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京营用的都是什么破烂

张世康紧握着手中的纸条,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他首先不解的是,杨嗣昌为何会暗中阻止户部向京营输送粮草。其次,他不明白锦衣卫为何要将这一消息透露给他。

他深知锦衣卫的骆养性与东林党人关系密切,但他自己与锦衣卫并无交情,锦衣卫也没有理由帮助他。至于这是否是崇祯皇帝的授意,他更是觉得不可能,因为崇祯皇帝正依仗杨嗣昌来剿灭流寇。

那么,锦衣卫偷偷向他传递这一消息,其目的显然是想让他与杨嗣昌产生冲突。那么,究竟谁会从中受益呢?答案呼之欲出——东林党。因为杨嗣昌并非东林党人,这也是崇祯皇帝敢于重用他的原因。张世康逐渐理清了思绪。

毕竟,立场决定态度。东林党人在兵部的权力一直不上不下,在外领兵的仅有洪承畴一人。而杨嗣昌,无疑成为了东林党人的眼中钉。他们或许想借此机会除掉杨嗣昌,让洪承畴接替其位置。然而,如果他们有能力直接对付杨嗣昌,早就行动了,何必绕这么大弯子?

“难道他们是想利用我?”张世康心中暗想。但他又感到不解,自己与杨嗣昌并无瓜葛,为何杨嗣昌要与他过不去?

带着这些疑问,张世康踏进了工部衙门的大门。他并非来兴师问罪,所以让部将都在门外等候。户部的人见状过来询问,张世康客气地表示自己是来找工部尚书方逢年的。那人一听是京营提督,便赶紧带着他去了工部值房。

方逢年见到张世康,脸上堆满了笑容,起身迎接道:“哎哟,张提督,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张世康听得出这话中的虚伪,但他并不在意。

他深知自己在这些人眼中的形象,无非是一个不学无术、蛮横无理,但背后有靠山的纨绔子弟。他们表面客气,实则内心鄙夷。然而,张世康对此并不在意,只要他们不主动招惹他,他就不会去计较。

“嗐,也没啥紧要事,听说工部的火器很厉害,便想来瞧瞧,就是不知方不方便?”张世康环视了一圈值房内的官员,微笑着说道。

方逢年本打算派个主事去随便敷衍一下,但看到衙门门口那些穿着破烂的京营兵,他改变了主意:“张提督哪儿的话,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本官刚下早朝,暂时有些时间,不如就由本官带你四处瞅瞅?”

“这……也行,有劳了。”虽然觉得尚书亲自当向导有些奇怪,但张世康并没有多想。

方逢年命人准备了马车,首先带着张世康参观了工部的火炮工坊,让他见识了大明各式火炮的熔铸过程。然而,张世康对火炮并不太感兴趣,大明的火炮技术已经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那些正在熔铸的火炮都是庞然大物,他看了两眼便失去了兴趣。

方逢年一路上有说有笑,但说的都是京城的趣事,张世康只能敷衍地点点头。他其实更希望工部尚书能给他讲讲火器的事情,比如鸟铳的制作、改良,或者工部目前生产的鸟铳各有什么优缺点。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位工部尚书只是个空谈家,对火器一窍不通,甚至还有点鄙夷的意思。张世康终于明白,为什么大明的鸟铳用了一百多年还是没什么长进。

当他们来到火铳工坊时,张世康才真正开了眼界。工坊内一排排的小房子连成一片,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每间小屋都异常狭窄,面积大约只有五六平方米。在每个这样的小屋里,都有一位匠人正在精心打磨枪管等部件,他们的身旁摆放着已经打磨完成并组装好的成品。

这些匠人的穿着甚至还不如京营的士兵,他们的衣服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由于长时间打磨枪管,裤腿磨损得特别严重,布满了补丁。

他们整个人看起来都非常麻木,仿佛只是工厂里的机械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

张世康注意到这些匠人生产的火铳与京营所用的不同,便好奇地问方逢年:“方大人,这种火铳叫什么名字?”

“哦,这种火铳啊,”方逢年解释道,“它叫鲁密铳,是万历年间赵士桢从鲁密国使者那里得到的图纸,不过现在的火铳已经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那这种铳与京营装配的鸟铳相比,有什么优点呢?”张世康继续追问。

他拿起一支鲁密铳掂了掂,感觉大约有六七斤重。这支鲁密铳不仅比鸟铳多了照门和准星,床尾还设有一个卡槽。

当问到更专业的问题时,方逢年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他指着正在打磨的匠人说:“你没听到张提督在问你话吗?还不快过来讲解?真是没眼力见。”

张世康皱起了眉头。匠人在这个时代的地位本就低下,他皱眉是因为看到连工部的一把手也如此对待匠人。这些匠人如果连基本的尊重和关怀都得不到,又怎么能有余力去创新呢?

