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鹰视狼顾
邓艾是司马懿破格提拔的军官,虽然颇受司马懿亲重,但资历很浅,出身低微,所以难免有些紧张。
但越是身份低微,就越是想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在长官面前露个脸,博个出位的机会。
邓艾明确表态道:“以末将之见,大都督当以保荆州为首要任务,暂不必回救洛阳。”
司马懿抬起眼皮,瞧了瞧邓艾,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只是司马懿的脸上没有表情,看不出他的任何态度来。
于是,邓艾开始头头是道地分析局面,开口道:
“首先,我军若此时撤退,襄阳和江夏二郡腹背受敌,必然难以久持,甚至南阳郡也难以保全。就算我军将来能够再打回来,但至少眼下之局面,一定会败的非常难看。诸葛亮陆逊联军的嚣张气焰,必然更盛于往日,我军之士气,必遭沉重打击。”
“丢洛阳,责任并不在大都督,但若丢荆州,大都督要如何向朝廷交代?”
“其次,我读洛阳战报,敌军是利用某种强大的新型攻城火器,才能够势如破竹,一路攻下洛阳,颇有乘人不备,投机取巧之嫌。其先锋军人数最多不过万余人,就算攻下洛阳,也难有大作为。”
“我猜测,他们的目的一定不是占领,也不可能长时间占领。他们只想尽可能地搅乱局面,迫使我军各路人马不得不做出反应,尤其是我们荆州军,相比于扬州军,冀州军来说,距离洛阳最近,似乎回援洛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诸葛亮和陆逊的主力共十余万大军,都在荆州。很显然,襄樊南阳之地,才是他们此次战役的目标。洛阳被攻破,天下震动,我国中各路兵马,势必争相前往援救,我军众而敌军寡,实在不差我们这一支。而只有力保荆州不失,才是我军能为国家做出的最大的贡献。还望大都督明察。”
邓艾说完,略带期待地看向司马懿,他自忖这番话说得还不错,有理有据,也是牢牢站在了国家大局和司马懿个人的立场之上。
没想到,司马懿在短暂沉默了片刻之后,却是突然站了起来,厉声道:“邓艾,本督待你不薄,你为何要陷本督于不忠、不孝之境地?”
司马懿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吓得邓艾急忙跪下,疑惑地问道:“大都督为何这样说?末将一片忠心,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啊!”
司马懿道:“主上蒙尘,我手握重兵,却不去救援,这是不忠。吾闻敌军有一支已经北渡黄河,进入河内,其兵锋所向,必是温县。一旦他们攻破温县,必会虏我父祖,毁我祖坟,而我却在荆州高卧,这就是不孝。”
“我司马懿一生行事,以忠孝为本,当的起一句光明磊落。如听了你的话,为了眼前的得失,无视陛下之安危,放弃祖宗之坟茔,岂不就是成了不忠不孝之徒,若如此,我司马懿与禽兽何异!?”
“这……这……末将死罪,但末将绝无此意,还望大都督明察。”邓艾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好连声求饶。
一旁的其他将领,看到司马懿明确表态,纷纷站出来说话。无一例外,人们都与大都督不谋而合,表示回援洛阳,刻不容缓。
其语气之坚决,神情之急切,就差把忠字贴到自己的脑门上了。
而站队表忠心的同时,顺带手的,也都要埋汰邓艾几句。
毕竟这家伙愣头青一个,无门无势,全靠司马公提携才有今日,可如今司马懿都看他不爽了,其他人可不都毫无顾忌的落井下石了嘛。
听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一番之后,司马懿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本督就决定了,全军即刻开拔,回援洛阳!至于邓士载,念伱往日也算勤恳,罚俸三月,以示惩处。”邓艾急忙叩首称谢。
当晚,魏军便在夜色掩护之下,匆匆拔营启程,放弃南乡,连夜向宛城方向撤退。
与此同时,司马懿还给驻扎襄樊抵御陆逊的的文聘等部下达了死命令,命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拿出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的气概来,死守襄阳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大军定会来援,为之解围。
也不知文聘收到司马懿的命令之后,将作何感想。
翌日。
在撤往宛城的马车上,司马懿神情悠闲,正在读书,儿子司马师则侍候在侧,给父亲端茶倒水。
一封来自洛阳的急报送达司马懿的手中。
写信者是以陈泰为首的洛阳诸将联名。信中称,敌人焚烧皇宫之后,在魏军的围追堵截之下,仓皇逃窜,魏军已经重新夺回了洛阳,控制了局面。而魏主曹丕和宫室大臣已经前往邺城暂避,也都安全。
一旁的司马师也看到这封信,焦急道:“洛阳没事了?这怎么办?我们还要不要回去了?”
