上歇息,继续连夜赶路。直到次日日出,便择地歇息。就这样过了两日,攀过上升峰,又穿过起云峰,很快,净坛峰就在眼前。

此山峰峦叠翠,云遮雾绕,与巫山其余十一峰相比,可谓秀丽之绝伦者,让杨、蒲二人瞠目结舌。无独有偶,此山并非通于陆路,其山为一条溪流环绕,此溪江流九曲回肠,亦是峡中之奇峡,景中之绝景也。

抬头望去,净坛峰在夕照之下,如同超世脱俗之仙翁,又像袅袅婷婷之少女。万山丛林之上,怪石嶙峋,与江北之神女峰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此景美不胜收,后人陆放翁有诗赞之曰——万壑簇山川,一柱峰独秀。高壁凌云浪际天,纵览巫江坳。

杨不疑啧啧称赞:“我曾以为,巫教总坛应该是个黑雾缭绕的邪恶之处,没想到,竟然秀丽如斯!”

蒲无伤也不由得附和道:“这座净坛峰之美,倒是把你的太岳山与我的神农顶给比下去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