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哈哈哈哈哈哈背后编排被本人听见是吧。】
【笑死我了,当场社死?】
【从来没想到一个历史剧本居然写的这么有意思哈哈哈哈哈。】
【我能想象到朱瞻基双脚扣地的模样。】
【哎不是,这是个历史本啊,历史不应该都是严肃的嘛?不管了,反正我喜欢。】
【这种尴尬程度完全不亚于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时候被父母当场撞见。】
【换成我已经尴尬的螺旋升天了。】
【我靠,就这东西,不比其他人那些本子有意思多了?】
【严肃中带着搞笑,而且又符合历史,关键还把所有人的人设都安排的明明白白,这才是笔力深厚啊。】
【一个字:绝。】
看到苏南洲写的这一幕,数亿观众们几乎都笑了,纷纷发着弹幕。
相较于玛格丽特的爽文,卡莱尔和山本大和的破案推理,约翰丁的超级英雄而言,苏南洲的本子虽然到现在还没有贴合主题。
但凭借着优秀的剧情和人物设定,已经能够看出这个本子绝对是一部书写大明的风华巨著。
随着涌入苏南洲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主题是什么,似乎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演播厅内,萨贝宁看着本子的最后,当汉王的声音出现的瞬间,他噗嗤一笑,道:
“苏南洲这本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是啊。”东野圭雾率先接话道:
“有帝王的威仪,也有家庭的温情,既有霸气,又有铁血柔情,中间夹杂些许兄友弟恭的日常,将这个本子的完整度拉到了其他选手所不能及的地步。”
温子任对此表示赞同:
“我承认之前的唯主题论的思想过于狭隘,苏南洲的这个本子,虽然才写了三集不到,但我相信,如果拍出来的话绝对是一篇历史巨著。”
顿了顿,他继续道:“这个本子,无愧于大明风华四个字。仅仅是帝王家的日常,就能反映出这个时代。”
余桦老师最后发言:
“诸位可别忘了,苏南洲能写出这样的本子,显然不是绣花枕头,这样的天才在明知道主题是骨气之后还写这种东西,要说他心里头没点底儿,我是不信的。”
余桦的话似乎是提醒到了温子任,他转头道:
“俗话说细微处见真章,而今已经三集了还没有看到和主题相关的东西,余桦老师是觉得后续会贴合主题?”
余桦回答:“不是贴合,是紧扣。”
他解释道:
“到现在为止,苏南洲写的本子里,大家看不到丝毫关于骨气的东西,但实际上,他的这些人设里面,朱棣身为帝王御驾亲征,汉王朱高煦紧随其后,且对帝位很是觊觎,而朱高炽能在朱棣离开之后将一整个大明朝打理的井井有条,换个角度来说,这些人的人设之所以成功,和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分不开的。”
余桦话音落下,温子任便恍然道:
“难怪,之前我们只看到了朱棣篡位,朱高炽软弱无能,但换个角度而言,身为堂堂帝王屡次御驾亲征,历史上再没有哪个皇帝如他一般,而朱高炽施以仁政将大明天下治理的蒸蒸日上,如果从这方面来看的话,要写贴合主题的关于骨气的东西,似乎就简单多了。”
听到三位评委的分析,数亿的观众也都恍然大悟。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去看待苏南洲笔下的人物的话,确实是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你只看到朱棣篡位登基,却没有看到他身为帝王御驾亲征数载,将异族赶到长城之外。
只看到朱高炽在朱棣面前软弱无能,但在朱棣出征之后能将后备的军需辎重粮草准备的万无一失的前提下,还能将这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就是人家的能力。
从这方面出发,再要写骨气的话,那就简单多了。
与此同时,苏南洲休息片刻,双手再一次放在了键盘之上。
.....
