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既然用不到,后面的材料就不用看了

仅仅一夜之间,周宏的心境已判若两人。

原本他觉得自己就是材料学的天才。

现在看到眼前生产碳纤维材料的机器。

他觉得自己话说早了。

但不管怎么说,碳纤维的生产对于空军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不止是对空军,对整个种花家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航空航天领域,火箭、卫星都能用得上。

日常生活中也必不可少。

尤其是空军,新型的战斗机就可以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用碳纤维材料,耐高温、耐腐蚀,减轻机体的重量,提高飞机的续航能力。

战斗机的性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张总,你们公司一年能生产多少碳纤维?”

新型战斗机肯定需要大量的碳纤维材料。

周宏担心,这个小公司不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毕竟这只是一个生产钓鱼用具的小民企啊。

就算有技术。

也未必有规模。

周宏继续道:

“可以预见,未来空军需要很多碳纤维材料,产能上,我担心不能达标。”

“你要是有难处的话,就跟我说,我向上面申请,无论是扩建厂房还是批地,这些问题我都可以向上面沟通。”

张池听到这话,莫名有些感动。

对方都说帮忙了,他这边也没必要藏着。

有难处就要说出来嘛,不丢人。aosu.org 流星小说网

“就目前的产量来说,确实不太高。”

“我们目前只生产了几个月。”

“一个月下来大概能生产800多吨吧。”

“做钓鱼竿儿是够用的,但不知道坐飞机能不能行。”

周宏和在场的专家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仿佛整个车间都变暖了一些。

“多少!”

这帮人再一次愣住。

原本他们想的也就是一年要3000多吨左右。

碳纤维材料少了这个量的话,供不上军工厂研究啊。

正当张池说出每个月产出800吨的时候。

他们意识到还是小了。

格局小了。

怎,怎么可能这么离谱啊?

仿佛今天来到这个厂里,就是挑战他们的世界观吗?

“我...我们只要3000吨就行。”

张池点了点头。

“这样啊,我还以为你们要的会很多呢。”

“我刚才还有点儿担心够不够供应。”

“现在来看,完全没有问题。”

众多专家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要知道,在小日子国,碳纤维领域的龙头公司,也做不到一个月生产800吨啊。

这究竟是什么公司啊?

每个月生产这么多的碳纤维材料。

这得做多少钓鱼竿啊?

整个种花家的钓鱼佬这么多吗?

众人表情都有一些复杂。

就在这时,张池又叹了一口气。

“还以为你们的需求量很多呢。”

“产量搞得这么多,我也很烦呢。”

“供大于求。”

“原本预想的没有这么足的产量。”

“导致现在产量过剩了。”

众人一脸的黑人问号儿。

听他的语气,碳纤维产量这么高好像还是一件烦恼。

听到这话,周宏立刻开口:

“张总,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

“你公司所生产的碳纤维材料,除了应用在垂钓领域,剩下多余的产出。我们空军全包了。”

“那样的话就太好了。”张池微笑说道。

但从表情上来看,他好像也并没有太高兴。

主要是航母阻拦索的生意,利润实在是太高了。

相比之下,多赚点少赚点都无所谓了。

也不差那仨瓜俩枣儿的。

等来年再成立个慈善资金,没事儿做点儿公益事业吧。

“那张总,我们就这样说定了,T300品质的碳纤维材料肯定能带领我们空军飞向一个新的高度。”

“有了碳纤维材料,飞机的质量就能大幅度减重。”

“最近这些年,因为缺少了碳纤维材料,航空领域只能寻找替代品。”

“效果上都不太尽如人意。”

一说到这儿。

周宏整个人又激动了起来。

虽然碳纤维材料不是他研究出来的,但毕竟也是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张池挠了挠头。

“如果T300级别的碳纤维材料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那用点儿更高端的不是更好吗?”

“还是说T300级别的碳纤维材料,是最符合建造飞机的?”

一位年纪偏大的专家叹了口气:

“这个级别的碳纤维材料已经够用了,我们这些造飞机的人,做梦都想搞到T300级别的碳纤维,现在已经搞到了。”

“没啥可遗憾的了。”

张驰点了点头。

“那咱们往回走吧。”

“后面也没什么可看的了。”

“后面都是T500、T1000级别的碳纤维材料的生产机器。”

“既然都用不到,那也没看的必要了。”

众人:“……!!!!”

……

……

Ps:求鲜花,求评价。

数据到位,天天不定时加更!

快过年了,给大家磕一个!

duang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