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风云起

陈年年看着自己的这群孩子们这幅其乐融融的样子,心里面好不舒坦。

岁月静好,不过就是如此吧......

离宫的后花园里面一片宁静祥和,但前头的议事殿上的气氛却与这里截然相反。

皇上脸色阴沉,眼神里面散发出一股如鹰一般的精利目光。他开口问道:“这消息准确吗?”

“不会有错。”答话的是一位年轻人,虽然处在一屋子的老臣之中,但是却丝毫不见他有一丝的拘谨和慌张,反倒比身边的一位中年官员还沉稳几分。

此人正是离岛政务机构里面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沈睿。

正如他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样,此人脑子很好使,同时城府也很深。虽然今年才是三十岁的年纪,但是已经坐到了稽查处的二把手交椅之上。

稽查处是离岛整个国家机构里面最具神秘性质的机构,它只对皇上一个人负责,而它的主要工作职责则更是更让人心惊胆战——收集情报。

说的好听一点是协助皇上更好地治理整个岛屿,但说得难听一点,这稽查处里面其实就是一窝善于伪装的特务份子。他们善于把自己伪装成各种各样的人物,能快速地混入各种各样的场合,并能快速地打探到各种各样的消息。并且最终让这个消息传入到皇上的耳朵之中,顺道决定了这个消息中的主人之生死。

前些年,因为离岛之上民风淳朴而且远在千里之外的云、昆两国都处于和平状态,所以稽查处并不强大。但是近些年来,不管是内还是外都乱了起来,所以皇上果断地加大了对稽查处的扶持,让这个原本只配站在角落里面的机构慢慢地朝舞台的中央靠近。

众人听完沈睿说的那番话后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的震撼之感不亚于一场八级地震。

商贾大家吴家有私通昆国的嫌疑,这个消息就等于说是直接宣判了吴家背叛了离岛。

整个议事殿里面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沉寂之中,大臣们要么不敢开口,要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这时候,总理大臣梁策之站了出来。因为要操心整个离岛上面的政务之事,所以这位老臣虽然才是五十有二的年岁,却早已满头华发。

他对着皇上拱手一礼,义正言辞地说道:“皇上,依老臣拙见,这吴家不可轻易放过。遥想几百年前,我们的先祖们为了躲避战乱方才躲到这宝岛之上。所以不论是哪一家,大家的祖上都有训:不可与云、昆两国有任何瓜葛。吴家那是商贾大家,平日里面能出海经商已然是大家对其的无限宽容。但未曾想,这吴家居然能做出如此无耻之事来,真真叫人失望和愤怒!”

这番慷慨言辞给整场议事会定好了基本步调,现场的几位心腹大臣也都纷纷附议。

“只是,这吴家一动,恐怕对整个离岛而言也是一场不小的震动。”说出此话的,正是政务院的二把手马济安。此人已经在政务院当了二十多年的官,最大的优点便是务实踏实,也正是因为这点而深受岛主的喜爱。

虽然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言辞激烈,恨不得立刻就把吴家的人都关进大牢;但是,马济安说的话确实是现实之中不得不考虑的。

因为吴家经商多年,早就在整个离岛上落下了错综复杂的商业大网,贸然行动恐怕会让整个离岛上下陷入一次不小的混乱之中。

“唔,沈睿,交代你们稽查处的事情都做好了吗?”皇上发话了。

沈睿起身一拱手,平静地答了一声做好了。

“嗯,很好。”皇上抚了抚白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他发话道:“传密旨下去,明日即刻招护岛将军秘密回朝,朕要将逆贼一举拿下。”

在座的心腹大臣们有些还有些稀里糊涂的,不明白皇上的话题怎么会跳得这么快?前一刻还在忧愁搞垮吴家会让离岛的经济迎来一场地震,后一刻就下了决定要抓人了。

大家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沈睿,现场大概只有他是完全明白的。

梁策之和马济安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之中有着老者独有的老谋深算。两人都明白了:其实,今天这场议事会压根就不是正儿八经的议事会。因为需要议的事情早就在这场会之前议掉了,今天不过是皇上和沈睿之间的双簧戏,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大家对吴家的愤怒和仇恨,从而可以顺理成章地铲除吴家的势力。

梁策之把手插进宽大的衣袖里面,他觉得才是秋天,怎么天气就这般冷了?他有些不敢再去看上座的皇上,梁策之忽然觉得他的心思真的如同无底洞一般深,深得叫人心直发寒。想必,这盘棋,这位一岛之主已经暗中布局了很久......

