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靖康1

靖康文/刘强

马上相逢无纸笔

话说北宋徽宗年间,朝廷中奸党林立。《水浒传》中记着那高俅乃是奸党中不可或缺的党魁,而宋史中,这人曾是苏东坡先生的侍读,后来随着徽宗皇帝逃难下扬州,途中病发,寿终正寝。终其一生,没见他做了什么大坏事,竟被说成了巨奸,冤枉他不说,还玷污了东坡的好名声。

原那东坡先生和朝云姑娘也是老年相知,一段佳话。有一日,东坡先生下朝回家来,指着自己肚子问几位侍女道:这里面是什么?

一个侍女答道:文章。

东坡笑而不答。

另一个侍女答道:见识。

东坡还是不答。

朝云姑娘答道:一肚子不合时宜。

东坡笑道:朝云真乃红颜知己耳!

东坡先生晚年被贬谪岭南,惟朝云为伴,后生得一男,不满三岁,东坡便大病而亡。那孩子跟着朝云姑娘,改嫁梁氏,若干年后朝云又获病而死,自不必说。只那男孩得名:梁师成。

梁师成自幼不学无术,钻营些偷鸡摸狗的行当。后随族迁往浙江海宁,年少轻狂,不习诗书,却学着溜须拍马,干起了私盐生意。一日,大奸贼童贯催徽宗索供花岗石,路经海宁,遇着梁师成。两人臭味相投,竟将他带回宫内。梁师成求富贵心切,又有童贯撺掇,竟挥刀自宫,成了宦官。

这正是:两手乾坤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从此,那梁师成也随着童贯跟在徽宗左右,平日里阿谀奉承,引着徽宗去会那望春门外的名妓李师师不说,大小朝纲,全凭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定夺。这三人又引着众奸臣无恶不作,百姓称其为首六人为:六贼。

此时,大宋国事已衰,风雨飘摇,裱糊而已。

话说宣和元年,童贯出使大辽国,一路上押运岁币。辽宋自寇准逼着宋真宗君临黄河,两军战罢议和以来,已成了百年之好,边境之上贸易兴隆。辽国哪里出了大灾,大宋便派人送米送药;大宋哪里闹水闹饥荒,大辽便送马送羊。虽是年年要送几十万贯的岁币入辽,却不及双方互市上大宋所得三分之一。

这童贯乃是宦官出身,自然身材臃肿、面无胡须,惹得辽国君臣一番不恭敬。一来以为这宋国百年来入辽的使臣,绝少不了大英雄,即使是庸才,也都是文章口才了得的。今天来的竟是一个宦官,难道南朝无人了?还是蔑视我大辽?

其实这也是多余摆架子,早在三四年前,完颜阿骨打就起兵万余,破了他七十万大军。辽军一路溃散,辽河以北已属金国,关外大片土地已是战区。所以也没让童贯太下不来台。上京已成战区,所以车马到了燕京,便不再前行。

可是这宦官却自古都有睚眦必报的脾性。纵观华夏几千年,能算得上正常人的宦官,便只有南宋的周怀政和明朝的郑和了。可见这下半身的是非根有时候也可以决定品行。接着我们讲童贯。话说童贯没能去上京见辽主,于是就在燕京交了南院大王,岁币交割完毕,也不多留,便要起程。那南院大王便是辽国王爷,却有着极高的军权。匈奴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分军权的习惯,到了辽代,就分了南院北院。南院大王弓马上坐得天下,便对这宦官更加反感,不免有些怠慢。又见那童贯听说大辽上京危在旦夕,面露不屑,更是怒气上涌,若不是左右拦住,又要打那童贯几马鞭。

童贯离了燕京,车马行至卢沟桥上。可那时尚无现在这千百个狮子的石桥,却只有几百个小船串联一起的浮桥,为了方便我们记住历史,姑且把这桥称作几十年后才有的卢沟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