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补回来的四十块二块钱,韩春明的嘴角也是浮现出了一丝微笑、
左手拿着画右手拎着酒,韩春明也不再跟店家客套便直接说道:“好,那我就先回去了,有机会我常来。”
“好嘞,客人您慢走!”店家赶忙摆手说道生怕韩春明反悔。
店家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可没这么想,在他心里可希望这个二愣子赶紧走。
见到韩春明走后,店家也是大笑了起来:“那坛子破酒可算是卖掉了,没准再过几天就发臭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那幅破画竟然也能顺手卖了,一定是那破画败了我的风水,从今往后我的小日子必将顺风顺水!”
出了门韩春明也是十分的想笑,这次不仅得到了好酒,就连送给师傅的礼物都带上了,可谓是喜上加喜。
韩春明也是慢慢的将这两样东西缓缓的放在车上,毕竟这两个的价值可不是远远这五十八能够比的。
一路上平安无事。
回到家中,韩春明也是将酒摆放在桌子上,随便找了张椅子便打开画卷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十分经典的山水画,只不过这种风格在近代却是没落了些。
但再怎么没落,到底是徐悲鸿画的。
这位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改良的大师,也算是国画风格里的大师了。
终究是一幅极为值钱的佳品。
“看画呢?”
就在韩春明专心致志欣赏画作时,一个声音从背后响起。
“破烂侯?”
韩春明猛地回头一看,正好看见破烂侯的脸。
“行啊小子,几天不见又弄来个好玩意是吧?”
破烂侯笑着从韩春明手里拿过画,举止虽然并不文雅,但却是小心翼翼,还用衣袖垫着,生怕自己的手脏了这幅画。
欣赏一番后,破烂侯笑道:“这徐悲鸿的画你都能弄来,你可真是不简单。”
“运气而已,喝酒的时候碰上的。”
韩春明谦虚的说着,同时给破烂侯看座,询问他道:“侯爷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嘿嘿。”
破烂侯神秘一笑,低声道:“我最近从街头的朋友那里得知,李家庄要往外面卖一些废品,我听说那庄子里的人有不少好东西,咱们去捡漏?”
“行啊。”
韩春明想都没想就点了头。
可他随即觉得,事情似乎也不简单。
这等好事,破烂侯一般不会来找自己,怎么今天就一反常态,破天荒的跑过来专门和他说这事呢?
似乎是察觉到韩春明的疑惑,破烂侯笑道:“想什么呢,我一个人也没法捡下那么多的漏,你不是有钱么,咱俩一块去,到时候你借给我五百块……”
“我说你这老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么。”
韩春明知道了破烂侯的想法,转念一想,沉声道:“你这次想买什么,我都给你出钱,但是你得让我从你的收藏里,随便挑选两件东西。”
听到这话,破烂侯眉头一皱,思索一番后,最终还是点头了:“行,只要你给我出钱,到时候我那些东西,你看上什么拿什么不就得了?”
“侯爷局气。”
韩春明竖起大拇指,随后也不等破烂侯喝茶水,拉着他就往外走去。
为了能有充足的储备空间,韩春明还给正在乡下收东西的李成涛打了个电话,让他开着一辆小货车来接自己去乡下。
……
下午。
李家庄庄子口的大道上。
一辆小货车缓缓停下,李成涛下了车,再打开韩春明的车门。
三人前后脚下车后,驻足观望,只见不远处庄子正中心的大片空地上,已经有不少收废品的人在吆喝了。
庄子里的村民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排队在收废品的那卖东西。
“涛子,你在这等着,我跟破烂侯先去瞧瞧。”
韩春明交代一句,随即领着破烂侯去了庄子的空地上。
两人在四周的村民手里瞧着,走了几步,看到一个大娘手里拎着一个红色的木盒。
“等会,我瞧瞧这木盒。”
韩春明叫住破烂侯,对着那木盒使用了鉴定。
“嗨,不就一个刷了漆的木盒子吗,有什么好瞧的?”
破烂侯毫不在意,瞥了一眼木盒,不屑道:“你再瞅瞅,都掉漆了这玩意。”
【清代红木盒。】
【内含乱画狂魔乾隆,亲手提笔打油诗一幅!】
“乾隆题诗的盒子?”
看到这结果,韩春明有点意外,上前拿过盒子打开看了看。
里面写着一个打油诗,具体就是描述一个荷叶的,说荷叶很大,很宽,很绿,然后就没别的了。
一瞧就知道,绝对是乾隆这水平能写出来的。
“破烂侯,你可走眼了,这是乾隆题诗过的,不信你上眼看一下这印。”
韩春明将盒子内部朝向破烂侯,指着上面一个模糊可见的印迹说道。
“这……”
破烂侯一时语塞,狡辩道:“不是我走眼了,是这玩意不打开谁也看不清楚,话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听到这问题,韩春明没有回答,而是朝大娘道:“这个盒子多少钱,您卖给我吧。”
“行,俺是农村人,什么乾隆什么诗的,俺不懂,你就给我五块钱吧。”
大娘大手一挥,很痛快的要了五块钱。
“成交!”
韩春明求之不得,从兜里翻找着钱。
找了半天也没有零钱五块,只能是拿出十块的来,递给大娘:“您都收着吧,不用找了。”
见眼前这小伙子很是豪气,直接给了一张十元大钞买走了没什么用的盒子,那大娘有些感动,也有些庆幸。
激动的看了一眼韩春明后,大娘道:“兄弟,你是专门收这种老物件的吧?俺们村多的很呢,要不然你都上眼给瞧瞧?”
“好啊。”
韩春明求之不得的答应了,随后找了一棵柳树坐下。
那大娘见他答应了,立刻回家去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来,然后又叫上不少的亲戚,最终组团来到韩春明面前。
十几个村民拎着各种老物件,排着队等待韩春明挨个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