“说得对。”
朱高煦的声音从外传来,朱瞻基的笑容僵在了脸上,目光转过,只见门外朱高煦踏步而来,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径直走到朱瞻基跟前,俯身道:
“说得好啊。”
朱瞻基尴尬的声音都变了,“二,二叔。”
朱高煦盯着他看了片刻,这才说道:“看你爷爷不生气了给个信,咱们好进去磕头认罪。”
朱瞻基这种时候哪儿还能像回绝老爹一样回绝二叔,只能答应了下来。
朱高煦起身看向朱高炽:“咱们到外面候着。”
朱高炽应了下来,看向朱瞻基道:“快去办啊,这事儿办好了,你二叔给你一把金豆子。”
朱高煦可不想再当冤大头,道:“我可全掏给你了,一颗都没留。”
说罢,便走了出去。
片刻之后。
鸡鸣寺。
朱瞻基身着一身飞鱼服,径直进入寺内,在姚广孝的示意下看向朱棣。
这位帝王身着素衣,倚靠在榻上,盯着面前的那副猛虎图,看着那四行小诗的题款,有些愣神。
朱瞻基径直走到跟前,伏地磕头。
朱棣沉默片刻,“谁让你来的?”
“我爹还有二叔。”
朱棣深吸一口气,起身,问道:“诗是你题的?”
不等回答,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没白疼你。”
说着,便走出了寺院。
鸡鸣寺门口的广场上,太阳灼烤,热浪滔天,朱高炽朱高煦二人跪在地上,热的汗水直流。
与此同时,外邦进献的婴宁长公主为皇帝妃,称朴妃,已到了皇宫。
而皇城的尚品古玩行内,孙若微见到了皇爷手下的皇甫先生,对皇爷的安排提出质疑,得徐滨求情,才免于一死。
鸡鸣寺内,数位官员身着官袍跪在下方。
为首的是朱高炽和朱高煦。
在木椅上坐了一会儿得朱棣,突然起身,走到楼梯之上。
他盯着下方的儿子和臣子,沉默片刻,突然高呼:
“建文,这个小王八蛋!!”
“被黄子澄,齐泰,那些坏人煽动,要削藩。”
“把周王全家囚禁在应天,废了代王,软禁了齐王,杀了湘王,把兵调到顺天,派了几个小官看着我。”
他语气低沉且愤怒,又带着一丝嘲讽的笑道:“看我是不是要造反!”
他轻笑几声,用极其轻松的语气,说出了极其沉重的话语:
“我在猪圈里,吃了几年的猪屎!”
说着,他的语气突然有些莫名,不知是悲怆还是感叹桑田沧海,吐出一口浊气,道:
“才把这个天下,拿下来。”
说完,他默然片刻,这才走到了汉王跟前。
他并未看汉王的双眼,只是语气平静,又有些低沉地说:
“今天,当着天下群臣的面,你告诉我,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这句话?”
朱高炽突然低头,朱高煦脸色微沉,还有些惊惧。
“说啊。”朱棣语气平静无比。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皇帝没说过。”
朱棣语调突然拔高:“皇帝没听见!”
朱高煦这才放开声音道:“皇帝没说过!!是我胡说八道!!”
朱棣语气低沉,怒道:“掌嘴!”
朱高煦眼中有些不服气,但不得不听话,抬起自己的巴掌,往自己脸上狠狠扇去。
朱棣没搭理他,拉住了朱高炽的腰带,将其拉到了台阶上,拉到了殿门前,拉到了他先前坐着的椅子上,将朱高炽按了下去,“坐下!”
朱高炽吓得脸色大变:“爹,爹,不,不敢....”
“坐着!”朱棣不由分说将他按在座椅之上。
待朱高炽坐定,他才转头道:“太子之位已定,天下可安!”
说罢,他走下几步,双手扶着腰带,缓声道:
“今天,你们得做个证,今后再有谁说我们家,父不慈,子不孝的话传出来,抓了拖出去....”
“斩了!!”
短短的斩了二字,不仅说斩了说这话的人,对于正在扇巴掌的朱高煦而言,这二字,更是斩了他的希望。
他撩衣下跪,大声吼道:
“太子,万福金安!”
身后百官跟随:“太子,万福金安!”
朱高煦继续喊:“太子,万福金安!!”
这一跪,跪掉了兄弟二人多年的情分。
这一喊,喊出了汉王多年的夙愿。
这一刻,灼烤大地的太阳,似乎都暖不了这位汉王殿下的心。
那些汗水从额头滴落,仿佛流入了他的心里,正滋养着一颗破土而出的萌芽。
只是不知这萌芽,是何样的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