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章:如何是好

白日,燕王府。

此刻的燕王府气氛十分沉重,燕王朱棣正与军师道衍、世子朱高炽、二世子朱高熙、三世子朱高燧、以及护卫将军萧琴、郑和、朱能、张玉一起商讨山海关鞑子来袭的问题。

朱棣阴沉着脸坐于宝座之上,座前案上便放着边关的战报。鞑子来袭的当天,朱棣就从边关得知消息,当即惊的半晌说不出话来。没过多久,便得悉鞑子趁着朝廷削藩,自己兵权被削之际,蓄意来袭。得知边关的战事,朱棣一时胸堵气闷,同时又感到无比沮丧。“鞑子已经动手了!自己这个当年边关第一的守将,此刻居然被囚禁了在一座王府之内,心中顿时忧心重重,无奈圣命难违,朱棣只好强打精神,来议这次鞑子来犯的事情!

“军师,边关战事,军师看如何议处?”

朱棣话音一落,道衍心中一紧,他是燕王的军师,跟随燕王已经多年,燕王担心边关的战事,他心中自是清楚,今日燕王通知商议边关战事,他心中便忐忑不安,若让燕王袖手旁观,燕王势必不会答应,当年太祖洪武皇帝,命其就藩北平,真是让他戍守边关,保大明安享太平,如今边关战事又起,作为守边的藩王,本责无旁贷,但如此一来,势必会引发燕王的势力,如此一来岂非让朝廷起了疑心,眼下局势正吃惊,素来劝阻燕王挥兵南下的道衍,不愿这么做。本来他打定了主意,劝阻燕王不理不问,可现在燕王问起,听取口气势必出兵不可!道衍微微皱了皱眉头,趁着脸,小声禀报道:“边关战事本乃是燕王责无旁贷之事!“说道这儿他听了一会儿,似乎在想什么说辞,好一会儿才嘘动着嘴唇道:”如今朝廷以诸位王爷拥兵自重,大肆削藩,王爷乃诸王之首,削藩自是不在话下,眼下殿下兵权已被削,若贸然出兵,必然引起朝廷怀疑,到时朝廷大病压境,只怕难以成事,以老衲愚见,不如不予置论!”

“军师此言差矣!当初太祖洪武皇帝遵从祖制,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父王作为诸王之首,面对外敌入侵何以能袖手旁观!”朱高炽听道衍建议袖手旁观,心中不忍大明边关落入敌手,忍不住出言斥责。

坐上的朱棣也是暗暗皱眉。道衍的这话,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不能出兵,但傻子都知道,当年太祖建立宗藩制度,便是想让诸王守住边疆以此来保住大明的长治久安,如今鞑子兵妄想趁着朝廷削藩,自己兵权被夺之际。意欲夺回山海关,自己身为北平的守边藩王,又是宗藩之长,若是坐视不理,那和把北平的边关拱手推给鞑子兵有什么区别?何况朱棣本想借着这次鞑子兵进攻的机会,让朝廷的一干文臣武将多少能顾念他对国家的贡献,而推迟削藩。眼下让他袖手旁观,朱棣想着便觉心寒。想了一想,朱棣说道:“此番鞑子来犯,本王乃是守关藩王,自当谨遵。如此大事,尔等身为王府属官,亦需先保大明太平为好!”

朱棣此话一出,出了道衍面带忧色之外,其余众人纷纷点头,朱能、朱高熙、朱高燧等一干武将早已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上战场,萧琴听众人议论鞑子入侵的事情,本无多大兴趣,按照他的性子,今日他本想一句话不说,但听到朱棣执意出兵,心中还是颇为佩服此人识得大体,虽说他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知晓这蒙古鞑子兵,在不久的将来终究会和汉人溶为一家人,但此刻他并没有天真的以为人家攻进来会对自己手下留情,所以心中也微微有些担忧!——

朱棣皱着眉头将道衍和朱高炽的话细细思索了一番,方才抬起头,虎目里的两道厉光一一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盯着萧琴柔声道:“萧兄弟如何看待此事?”

萧琴本打定主意,对今日之事只字不提,这会儿听朱棣问起,不可不答,当下微微站起,抱拳行了一礼,微笑道:“山海关自古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前些日子在下自山海关进入北平府,见山海关城高池深,不受兵刀之苦,即使烽火连天,此处进有平川,退有高山,是用武之地。此番有数万精兵把守,就算鞑子意欲攻取山海关,只怕也非易事!”朱棣本就有些犹豫听他这般一说,脸上顿时露出了笑意,点了点头道:“萧兄弟此话并无道理!”顿了顿道:“只是这山海关实乃我北平的屏障,若是一旦被鞑子占领,后果不堪设想!”

萧琴本就是试探朱棣的出兵的决心,听他如此一说,心中顿时有了底,微微一笑道:“王爷忠君爱国,在下汗颜!”顿了顿又道:“若是王爷想出兵,也并无不可!”

“当真!”朱棣脸露喜色。众人亦是纷纷扭头朝他望来。

萧琴目光斜移望了一眼道衍,微微点了点头道:“刚才军师所言也并无道理,眼下朝廷削藩在即,王爷若是过早的暴露了势力,料来朝廷也不放心!”

朱棣心中便是担心朝廷的态度,听萧琴如此一说,心中更是焦急,忍不住道:“萧兄弟可有良策?”

萧琴点了点头,道:“所谓有利必有弊,刚才军师所言自是大大的有利,但如此一来,王爷袖手旁观,任由鞑子兵横行关外,天下百姓必定对王爷寒心,自古以来便是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民心,对王爷日后靖难之役只怕大大有影响!”

“萧兄弟所言甚是!还是萧兄弟看得清楚。”朱棣直觉一股冷汗自背后透了出来。

萧琴本想谦虚两句,忽听得朱高炽问道“那依三弟之言,该当如何是好!”萧琴听他语气颇为焦急,想来也是内心担忧此事,微微一沉吟道:“在下思量多时,殿下于边关是欲救而不得救,却又不能不救。”顿了顿,萧琴徐徐再道:“要说欲救,是因王爷乃是太祖当年圣谕所封的守边藩王,又一向与鞑子作战。眼下鞑子来犯,王爷出兵边关乃是义不容辞的事情。而这不得救,则在于朝廷执意削藩,王爷起兵在即,不易暴露势力,若是一旦让朝廷得知王爷的势力,以朝廷削藩的决心,料来也不会让王爷好过!”

萧琴说的入情入理,众人听得纷纷点头,朱棣便问道:“既如此,本王又当如何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