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造纸(续)

工坊忙碌着,尤其是浆池工序,成品纸的产量取决于前面各工序的进度。为了迎接后天的正式生产,还有皇帝陛下的观礼,工人们干劲更足。那可是皇帝陛下啊!他都要来看我们造纸,多么令人自豪的事啊!

转眼,正式生产的日子到了。

尉迟等人早早来到了工坊,就正式生产前作最后的检查。

凌霖安排人按照他前世的开业方式作了安排。

整个工坊喜庆洋洋,静等大唐皇帝和众大臣前来观礼。

大约巳时中,李世民在李承乾和众大臣的陪同下,骑着高头大马,前后玄甲军护卫,浩浩荡荡来到了兴唐纸业工坊。

哎!李世民惊奇的勒住马。打量着。

工坊门前,彩旗飘扬,蔚为壮观。每面旗上都写着字。什么“兴唐纸业,开业大吉”,“兴唐纸业,振兴大唐”,“实业兴国,利国利民”......等等。让人不由得驻足观看。

工坊的大门右首墙上,挂着一块大的红绸,不知遮盖的是什么。

门上一条大红横幅,写着“热烈欢迎皇帝陛下和诸大臣光临兴唐纸业开业典礼”。十八名高挑漂亮的年轻女孩,身穿礼宾服,分列道路两侧;身披绶带,亭亭玉立。齐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等口号。

李承乾赶紧下马,跑到李世民马前。“父皇,这都是凌霖的主意!”

“嗯,不错!”李世民笑道,“不知这小子怎么想出来的!”

有着市场经济洗礼的凌霖,相信开业是一个产品的门面。尤其是在大唐朝廷普遍关注的情况下,打响第一炮尤为重要!开业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要求严格安排,不能走样。这才有了众人眼前的一幕。

房相和杜相交头议论着,其他人也惊喜的打量着眼前的所见。

进到院内,李承乾介绍着工坊的情况。

南院落南首;往北依次是是浆池,占三分有二;上浆;摊刮;烘干;抄纸;剪裁;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品库以及办公室。

整个布局按流水线依次排列,看起来井然有序,蔚为大观。

吉时将到,李承乾、凌霖等人请李世民等到工坊门前举行开业仪式。

房遗爱作为工坊的负责人,邀请李世民和李承乾为兴唐纸业揭牌,在众人的鼓掌声中,红绸揭开,露出了李世民书写的兴唐纸业四个鎏金大字。李世民也很惊奇,李承乾找他写这几个字,但没想到用作了招牌。“好!好!好!”连声叫好。众人更是连胜叫好。这是李世民第一次出席工坊商业的开业,也是众人印象中第一次给工坊题名。众人交换了眼神,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接着,六位礼宾捧出了系着花球的红绸,一线排开,站在了门前。房遗爱和凌霖交换了一下意见。邀请道:“请陛下和太子殿下、房相、杜相、公孙大人为工坊开业剪彩”。

按着凌霖的指点,礼宾依次把剪刀捧给了剪彩嘉宾。李世民看了看前面的观众,带头剪彩,随即,鞭炮鼓乐齐鸣,热闹非凡。周围村居的老百姓在周边围得水泄不通,都议论纷纷,以后都能用的上纸了。

凌霖还安排礼仪和后勤人员,在工坊门外依次设置了十处礼品发放点。准备了新式的点心、专门烧制的带有兴唐纸业的茶盏一个,,一共安排了各二千份。凡是来观礼的百姓,儿童每人一份点心,成人每人一个茶盏。众人排着队,井然有序,不住念叨我皇万岁等!

同时,也给众大臣准备了礼品:限量编号版茶盏一套、新纸一打、炭笔十支。共计二百套。

限量版茶盏由凌霖精心设计,茶托、茶杯、茶盖都精雕细琢,白釉,淡色牡丹底纹,李世民御笔“兴唐”二字,底部书有贵宾专享和唯一编号。李承乾专门委派杜柯到定窑定做的,为此,杜柯在定窑待了半个月。

纸特殊加工,暗印李世民御笔“兴唐纸业”。

炭笔同样也刻有“兴唐纸业”四字。

可以说,这份礼品,极具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藏价值。

这些礼品用凌霖设计的纸盒包装。纸盒上印有李世民亲笔书写的“兴唐纸业”四个大字,下面再印有“开业大吉,贵宾专享”。看起来好生气派。

连李世民看了都心生暗喜,乾儿几个人太会做事了,兴唐纸业,这个势造的,想不火都不行!

成品车间,随着凌霖一声开始,各工序忙碌起来。不一会,白花花的纸呈现在眼前。见惯了暗黄色的纸,乍看这雪白的纸,令人目瞪口呆,继而赞不绝口。

公孙无忌问:“遗爱啊,你们这纸成本几何,卖几文?日产多少?”

房遗爱一一作答,听的众人唏嘘不已。看来,平民能买的起纸,读的起书,指日可待啊!

尉迟宝琳、程处嗣、秦怀道、房遗爱、杜柯等人组织礼仪和后勤人员,分别给众大臣奉上礼品。编号前二十的全部送给了皇帝陛下;李承乾要了后续的十套;房相等几人意识到这礼品的价值,私下找房遗爱他们多要了几套。所有的礼品瓜分一空,要不是凌霖预先给自己留了两套,恐怕最后就没有自己的了。

凌霖设计的礼盒,参照前世的经验,又结合大唐的风俗,传统和现代融合,突出李世民御书“兴唐纸业”四字,同时又彰显贵宾独有;配以淡红色牡丹图案,国色天香,高贵大气。据说该礼品在黑市炒到了天价。许多人托人想多要几个收藏,无论是李承乾,还是尉迟宝琳、程处嗣、秦怀道、房遗爱、杜柯,以至凌霖都无有存货。

没有收到礼品的官员,暗暗后悔,开业为什么不去呢?尤其是世家的官员,想着无论如何该去看看,当时光想着不能去捧场,后悔呀。

有人想从李世民那索要,岂不知刚回到宫中,李世民就把这些礼品分给了各宫,自己只留下了六套。

后来凌霖想到这件事,很是感慨:千年前的人收藏意识都很高啊!看来,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啊!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