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刺杀加上清洗郡城的风波过去之后,这几天行安郡城内都安稳地很。
安稳好啊!
在乱世渐显的现在,能有一方安稳的净土,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行安郡城平静下来了,世家大族齐齐埋下了脑袋,李永宁也能抽出时间来做其它事情了。
李永宁现在正忙着处理那批眼线和细作呢。
这件事原本是交由黎经华来做的,但黎经华为这批人的来历感到头痛,索性又交还给了自家主公。
毕竟是李永宁说,要留下这些人的,如果按照黎经华的做法,他会干脆利落地把这些人全砍了。
虽然他们的来历五花八门,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手上都有人命。
依照大周律法,杀人者,偿命也!
李永宁看到杀气腾腾的黎经华,赶紧把这事接了回来,可不敢让黎经华继续处理了,免得这个熟读圣贤书的文臣,把他辛苦留下来的人全霍霍了。
这些人或是地痞流氓、或是游侠剑客、甚至还有世家大族奴仆的家生子等等,足足有一两千人,大牢都挤爆了。
李永宁则根据这些人的特点,将这部分人划分成了三部分。
一部分可以用的,给他们一条戴罪立功甚至可以成为人上人的道路,那就是干他们的老本行,继续做细作。guxu.org 时光小说网
因为李永宁继承到的侯府家底比较少,大部分都被他的便宜老爹坑完了,导致他人手不足,打探到的情报总是比别人慢许多。
这怎么行?乱世的情报和消息就是争胜的关键因素,没了消息来源,李永宁就等同于瞎了一双眼睛。
所以,李永宁决定以自己原先的人为主干,组建一个情报部门——悬镜卫。
这不是悬镜卫缺人咯,李永宁就打算送一些人进去,让他们干底层的情报探听,虽然风险大,但总归是一条生路不是。
而且只要你能力出众,总是有机会向上爬的,李永宁反正是这样子忽悠他们的。
由于李永宁挑出来的这些人都是有妻儿或是有父母双亲的,所以李永宁拿捏住这些人,倒也不怕他们溜走或反叛。
另一部分,当然是用来修路修水渠咯,总不能让李永宁养着他们吧!
李永宁这一举动出来,黎经华也没什么话可说的了。
毕竟李永宁让他们干最重最苦的活,然后给他们随便吃点啥,饿不死就行了。
这举动让黎经华看了都觉得还不如直接死掉算了,早死早超生,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最后一部分罪大恶极的,李永宁把他们通通扔进了岭龙山脉的铜矿内开采铜矿去了,让他们为李永宁的小金库提供一枚枚可爱的铜钱。
李永宁竟然留下了他们的性命,那李永宁会榨干他们身上最后一丝价值才会放手,堪称古代版资本家+奴隶主的合体。
在李永宁处理好这件事情后,大周京都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
“原来如此!”李永宁拿着记录消息的纸条恍然大悟的说道。
纸条上面写着幽州大胜,镇军大将军万益中率二十万大军以堂堂之阵迎击异族三十万铁骑。
最终,万益中以左翼三万登洛骑兵直突异族中军汗旗所在,导致异族大军混乱一片,溃败上百里,横尸遍野!
万益中凭此一战擒杀异族十余万将士,几乎将三族赶出了幽州。
而后,万益中又命人用异族头颅堆砌京观数十座,使三族将士人心涣散,惶惶不可终日,幽州不日就将平定。
李永宁看完之后感概道:“万益中真的是厉害啊!”
万益中是周怀帝一手从军伍之中提拔重用的,对周怀帝忠心耿耿,而且能力出众,是一员统率大军的良将。
所以李永宁才说,周怀帝眼光是真的好,能慧眼识英才,哪怕朝廷上纷纷扰扰不断,仍有不少可用之才。
李永宁没有系统和重生来的记忆,就是眼睛看瞎也拍马不及周怀帝十分之一的本事。
“登洛军也足够强大的。”
登洛军,是大周一支赫赫有名的军队,更是大周京都的护卫军之一,实力非凡,哪怕未来乱世,大周也能凭借着这支军队镇压一方。
诚然,登洛军不是最顶尖的军队,但它绝对足够精锐,而且与其它厉害的军队相对比,登洛军足足有五万人的规模,完全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此次就是万益中利用了登洛军直突异族中军,才奠定了胜局。
不过,周怀帝这么大手笔,给了万益中三万登洛军,不知这一场战争下来,担负着如此重任的登洛军还剩几何?
如此大事发生,怪不得京都的那些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冒险刺杀李永宁。
大周朝廷可没有周怀帝自己想象中掌握的那么精确,刺杀这种小事,自然就被有心人利用幽州大胜盖下了!
导致组织刺杀李永宁的那些人一点事都没有,大周京都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之中,仍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安泰景象。
殊不知歌舞升平的安泰景象下,有多少的暗流涌动,等待着石破天惊的那一天。
李永宁也只能忍下了这口恶气,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他慢慢来收拾这些人。
李永宁放下这份消息之后,又拿起了另一份消息。
“行安郡涌入了一批手戴赤巾的可疑之人,不少百姓受到了其蛊惑,恐有不利之心。”
李永宁念完上面的消息,脸上又重新出现了笑容。
李永宁在上面写下’不用理会‘四个字,便让人赶紧送了回去,免得下面的人自作聪明坏了他的打算。
李永宁还就等着这些人来帮他清理一遍行安郡,甚至给他提供占据其他郡县的借口。
毕竟李永宁这个刚上任的太守,实际上只掌握了行安郡城和平岭县,行安郡下辖的其它县城,李永宁根本插不进手,尤其是李永宁清理了一遍行安郡城之后,世家大族把他防得死死的。
“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李永宁感受着渐渐变冷的天气感叹了一下。
李永宁心里更是期待着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