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消亡的贵族(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

马克思郁闷啊!

他真没想杀人,他就想逃跑,可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变成了这样。

这个时候,蜘蛛侠女性也加入了战局,格温和彼得不一样,她是理智派。彼得战斗,其实不靠策略,他也没什么策略,就是一个——反应快!

他的反应速度甚至比自己想法还要快,所以他战斗的时候,才会漫无边际的胡侃,并不是他真的想说那些东西,而是不由自主的就开始了,简单来说就是不过脑子。

他的战斗也是,他不会观察敌人,制定战略,然后开战。他都是先冲上去开打再说!打着打着,自然有办法了。属于纯纯的天赋型选手,天赋强于意识。

而格温就相对来说更加稳妥,她没有彼得那样强大的反应能力,她就是一个普通女孩,战斗也是跟着金士曼特工学的,属于最正统的那种战斗方式,观察敌人,分析敌人的弱点,观察环境,找到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战斗。

从不鲁莽。

事实上她的训练成绩非常好,金士曼甚至希望能够吸收她成为新的绅士……金士曼这些年也在改革。没办法,金士曼不得不改。

金士曼已经百年时间了,从一战开始,就一直只从英国贵族阶级中吸收精英分子。一开始还好,毕竟一战后,到二战前,英国贵族阶级还是很强势的。精英很多。aosu.org 流星小说网

可随着二战后,世界格局调整,英国贵族阶级开始整体下挫!

有着城堡、庄园和仆人,优雅又有礼,这些都是人们对英国贵族的印象。英国贵族也一直都是装逼犯们的最爱,但应该也有人注意到,现在基本没多少贵族了。有种说法是贵族们身先士卒,在一战的时候就打光了。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贵族们消失的原因其实是——税收。这其实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英国贵族有荣誉感,十分英勇,打仗走在最前边,所以战争中伤亡最大,以至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光了。从后来的统计来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600万人,死亡72万,平民死亡率是12.5%。而军官阶层死亡率高达20%,战后英国直接就把这归结到军官们主要贵族出身,有荣誉感,作战英勇,所以死得多。但大伙们仔细想想,英国打过无数的仗,几乎所有的战争中,都是平民伤亡率高,怎么在“一战”中突然贵族伤亡率上来了呢?以往贵族都没有荣誉感,在“一战”中突然荣誉感爆棚了?

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其实如果了解西方的战争模式,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西方战争中主要形式是“线列步兵”,也就是俗称的“排队枪毙”。当时的步枪精度低、射速慢,就需要人数来凑。士兵们排成一横列往前走,长官在前边控制速度,双方靠近到射程内时,把枪持平,随着指挥官的口令向对方射击。谁先承受不了这种伤亡,谁就先退出,另一方获胜。

大家留意一下最前边的那个骑马的,他就是军官,一般是贵族。部队前进的时他走前边控制速度。行进过程中,士兵们的枪是扛在肩上的,等到快要进入射程的时候,他会溜达到队列边上,士兵们把枪放平,然后跟着长官的命令一起开火。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相互之间都是“贵族战争”,非常体面。打仗不会直接瞄长官,所以尽管长官穿着非常狂拽帅酷的制服骑着马在边上指挥,大家也不会开枪打他,只是士兵们互相攻击。贵族不是杀的,是用来抓的。大家看电视剧《冰与火之歌》就知道,那里边贵族被抓到之后,大家第一反应是去要赎金,而不是直接杀了。欧洲那边贵族之间大部分有血缘关系,就算没有共同血缘,说不定也共享情妇,抬头不见低头见,熟人社会,很讲规矩。

所以这套“不杀军官”的规则维持了一百多年,以至于我们现在看起来,那会儿打仗非常奇怪。现代战争中军官就怕被别人看出来变成攻击目标。当时恰好相反,军官们花枝招展,就怕对方看不到——万一看不到,把自己当成平民射杀就不好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突然变了。刚开始时,还跟以前似的,贵族军官们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打扮得跟个耀武扬威的公鸡似的走在前边,带着士兵们从家乡出发,前往前线。到了前线,大家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推进,贵族军官走在前边控制队列前进速度。但是这时候不一样了,还没看到敌人在哪,只见子弹如雨点般一样从天而降,走在最前面的人纷纷倒下。

按理说步枪应该是直射啊,子弹怎么还从天上下来了?这就是“一战”特色。当时步枪早已经不是拿破仑时期那种低精度的前装枪,而是更新到射程超离谱的后膛枪(当时的步枪现在中东还当狙击步枪使),还有最新大规模装备的马克沁。当时步枪的射程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一公里,大家可以试试看看一公里以外的东西,是不是发现根本看不清人?在一百多年前也当然一样看不清,事实上根本就不用看。

只需要等对方军队进入事先测定好的位置,指挥官用望远镜观察到后,大家调好标尺,一起举枪向天空仰射,无数的子弹就呼啸着开始收割生命。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军官还跟以往一样,延续“古典战争”的精神,继续奇装异服,走在队列前边。每次突如其来一波弹幕之雨,经常把走在最前边的人打个精光,军官也就没了。双方对冲也一样,军官继续按照惯例走前边。本来以为对面不打自己,没想到相距一公里就开火了,互相啥都看不到,走在前边的立刻就废了。到后来,英国军官们也不在前边走了,躲到中间位置去,如果看形势不妙,赶紧往下撤。

所以战争初期军官伤亡率高得有点离谱,消息传回国内,大家都懵逼了。按西方传统,会对每一个阵亡士兵家人说“你的孩子战斗非常英勇”,真实的情况是根本没看到人就打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绝大部分死亡士兵都没看到对方就死了)。

