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五管齐下

苏时拿起酒壶为冯柯斟满酒,沉吟道:“既然裴老在周暄那里下的是一步闲棋,那他的正手又是什么?”

“在老师的计划中,他准备五管齐下。”

苏时显得有些吃惊:“五管齐下?”

冯柯点了点头:“其一就是楚王周霖。在先皇的皇子中,老师最看好楚王,因此决定暗中辅佐他问鼎帝位。”

苏时叹道:“谁知被周暄暗中布局破坏了。”

突然间他又好奇的看着冯柯:“当时的形势对楚王而言十分有利,为什么他突然会做出逼宫之举,以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这一点老师也想不通。”冯柯缓缓说道,“只知道楚王逼宫之前,曾秘密见过周暄,几日后就发生了逼宫的事情。”

“楚王见过周暄?他们谈了些什么?”

“不知道。”冯柯摇了摇头,“楚王见过周暄之事本来知道的人就很少,而且那时周暄也不引人注意,所以根本就没有追查此事。等老师复盘时,楚王已死,而周暄也已贵为太子,所以当时周暄到底对楚王说了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然后他轻声叹道:“如今周暄也死了近十年,所以楚王为何会逼宫只能成为千古之谜了。”

苏时也忍不住感慨了一阵,又缓缓问道:“其二呢?”

“同心会。”冯柯继续说道,“既然无法改变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人,老师在三十年前成立了同心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成员已达一万三千多人,分布在大乾三十六州,只待老师振臂一呼。”

对于同心会,苏时倒没有多在意。以后世先进的制度来取代现有制度,从而达到社会的变革。

这个想法是很美好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因为任何一种变革,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蜕变,绝对不是照猫画虎就能成功的。

在苏时看来,就算同心会最后能取得成功,最终还是会走上皇权的道路。

所以苏时自动忽略了同心会:“第三呢?”

冯柯一字一句回道:“第三是胡廷,第四是西域。”

苏时立即精神一振,因为虽然他能感觉到无论是胡人还是西域,都应该是裴泫手中的棋子,但他到底要怎么运用这两枚棋子,苏时却猜不到。

“三王之乱时,老师之所以没有留在京城,是因为他要远赴胡地。”

“为什么?”

“因为乞元禄即将在草原崛起。而在天子驾崩后,各位皇子为争帝位相互攻伐,最后齐王会引胡人入关。胡人入关后,反客为主,导致大乾生灵涂炭,死在胡人铁骑下的百姓不下二十万,近百万人流离失所。”

苏时心里升起一阵寒意,虽然裴泫和孔文顺都曾对他提起过,大乾发生内乱之后,不久就被外族所灭,但是苏时没有想到会如此惨烈。

不过他忍不住皱了皱头:“我父亲和大哥呢?有他们在,胡人应该没有那么容易入关吧。”

冯柯没有立即回答,目光一直深深看着他。

苏时奇怪道:“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冯柯叹了口气:“玄武门之变后,齐王败走北地,而赵王为了清除异己,在京城大开杀戒。当时苏周苏将军滞留在京,而老将军又身处边关。赵王担心老将军会投靠齐王,然后与苏将军里应外合,因此一不做,二不休,血洗了将军府。”

“而齐王回到封地,因同样的原因,把老将军骗离边关杀害了。”

苏时一阵默然,终于忍不住长叹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太子要让大哥留在边关,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返京。”

“老将军与苏将军一死,北方边关群龙无首,被齐王收编,最后精锐之士大都战死于内战之中,才会有齐王向胡人借兵。”冯柯缓缓说道,“乞元禄也是一位人杰,一统草原之后,便有南侵之意。只不过边关在两位苏将军的镇守下固若金汤,所以乞元禄一直都找不到机会。”

“不过既然齐王和赵王自毁长城,甚至还引狼入室,乞元禄自然不会客气,入关之后便反客为主。”

苏时长长舒了一口气,道:“裴老知道胡人才是大乾之患,所以他才会在乞元禄崛起之前奔赴草原?”

“乞元禄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老师奔赴胡地就是为了辅佐他一统草原。”

对于冯柯的话,苏时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他认真的想了想,沉吟道:“以裴老的才能,必定很快就能得到乞元禄的信任。”

“乞元禄不但信任老师,而且对老师十分敬重。不过帮助乞元禄统一草原之后,老师又马不停蹄到了西域。”

“西域诸国国力弱小,原本没有侵犯大乾之心。唯有波斯,国力强盛,其王也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

“赵王血流京城时,五皇子因为娶了南宫菁而得到南宫世家的庇护,随后回到自己的封地。南宫世家见内战已起,难免有了别的心思,怂恿五皇子自立。”

“南宫世家财力雄厚,大乾又处于纷乱之中,五皇子也是皇帝血脉,因此很快收服了镇守西域的边军。”

苏时苦笑道:“所以大乾就进入了三足鼎立的时代。”

“较大的三股势力就是齐王、赵王和韩王,割据一方的势力还有五六个,每个势力都打着一位皇子的旗号穷兵黩武。”

“众多势力相互攻伐,五年后便只剩下最大的三股势力,不过此时他们也成了强弩之末。”

苏时叹息道:“所以才会引外族之兵。”

冯柯讥讽道:“其实就算他们不引狼入室,外族见到乾朝大势已去,又怎么肯放过这个天赐的良机。”

“此后近百年,外族在大乾土地上横行,不但国已亡,还差点被灭种。”

苏时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来,缓缓问道:“平乐公主的命运是什么?”

“老师没有说。”冯柯摇了摇头,“不过……”

“不过什么?”

“老师提及平乐公主的次数不多,不过每次提到她时,老师都会沉默很久,然后又变得无比感慨。甚至老师还下令,同心会任何人都不得对平乐公主有冒犯和不敬之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