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难

农历正月十三,宁晋川终于偷得三分闲,有时间带着洛韵秋出门转转。

现在这年代,能转的地方着实不多,就连正儿八经的商业街都没有。

倒是有两条街,颇多小商贩聚集,跟后来那种老旧小步行街有几分相似,两盘开了不少商铺,路边有不少商贩摆摊,还有专门的人在这收税,就算是挑担子的小商贩也得缴。

今年回家过年宁晋川才发现,现在农村很多人自家养猪,杀猪的时候,都会在家里卖肉,不会挑出去卖,只要出了家门做卖肉就得缴税。

这年头税收颇为杂乱,很难有个准确说法,各地也不一样,但只要不被针对,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这种小街人群相对聚集,就算去其他地方或许能逃了缴税的那一点点钱,依然有不少商贩愿意来这。

见过太多商业街、商业综合体的宁晋川对这种步行街没有太大兴趣,逛街的时候更多是在看这些小商贩的情况。

人是有消费习惯的,后来虽然网购发达,但真正扭转人们对网购的态度,阿里马依然用了几年的时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供销社买东西,这就会形成一个习惯。_o_m

当然,供销社没有的东西,或者自家没有票,以前也得想办法在外面卖。

不管如何说,主流思想就是在供销社消费。qupi.org 龙虾小说网

个体户生意好不好做,做不做得大,销售手段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基础和消费者意愿。

现在跑去坐互联网、房地产,就是典型的找死。

房地产不准做,现在土地流转都是大问题。

国内第一个商品房楼盘是深圳的东湖丽苑,1980年2月开始在香江预售,没敢直接在内地销售,价格定在没平米1000元,1984年建成。

东湖丽苑主要是两房一厅一卫、两房两厅一卫和三房两厅一卫,面积主要集中在47平到90平米,没有公摊。

东湖丽苑是深圳官方直接参与的,还是鼓足勇气,拼着掉乌纱帽才干的,普通人根本不用想搞房地产。

至于互联网炁源应该算米国的阿帕网,属于军方通讯网络,1969年投入使用。

个人使用的网络是1983年保罗·莫卡派乔斯发明了dns。

1984年米国国防将p/ip协议确定为所有计算机网络的标准,为全球化奠定基础,后来每台电脑上都有这个玩意。

1991年,蒂姆?博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万维网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简单来说,没有这玩意,普通人根本没办法上网。

1994年,国内开通互联网。

1994年,国内一家叫赢海威的互联网公司成立,阿里、腾讯、网易干的活他都想过,也大多干过,赢海威干的时候,这三家公司都还在娘胎没出来。

赢海威想过各种模式,有些模式日后被验证是对的,却败于互联网用户太少,根本撑不起赢海威的梦想和计划。

迫于无奈,赢海威只能去大力推广互联网,等于把电信的活给干了,希望能把互联网用户多发展一些出来,最终依然没成。

当然,赢海威失败还有内部出了问题,可用户基础少是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

赢海威的失败证明了两件事,你所谓的知道未来发展趋势,其实并没有多大屁用,干早了你面临跟赢海威一样的问题,干晚了人家都扎堆进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实力。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意愿,做任何生意,得消费者买账,这不是你打几个广告就能解决。

如果消费者意愿是几个广告能改变的,一个商业模式就很容易被颠覆了,可事实证明,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是非常难颠覆的。

洛韵秋倒是看得颇有兴趣,看看这个摊,看看那个摊位。

宁晋川没事给小摊贩递根烟:“大哥,生意好啊!”

小摊贩看了一眼烟,是好烟,立刻满脸笑容:“还行,讨口饭吃。”

“你们早上就来了?”宁晋川问着掏出打火机,给小摊贩点上烟。*~~

小摊贩看了一眼宁晋川的火机,说道:“早上出来,先在其他地方转转,中午就来这边,这里人多。”

“小兄弟,你这打火机不错啊!哪买的?”

