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酒的销售持续火爆。当然,仅限达官贵人、商贾名流。普通的老百姓想也不用想。
期间,凌霖以产量所限,控制了一下销量。于是乎,更提高了天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转眼间,进入了腊月,新年近了。
凌霖在后院查看酿酒,毕竟年关近了,酒的消费将迎来一个高峰,必须备足货,同时也要保证质量。这段时间家丁都比较辛苦,凌霖担心出了差错,作为有现代思维来自市场经济的穿越者,凌霖明白质量是保证,宁可减产也不能瞎了名声。
“少爷!”玲儿急匆匆赶来,“尉迟公子来了,在书房等你。”
凌霖又交代了老梁后,回到了前院。
书房内,尉迟宝琳悠闲的坐在圈椅上,喝着茶。
“宝琳兄,今天没当值?”凌霖拱拱手,问道。
“这不快到年了,我邀了几个知己好友聚聚。”
尉迟宝琳笑嘻嘻道:“今天晚上,明月楼。约几个朋友你们认识认识。”
“好来!”确实,凌霖认识的朋友不多,他的性格比较好静。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还是要多些朋友才好。
明月楼,坐落在长安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朱雀大街东首。主楼高3层,左右各一座辅楼,雕梁画栋,颇为气派。门前两个大的石狮子,昂首迈步,气势不凡。门两侧悬挂鎏金对联,上联是“临风把酒吟春色”,下联是“横笛抚琴弄明月。”正中高挂“明月楼”三字。字体飘逸平和,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大唐崇尚王羲之,就连李世民,都对书圣的字推崇备至。此字颇有书圣之风韵。凌霖猜测,应该是集的书圣的字。
凌霖驻足观看,暗暗点了点头,十分应景,又颇为雅致。长安河流较多,号称八水绕长安,旁边沣河蜿蜒流淌,小桥流水,清风轻拂,琴声笛韵,品茗赏月。好一个明月楼,好一个休闲地。
不由心里暗暗赞叹了一番。
尉迟宝琳可能是经常来的缘故,没有凌霖的一番感触。
“尉迟公子,您请!”看到尉迟宝琳,掌柜的赶忙迎了上来,“这位公子请。”
“这是我的好友凌公子。”尉迟宝琳到,“以后好好招待!”
“您放心。凌公子,以后请常来常往!”掌柜的忙作揖,弯腰做了请的姿势。
说话间上到三楼新月厅,里面坐了四个年轻的公子,正在里面海阔天空的闲聊。
“弟兄们来了。”尉迟宝琳迈步进来,和屋内的人打着招呼。
“认识一位新朋友”,看到众人探寻的目光,尉迟宝琳介绍到,“凌霖,我的兄弟。前几天送到各位府上的天香酒就是凌兄弟府上酿的!”
“非常感谢!”
“天香酒太好喝了!”
......
然后把众人一一介绍给凌霖。
“这位是程处嗣,卢国公的大公子。”尉迟宝琳指着左边长的膀大身宽、皮肤略黑的青年说。
“这位是翼国公的大公子秦怀道。”尉迟宝琳指着另一位身材挺拔、白皙俊逸的青年介绍到。
“这位是房相的公子房遗爱。”同样是一位身材中等、清瘦俊逸的青年才俊,脸上带着笑意。
最后的青年身材略胖、表情严肃,是蔡国公杜如晦的长子杜柯。
六人分别落座,小二依次把菜摆到了桌上。
推杯换盏,言谈交流自然融洽和谐,彼此也更加投机。
天南地北,自然就聊到了时局。
“明年可能要攻打突厥了。”秦怀道喝下了一杯酒。
“我辈争取出征,这可是挣军功的时候。”程处嗣接过来说。“对我们武将来说,想升职,唯有上战场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