离海

漆黑的夜空之中只挂着一轮弯月,惨淡的月光照不亮海面上的一切,只留下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给人类。

黑暗之中,没人留意到一支舰队正停泊在距离离岛不远处的海面上。

舰队之首的大船船头上正站着一位身穿重型铠甲的男人,黑暗之中看不清他的轮廓,只有一双如同狼一样的眼睛在黑暗之中发出着幽幽的光芒,海风把他的披肩吹得呼呼作响。

突然,甲板上多了另外一个人的脚步声,它在靠近男人3尺远的地方就停下了。

来者干脆利落地朝站着的男人行了一个拱手礼,说道:“将军,敢死队已经顺利入城了。”

男人眼中闪过一丝尖锐的光芒,嘴角微微浮动了一下,开口道:“好。命将士们都做好准备,明日一早待到城内大乱之时,就是我们进攻的时刻!”

来者听了将军的话,心中也是澎湃不已,仿佛那些城池已经被纳入怀中,他激动地答了一句是。

正当他想转身离开的时候却被将军给叫住了。

将军扭过头对他叮嘱道:“记住,今晚舰队只能不能亮起一丝火光,否则,可能会被离岛的侦察兵给发现了。”

来者信心满满地答了一句是。

灭火令在昨天还没达到离岛附近海域的时候就已经下达了,为的就是让将士们可以提前习惯。昨日有一个小兵没有遵守军令,在黄昏时刻擅自亮了烛火,被自己发现后,立刻处以五十下鞭刑,现在正撅着屁股躺在地铺上嗷嗷直叫呢。

仅仅是因为点燃了一根烛火就被施以鞭刑,这件事情火速地在整个舰队里面传开了。他相信,既然有了这番杀鸡儆猴,那么想必肯定不会有人再去犯傻。

岛主府的九曲回廊里,两个婢女正端着铜盆走着,里面装着的是他们主子刚刚洗漱完的脏水。

“这天儿是怎么了?大晚上的,竟然起了这么大的雾?”一个婢女满怀疑惑地说道。

“是啊,大晚上的,怎么这么的雾。咱走路可得小心着点,大雾天,地滑,别跌跤了。”另一个婢女提醒道。

只是她的话音刚落,肩膀处传来一阵刺痛,还没等她叫出声音来,便觉得双膝一软就要朝地上栽去。

就在她手里面的铜盆即将翻到地上发出声响的时候,一双大手稳稳地扶住了这个婢女的身体和铜盆。

不过,这双大手可不是来英雄救美的,而是来辣手摧花的:这位婢女被拖进了一边的假山林里,随着大手一放才得以瞧清楚,这婢女的脖子早就已经断了。

另外一位婢女早就被吓得目瞪口呆,两只端着铜盆的手不停地颤抖着,盆里的水不断地洒在地面上。

黑衣人唯一露在黑布外面的一双眼睛充满了善意地望着这位瑟瑟发抖的婢女,随后一只大手在婢女的眼前一闪,一阵白色的粉末从他的指间飘散而出。

神奇的是,这婢女不再颤抖了,她眼神里面的惊恐也消失殆尽了。

“乖,去皇上的寝宫。”一种类似于魔音一般的声音从他的喉头传出。

而那婢女竟然像一个提线木偶一般,端着铜盆就起步朝着皇上寝宫的方向走去。

那黑衣人眼神里露出一抹得意的笑意,随后翻身上梁,竟像一个倒挂的壁虎一样,一路随着婢女的方向快速地移动而去。

虽然已经是亥时,但是此刻皇上仍旧端坐在书桌前,手指正撑着下巴,眼神清亮,心中正在思考着明日捉拿吴锦富一家之事。

因为皇上无心于儿女私情间,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他身边的女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此刻正在一边床榻之上鼾声微起的皇后娘娘。

整间屋子里面除了轻微的鼾声之外便再无其他声音,谁也没有留意到窗户纸被轻轻地捅破了。之后,一阵白雾顺着破口飘了进来。

白雾如同是鬼魅一般,循着活人的方向就去了。

正在沉思的皇上似乎是闻到了什么味道,细细一嗅,便觉得头脑发胀。

“不好!”他大喝一声。但是已是为时已晚,等他说完这两个字,身子边瞬间瘫软了下去......

屋外房梁上黑衣人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又朝着婢女撒了一把白色的粉末,如同魔鬼般的声音又再度在婢女的耳边响起:“真乖,带我去太子那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