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进入郡城

“贺喜主公,恭祝主公得以担任行安郡郡守。”

等麾下众人来到,众人齐齐向李永宁行礼贺喜。

“这是大家的功劳,非永宁一人之功。”李永宁谦虚地说道。

李永宁看着自己麾下一干谋臣良将,心中不由生出一股豪情。

他武有谢彪、丁继松、蒙清溢,文有黎经华、韩浚章、尹勤。

经过这段时间的招兵买马,淘汰老弱,训练士卒,李永宁拥有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

若是占据行安郡这一郡之地,乱世一起,他将正式成为一方诸侯。

“这是召诸位前来,也是为了行安郡一事。”

韩浚章反应很快,“主公是担心接任一事出现波折?”

“不错!”李永宁点了点头:“行安郡前太守盛贵仁是当地世家盛家的族长,他担任太守一职能更好的保障盛家的利益,所以我担心盛贵仁不肯荣退。”

盛贵仁已经到了致仕的年纪,所以大周为了给李永宁腾出行安郡太守的位置,让盛贵仁荣退了。

这一下子,李永宁估计是得罪盛贵仁了。

原本人家还能再在太守一职上奋斗个几年,结果你一下子就把人家干退休了,这仇不就结下了!

“主公勿忧!”黎经华很有底气的说道:“经华愿为主公分忧,亲去行安郡城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盛太守,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吗。”guxu.org 时光小说网

黎经华是夷州名门黎家出身,因为李永宁的表现,黎家加大了对黎经华的投入,导致黎经华掌握了黎家更多的人脉和资源。

所以黎经华才敢在李永宁面前夸下海口,实际上是借用了黎家的力量。

“那这件事就交给经华了,经华你办事,我放心!”

李永宁又道:“浚章,你探查铜矿一事有进展了吗?”

李永宁前段时间趁机打下溪夷族,还有另外的含义。

那就是溪夷族所占领的那部分岭龙山脉,有一座不小的铜矿。

前世的蒙清溢掌握溪夷族之后,就是靠这座铜矿发得家,让她有了统一五大夷族的实力。

这一次,李永宁可谓是连人带矿,全抢到了自己手中,这让李永宁不由心虚的看了蒙清溢一下。

这一眼看得蒙清溢一头雾水,她心想,她的这位主公不会颅内有疾吧!说事说着说着突然看她一眼,莫名其妙!

“回禀主公,我正要向你汇报这事呢。”韩浚章有些激动,“底下的人探查到岭龙山脉内溪夷族的地盘上,确有一座铜矿。”

“此铜矿虽位于岭龙山脉中,开采不易,但铜矿规模较大,一年或可采十万贯铜钱,且随着开采的顺利,每年还有可能增多。”

李永宁听了也大为兴奋,这下他好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因为钱财而特别发愁了,因为有了一笔可持续的收入。

十万贯铜钱是什么概念?这就是十万两白银。

李永宁招募一个玄甲卫,需要每月给予三两的军饷,十万贯铜钱,意味着李永宁每年什么都不用做都能养起一支近三千人的玄甲卫。

这可是特殊兵钟,精锐士卒,三千玄甲卫击败三万普通军队都不成问题。

这下,李永宁可以大手大脚的花钱招兵了,他要把谢彪的两千玄甲卫和蒙清溢的一千疾弩营都招满。

“好,浚章你将铜矿所在的位置告诉经华,经华尽快安排人手去开采。”

李永宁要用钱的地方很好,就比如:“经华,你派往各地采购粮食的人都回来了吗?”

“回来了一部分。”黎经华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已经采购了十万石粮食,还要继续采购吗?”

“继续,粮食越多越好。”李永宁毫不犹豫地肯定下来。

面对黎经华一众人的疑惑,李永宁并不打算解释什么。

虽然大周天下动荡不安,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乱世会来得如此快!

就在明年,一场浩大的起义,直接给了大周沉重的一击,随后周怀帝驾崩,乱世起,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靠得是什么?

是军队、钱财和人口!

李永宁提前收购粮食的举动,必定会给黎经华他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什么人能预知未来?在这个时代,唯有妖孽和天命之人。

而李永宁这么憨,一看就不是什么妖孽,所以李永宁身具天命。

收购粮食这样一个举动,李永宁一举两得,既得到了粮食,又凝聚了臣下的忠心。

“招兵买马和训练士卒做的如何了?”李永宁对军队的事格外的上心。

兵权,李永宁一直都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李永宁这段日子一有时间就去了军营,通过给士兵们发饷银、共同吃饭、观看他们训练,迅速收拢了人心。

“目前,五万大军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训练,初具成效。”

蒙清溢先说出来的话,让李永宁一喜,后面却又让李永宁眉头紧锁。

“但是夷州缺马,训练出来的骑兵只有三千人。”

“末将的疾弩营也没招满,合适的兵源太少了,谢将军的玄甲卫末将就不太清楚了。”

蒙清溢是一名统帅,比谢彪更适合招兵买马、训练士兵,所以李永宁就交给了她,她几乎全权处理这些事情。

李永宁一直坚信,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主公,末将的玄甲卫也一直没招满,符合条件的人太少了!”谢彪也焦急的说道。

李永宁将玄甲卫交给他,这是莫大的信任,更何况玄甲卫担任着李永宁的亲卫,更应快点招满,训练出来,才能更好的保护李永宁。

但是不管是疾弩营还是玄甲卫,它们对于兵源的要求都高于普通士兵数倍,仅凭平岭县和溪夷族,根本没有那么多合格的人。

“疾弩营和玄甲卫招兵的事先放一边吧!你们先继续训练士卒,等我接任行安郡太守之后,应该就有合适的兵源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人,李永宁也没办法,只能等黎经华说服盛贵仁回来之后再说了。

一旦李永宁成为行安郡太守,根本就不用担心没有充足的兵源。

况且夷州尚武之风盛行,壮汉总会有的!

李永宁继续跟众人商议着下一件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