尽管伤亡大一些,但也才20%,根本没有伤筋动骨。英国人以前跟美国人一样,上层生孩子就跟下崽子似的,三个是标配。正是因为生得多,小儿子往往没有继承权,穷得要死,然后往外跑(最后也往往比啃老的长子有出息)。在《德不勒特报告》中也有提及,当时大概有十分之一的贵族损失了第一继承人,只好让第二继承人上。也就是说战争对财产和爵位继承的影响不太大。

那英国贵族到底死哪去了?穷死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的平民阶层慢慢觉醒,开始联合起来闹事。于是政府就把越来越多的平民接纳到议会里来。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了,不接纳平民行不行?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当时欧洲风起云涌闹革命,隔壁法国国王和王后已经被剁掉了脑袋了,如果你是国王或者贵族的话慌不慌?所以各国都在慢慢把平民阶层接纳进来——有话好好说,别革了咱们的命。到了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权力一点点向下议院滑去。到现在已经没有上议院啥事了,咱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英国议会辩论,其实就是下议院的辩论。到了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的社会运动闹得是沸沸扬扬,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防止老百姓们活不下去,政府开始提高社会福利,比如要给老百姓搞养老、医疗保险等东西,这个法案也比较有意思,叫“人民预算法案”。

但你要给穷人发钱,钱从哪来?刚好贵族老爷们的话语权下降,大家开始在他们身上打算盘。1894年,英国通过了遗产税,要收那些资产超过100万英镑的人的8%遗产税,后来一直涨,15%,40%,50%,到了1939年高至60%。不仅如此,还大幅提高土地税。法案提到议会,下议院的当然开心,利索通过了。上议院的贵族们一看就明白了,这是磨刀霍霍向着咱啊,于是果断给否了。两院围绕这事打来打去,咱们熟知的那些大知识分子,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等,都有大量言论批评贵族们是寄生虫。一番辩论,贵族们最后全面落了下风。慢各种税收越来越猛。贵族们主要的生意是土地。现在国家天天盯着他们的土地,自然是痛苦至极,跑又跑不掉,纳税又纳不起。

而且每个贵族都有一笔巨大的固定支出,佣人需要雇佣,城堡需要修缮,各种应酬交际,现在再叠加上越来越多的税务支出,大部分贵族变得入不敷出,只好卖掉庄园,遣散奴仆,产业规模越来越小。最猛的是遗产税。大部分贵族庄园的财产都以土地的形势存在,每次有贵族死去,家里要发生遗产变更,就会有一大批地产被卖掉以筹措高额的遗产税。

房产税和遗产税对英国贵族影响有多大?1809-1879年,英国88%的百万富翁是土地贵族。很快地,到了1880-1914年,迅速下降到了33%。这二十年间就穷死了一大半的贵族。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紧张的时期,所得税的税率达到了恐怖的97.5%,遗产税高达65%,不少老贵族打完仗直接破产了。也许有人说,不对啊,不是说遗产税非常难征收吗?英国怎么做到的?这一方面跟英国人做事认真有关,在收税方面向来有挖地三尺的决心和行动力。(话说谁收钱不认真呢?)

另一方面也跟当时没有“全球化”有关,资产大部分是不动产,什么庄园、农场、矿场、城堡,想跑也跑不掉,也没什么避税天堂,税务筹划和节税方案,所以逃税逃不掉,节税又没人研究(当时哲学和艺术更热门)。

贵族靠军功发家,寄生在土地上。有一部分贵族坚守土地,被遗产税和所得税给收割了;还有一部分投资了矿产和棉花纺织,勉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挺了过来,不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爆发在美国嘛,部分贵族没跑过来,也被收割了。有不少英国贵族和金融家投资了美国,准备在新大陆继续做寄生虫,没想到美国人和他们玩阴的。美国人玩债券玩得非常厉害,早期主要通过发债券割英国佬的钱。

怎么割英国佬韭菜呢,先找个概念低价发债,比如要修铁路发债,然后自己把债券炒高,英国人一看有利可图,一窝蜂跑进来一起炒,然后美国人套现离场,英国人找不到接盘侠爆掉了。爆掉之后债券变废纸,美国人再回收回去,债转股,长期持有,搞价值投资什么的,持有个百八十年,需要的时候这些债券还可以抵押贷款什么的。所以美国那些年每隔几年就一个大金融危机,大量股票跌成了废纸,人们以为美国要凉,结果英国人却穷死掉了,就是被美国人割的。

在英国政府和美国人不断蚕食贵族们过程中,老贵族们也在寻求活路,但只有极少数转型成功。大家应该也没想到,贵族们在那时候为生计发愁,每天都担心祖宗留下来的这点家底彻底没了。这事成了英国人的娱乐话题,经常有爆料说某某男爵的城堡租给了色情公司拍片交房产税啥的。没落的绝大部分贵族现在已经成了普通人,泡妞的时候也许会吹牛逼自己有爵位,有家徽,其他时候跟大家一起搬砖。

所以其实“贵一代”们当初跟着老国王四处征战,也许还算能打。但贵族们后期分地盘享乐之余,吹嘘自己就有点吹过头了。什么“贵族礼仪”、“骑士精神”,只是战争胜利者编制的圈子文化。到了后期,英国爵位已经明码标价,所以其中的内容又能有什么营养呢?西方贵族和宗教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潜藏着的是人性的恶。所以立税法来割贵族们的钱包,是人民所乐意看到的,割死一个贵族也许就能造福一方。

这导致,贵族的数量和质量直接下降到了一个很可怜的程度。

金士曼在这个群体选拔人手,可不就越来越捉襟见肘了么,所以改革早就开始。

首先,将群体从贵族,转变为全阶层选拔,另外女人也被纳入了选拔群体。

像格温这样的优秀人,自然会被纳入选拔目标。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