匠人有些害怕地站起身来,回答道:“回两位大人,如果大人说的是那种老式鸟铳,鲁密铳与之相比,射程相近,但鲁密铳可以双手持铳击发,因此准头更好。而且鲁密铳的准星距离双眼较远,击发时更不容易被火焰灼伤眼睛。大人请看,鲁密铳床尾的卡槽,在战时还可以装配钢刀,如果敌人逼近,也可以作为斩马刀来对抗敌人。这种铳用药四钱,铅弹三钱,熟练之后,装弹效率应该比鸟铳快上两分。”

这位匠人显然对鲁密铳非常了解,一口气就将其特点全部说了出来。张世康在心中暗暗给这位匠人竖起了大拇指,这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不知道这位老兄一天能做出几支完整的铳呢?”张世康随口问道。

“哈哈哈!张提督说笑了。”方逢年闻言摇了摇头笑道,“一个熟练工一个月也只能做出一支完整的鲁密铳。”

尽管张世康已经预料到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很低,但这个结果仍然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看到张世康的疑惑,匠人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无论是鲁密铳、鸟铳还是斑鸠脚铳,最难的部分都是铳管。铳管都是用精铁打制的,十斤粗铁才能炼出一斤精铁来。只有用精铁制成的铳管才坚固耐用、不易开裂。然而精铁太过坚固,也导致我们钻铳非常困难。钻铳是件非常费力的事情,又因为过于精密,不能假手于人。我们每个人每天最多只能钻进一寸左右,所以做出一支这样的铳,我需要二十四天。”

这位匠人看起来非常敦厚可靠,说话也很稳重。张世康又问道:“你一个月能领多少月银呢?”

匠人不知道张世康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他有些畏惧地看了一眼工部尚书方逢年,似乎在询问是否可以回答。在得到肯定之后,他才敢说道:“小的是工部的坐班匠户,所以月银高一些,每月有八钱五分。”

张世康皱了皱眉头,八钱五分的月银还不如英国公府最低一等的仆人。英国公府不仅包吃住,月银也有一两二钱。

“那些不坐班的呢?”张世康又问道。

所谓坐班和不坐班,其实都是匠户出身。只不过某些匠户平时在户籍地谋生,当朝廷赶工需要更多匠人时,便会召集他们。

“回大人话,被召集的匠人没有月银,每天只管两顿饭。”匠人回答道。

张世康听完不禁感叹这些匠人的生活条件真是太艰苦了。突然,他眯起眼睛笑着对方逢年说:“方大人,咱们工部拥有如此众多的工坊,想必火器匠人应该也不少吧?”

一个匠人一个月才能做出一支合格的火铳,这样的效率显然无法快速提高产量。如果想要加快生产速度,就只能增加更多的匠人。方逢年被张世康突然的笑容弄得有些发怵,但他还是如实回答道:“这是肯定的。光是负责打制鲁密铳的匠人就有六七百个。如果兵部催得紧的话,我们就只能召集更多的匠人了。”

“方大人,能否割爱,让几个火铳匠跟本官走?”张世康提出了请求。

方逢年原以为张世康会提出什么苛刻要求,一听只是要几个匠人,顿时松了口气。他心里暗想,这些匠人地位卑微,能给京营修理火铳,也算是减轻了工部的负担。

“好说,好说。京营有了匠人修理火铳,我们工部也能少些麻烦。张提督想要几个匠人呢?”方逢年问道。

张世康伸出三根手指:“三十个,怎么样?如果大人为难,少几个也行。”

方逢年略作思索后答应道:“好,就三十个。我会让人把他们的户籍文书交给你。不过,张提督也知道,这事儿我得向陛下禀报。”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张世康连声应道,“不过,本官想亲自挑选,应该没问题吧?”

方逢年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张世康这个看似不学无术的家伙还要亲自挑选匠人。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答应了。

张世康嘿嘿一笑,向方逢年表示歉意,然后将那匠户拉到一旁,故意避开方逢年。

方逢年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这位老兄,你愿不愿意跟着本官去军营?本官给你月银二两,每天还管三顿饭,怎么样?”张世康攀着匠户的肩膀,亲切地问道。

匠户听到方逢年称呼这位攀着自己肩膀的公子为提督,知道他是个不小的官员。但他被张世康的亲切举动吓了一跳。

月银二两,是现在的两倍还多,每天还管三顿饭?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不过,匠户心里也明白,这些大人物想要带他走,他有一万种方法也反抗不了。月银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到哪里都是被人欺负和压榨。他只关心一点:

“大人……如果小的去了军营,用不用随军出征?小的不是怕死,只是家里还有老母幼子……”匠户忐忑地问道。

“哈!放心吧,在本提督那里,你就是个宝贝!本提督可舍不得让你上战场!”张世康拍着胸脯保证道。

得到保证后,匠户才顺从地点了点头:“小的愿意随大人去。”

“光你一个人去可不够啊。你在这里干了这么久,应该知道哪些火铳匠水平高吧?”张世康问道。

匠户点了点头。

“等会儿我离开时,你悄悄给我写个三十人的名单。记住,要好好想想,把有水平的都写上。”说着,张世康从身上掏出一块约莫五两的银子,塞到匠户怀里。

匠人捏着银子,心跳都加速了。他点了点头后,张世康便若无其事地走向方逢年,提出想去看看工部的火器库存。

本以为方逢年会拒绝,没想到他竟爽快地答应了。再加上刚才给匠户银子时那么大方,张世康总觉得有些奇怪。

但他也没多想,便跟着方逢年走向存放火铳的库房。库房距离工匠生产地很近,在方逢年的指示下,负责看守的兵丁很快打开了仓库的大门。

只见仓库内一排排的鲁密铳码放得整整齐齐,都是崭新的,枪管上还涂抹了油脂以防生锈。

“这里足足有八千多支鲁密铳,都是我们工部作坊新打制出来的。”方逢年指着那一排排火铳说道。

张世康看得眼睛都直了。他心中暗骂:库房里这么多精良的鲁密铳,给老子的京营用的都是些什么破烂玩意儿!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