现在没有那种一次性的塑料打火机,宁晋川用的是进口金属火机,一个二十多块钱,可不便宜。

“托人从外地带回来的。”宁晋川笑着说道。

“贵么?我看这个东西要是不贵,肯定好卖。”小摊贩还是有些眼光的,也知道消费者心里。

宁晋川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有想过打火机的生意,要是真能低价做出来,指不定还真是一条出路:“这个我也不知道,我朋友没要我钱,也没告诉我,他在申城买的。”

二十多块钱的火机不可能有太大市场,走走高端还行。

让这些小摊贩卖,至少要压到一块钱左右的售价,要不然没人买。

两人闲聊一阵,宁晋川打听了一些基础情况。

走没几步,宁晋川又找上一个卖腊味的中年男人:“大哥,这腊肉自己做的啊?”

“自己做的,要不要买点?”中年男人说道:“要多少都可以切。”

“行,给我称两斤。”宁晋川说着又开始递烟。

三两句,宁晋川就了解到,中年男人是专门做腊肉买,一斤腊肉利润也就几毛钱。

“大哥,专门卖腊肉的人多吗?”宁晋川问道。

中年男人叹了口气:“不好做,赚的都是辛苦钱,买的人也不算多,都自己做了,谁买啊?可卖腊肉的还不少,长期卖的这条街就个。”

不会有几个商人觉得生意好做,现在是这样,几十年以后也是。

一条街个长期稳定卖腊肉的,还有不少偶尔拿点腊味出来卖的人,那说明市场还可以。

这跟后来肯定没办法比,但说明现在很多东西已经在改变。

而且,似乎没有人做腊肉批发,要是能打通县城和市里的这些商贩,给他们供货,自己熏腊肉批发也是赚钱的。

这中间主要就是控制成本。

既然自己大量熏腊肉,肯定不能去买肉,直接买一头猪,成本很容易就能压下来。

这些小商贩不这样做不是他们傻,而是他们想要打通市场,没有宁晋川那么轻松。

宁晋川一句话,宋小罗就要带着人跑断腿。

而且宋小罗长期做业务,开展起来更得心应手。

一个小商贩想要搞大规模熏腊肉问题很多,成本、场地、销路他们都很难解决,宁晋川却可以轻松解决。

宁晋川一路走,一路问。

在宁晋川看来,似乎到处都是商机,这就是不同级别的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

“问出什么了?”洛韵秋手里已经提了不少东西,看着宁晋川手里提着各种乱七八糟的玩意,打趣道:“是不是调查出什么商机了?”

“还真有,不过现在家里人都有事做,这些小生意我也没精力去做。”宁晋川说道。

洛韵秋建议道:“要不把这些生意介绍给亲戚算了?”

宁晋川摇头:“没用,介绍了他们也做不了,反而有可能会让他们亏钱。”

“生意这东西,让会做的人来做,可能风生水起,让不会的人来做,一副好牌能打得稀烂。”

“就好比熏腊肉,然后批发给其他人,这绝对是一条出路,现在似乎没有人做。”

“但我们亲戚不可能找到这么多人进货,他们也解决不了运输的问题。”

“一个县城的腊肉销量有限,要想办法。

打通各个县城直接的运输才行。”

“还要找到愿意帮他卖的人,还要让卖腊肉的人赚到钱,赚不到钱谁给你卖?”

“这些问题他们解决不了,如果能解决,不用我说,他们自己也能赚到钱。”

洛韵秋觉得这话有道理:“过年的时候,不少人来找我父亲,想让我父亲带着他们做点生意,吃饭的时候,我听叔叔阿姨说了,他们也想帮帮亲戚,可力不从心,我估摸着,这些事情最后都会落你头上。”

宁晋川说道:“等两年就好了,到时候我们打通所有渠道,可以帮这些亲戚开个小店什么的,他们只要守着就行。”

“他们做不了活络的生意,守着一个店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办法搞定。”

“杨志兵那边要是能做开,开几个店问题不大。”

洛韵秋忍不住苦笑说道:“这人一旦有了点能力,各种问题就上来了。”

“没钱难,有钱了,也难!”。

https://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