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芈芙三

事实证明,刚才所见的壁画只是冰山一角。紧接着,众人发现眼前的岩壁乃是一整幅大壁画,很快,第二面、第三面岩壁也赫然出现在眼前。

尽管这些壁画似乎在述说几千年的古老历史,但由于溶洞内密封还算不错,故而岩壁上的刻画依旧清晰,满是上古年代的气息。

“这壁画似乎在讲这座山峰的故事。”方兴若有所悟。

“怎么看出来的?”芈芙奇道。

“你看,这壁画上,至少十几处出现山峰的图案,形态一模一样,我便从这里作为突破口,”方兴言下颇有自信,“而这些壁画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都与同一座山峰有关。”

“那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峰么?”芈芙又问。

“想必是的,你看,这山峰里的石梯、祭坛,不就是我们身处之处么?”方兴微微一笑。

“那这山峰究竟有什么故事?这些只是壁画,并没有文字记载。”芈芙不明就里。

“这恰恰更能证明一点,刻画壁画之时,天下还没有文字发明。”

“那文字是何时出现的?”

“仓颉造字。”姜艾冷冷地插入一句。

就你懂得多吗?又来打断我俩对话。芈芙把不高兴写在了脸上,一只俏嘴嘟得老高。aosu.org 流星小说网

“艾姑娘所言不错,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正是他发明了文字,”方兴继续介绍道,“轩辕黄帝之前的三皇时代,先民们并没有发明文字,只是通过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芈芙从没听过上古之事,自然觉得新鲜。

“比如这根棍子,”方兴手中取出一根棒状物,“我在上面系根绳子……”

“嘿,这可不是棍子!”芈芙笑得花枝乱颤。

“那这是?”方兴目瞪口呆。

“这是腿骨。”姜艾也忍俊不禁。

“对……对不起,冒犯前辈,”方兴冷汗直冒,小心翼翼地把腿骨放了回去,长吐一口气。

他继续道:“比如今天发生一件大事情,例如祭祀或者是出现重大天象,便打一个大结。今天有个小事情,比如狩猎或者谁家生小孩,便打一个小结。如果二事有关联,再用一根绳子把两个结连在一起,成一个连环结。”

“古人都用这种方式来记录事情啊?岂不是笨死了?哪里记得清哪个结是什么事情啊?”芈芙觉得不可思议。

“你可别低估古人智慧,”方兴微笑道,“所以后来,人们开始用石刀在木头、竹片、泥板上刻各种各样的符号,用以代替结绳记事。比如这些壁画,便是先民用各种符号刻画事件,这样同族人看得懂,和其他族也能沟通。”

“这还是很复杂,”芈芙不以为然,指着壁画道,“你看,这里有一只老虎,便意为今日猎虎一只。那如果说一年猎到一百只虎,岂不是要画上一百次?好生麻烦!”

“额……这块壁画的意思,”方兴把头摇得风车般飞快,“是有族人被老虎给吃了,可不是猎到老虎……”

“这,好吧,”芈芙吐了吐舌头,尴尬得紧,不由得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你看,这种记事方式不仅麻烦,还有歧义咧!”

“你当所有先民都有於菟神将那帮勇力,能用石器打死老虎?”姜艾揶揄道。

芈芙没打算搭理她,而是悻悻道:“再之后,人类才出现文字?”

方兴点了点头:“那是,人口越多,部落发展越快,事情自然也越复杂。不论是结绳记事还是刻画符号,显然太过复杂。有幸,轩辕黄帝统一天下,他发明了舟车、弓弩、锅甑,其正妻嫘祖还发明了蚕桑,而他的大臣仓颉,便是文字的始祖。”

“我听说黄帝名叫轩辕,正是纪念他发明了车,后人才将车上最重要的两块木头——轩、辕来命名他,可有此事?”姜艾问道。

就你懂得多,芈芙心中不快。为何自凌晨找不见姜艾后,芈芙就觉得自己和对方难以言状地不相对付。今天究竟怎么了?我们还是闺中密友么?

“艾姑娘博学,三坟五典确有如是记载,”方兴继续道,“仓颉一次到南方巡狩,在‘羊马蹄印’中找到灵感,想到或许能用脚印代表野兽,那也可以用其他符号来代替天下万物。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天上星宿分布、地上山川脉络、鸟兽虫鱼痕迹、草木器具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定下符号意义,并把它们命名为‘字’。

“到后来,后人不断改良文字——夏朝人将仓颉的字刻在石鼓之上传世,有了石鼓文;商朝人则把字刻在甲骨龟壳上作卜辞,有了甲骨文;周朝人则把字刻在鼎铭之上,便是当今之金文。”

“我听族人长老传说,仓颉天生异象,长有重瞳,正是他得到了上天的垂青,上天让他把文字传到人间的。”姜艾补充道。

“什么叫重瞳?难道是每个眼眶里有两个眼珠子?”芈芙咋舌。

“正是。”方兴与姜艾异口同声。

“这也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芈芙喃喃道。

“方大夫,这些壁画看起来并不似文字,这么说,此间族人并未到黄帝时期?”姜艾继续问方兴。

方兴道:“我听蒲掌门说过,灵山十巫出没年代乃是三皇灭世、五帝未出的一千年间,这很可能是他们的祭坛。”

“何以见得?”姜艾问道。

“你看,他们壁画中的装束、仪式,还有人的样貌穿着,都和中原华夏人大为不同——他们在祭祀中戴着面具,人的体型也十分矮小,壁画中的鸟兽光怪陆离,在中原也没有见过。我在镐京守藏室中见过不少上古中原华夏的图腾器物,都与今日完全不同。”

“会不会是我楚国人的祖先?”芈芙弱弱问道。

“自然不是,”方兴莞尔,“你可知楚国祖先是谁?”

“是熊氏,叫熊绎。”芈芙挠头道。

“对,熊绎是熊氏先祖,那熊氏的祖先又是谁?”

“我在祭祀的时候听过,叫芈连,是我们芈姓的祖先。”

“对了,芈姓就是祝融八姓之一,”方兴微微一笑,“你们芈姓熊氏的元祖正是祝融,祝融祖先乃高辛氏颛顼大帝,而颛顼正是轩辕黄帝的孙子。”

“所以,我们也是黄帝子孙?楚国也与周朝人同宗?”芈芙倒是第一次听说。

“那是当然,只是你们历代楚君不愿承认罢了。”姜艾也觉得好笑。

这可谓触及芈芙知识盲区。自她懂事以来,楚族人都喜欢重复她曾祖“荆王”熊渠的名言——“我蛮夷也!”故而,芈芙一直认为,楚国人和华夏人乃是骨子里的天壤之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