司马懿却是毫不动容,默默地将这封信在烛台上一把火烧掉,淡淡地道:“当然要回去。”
司马师不解道:“回去干什么?儿子实在不解。”
司马懿没有说话,只是又从怀里拿出一份密信,交于司马师。
司马师打开一看,这份信是来自魏国扬州都督区的司马懿安插的眼线,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大司马曹休已经卧床不起多日,很可能要不行了。
“大司马病笃,与我们回不回去,又有何关联?”
司马懿眼中露出一丝凌冽的寒光,嘴角却是带着微笑,轻声道:“孩子,你不懂啊。这天下,恐怕又要大变天了。我司马氏的机会,或许就在当下。”
……
汉军营中,诸葛亮在深夜被人唤醒,得知了司马懿连夜撤军的消息。他马上做出了判断,一定是周思潜拿下了洛阳,才逼迫司马懿选择回救。
而司马懿一旦撤军,局面顿时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司马懿将撤向何方?宛城?鲁阳?洛阳?
襄樊的魏军,是否也会一起撤退?如果撤退,陆逊必会占领襄樊,他们下一步会如何动作?陆逊得知洛阳被攻陷之后,又会作何反应?
如果襄樊的魏军坚守城池不撤退,又是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姜维轻兵东进,不日就将直抵宛城城下,倘若正好撞上司马懿的大军回撤,又当如何应对?
摆在诸葛亮眼前的,是两条道路。
一条是比较保守的道路,即先不管北线战况如何,还是以先吞掉整个北荆州为既定战略。
一条是激进的道路,以占领洛阳为新的战略目标,将整个南阳丢给陆逊的盟军,主力大军一路北上,直奔洛阳,与赵云军在洛阳会师。
信息,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而局面的变化之速,已经容不得诸葛亮再犹豫不决了。
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天渐渐亮了,而诸葛亮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他不是优柔寡断,而是在等。等待能让他一锤定音,做出最终决定的消息。
清晨时分,汉军兵不血刃,渡过丹水,进入南乡县城。
清点城中资源,司马懿连本地的人口也早就转移了,南乡已经是字面意义上的空城一座,没有给诸葛亮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丞相,快下命令吧。拿下南乡之后,我军下一步要如何行动?”诸将问道。
“全军即刻整军,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诸葛亮却是轻摇羽扇,不急不躁。
“出发,去哪里?总得有个目标吧。”
“先做准备,目标嘛,再等等,不急。”
“等什么?”众将听从诸葛亮的军令,即刻回到各自营中,打包粮草军械,整顿队伍,准备出发,但他们都十分不解,兵贵神速,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为何丞相一直说要等,等到什么时候?
午后时分,将士们基本已经是整军待发,这时,一件来自姜维部的捷报,送达诸葛亮军中。
“禀丞相,宛城已经攻陷,杀敌两千余,俘获三千余,缴获城中粮草,物资,不可尽数!”
这,就是诸葛亮在等的东西。
诸葛亮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即刻召集全军将领,下达军令:
“全军即刻开拔,全速进军,目标宛城方向,全力追击司马懿军!”
“命赵云军即刻东进,向洛阳挺进!”
“命吴懿军放弃攻打襄阳,即刻北上,与我部汇合!”
军令所至,全军六万人,浩浩荡荡出发,向着南阳盆地挺进。
诸葛亮军的进击十分迅速,力求能追上司马懿军的殿后部队,有所斩获。但是尽管诸葛亮军的速度已经非常之快,但一路沿途所见,却是没有发现敌军的任何影子。
大军一路东进,三日之内,便接连拿下顺阳县,冠军县,在白牛邑与吴懿军汇合之后,继续挺进,再拿下安众县,涅阳县。
这一路十分顺利,直至进入宛城,与姜维军汇合,也没有遇到司马懿的任何军队。
却说姜维依靠“震天响”,顺利拿下宛城之后,考虑到宛城是南阳郡治,地位重要,司马懿不可能弃之不顾,于是加紧修补城墙,整顿军械,进行备战,准备在这里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守城大战。
正在积极备战的时候,却没有想到最先赶来的一支兵马,居然不是司马懿的军队,而是诸葛亮率领的友军。
见到诸葛亮,姜维自是欢喜无限,双方汇总消息,互通情报,姜维才得知,最晚在昨日午后时分,司马懿便率军绕过宛城,一路北上去了。
姜维奇道:“这司马懿也太心大了吧,得知自己的老窝宛城丢失,他居然能不管不顾,绕过北上?”
诸葛亮道:“司马懿心思缜密,绝不是泛泛之辈,唯有一件事,能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姜维思考片刻,眼神一亮,欣喜道:“定是周思潜,已经拿下洛阳了!”
诸葛亮微笑点头。
姜维道:“丞相,倘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天助我等啊,我看汉室之复兴,就在眼前了!”
诸葛亮微笑道:“伯约,此时还不是庆祝的时候。司马懿能够毫不犹豫地放弃南阳北上洛阳,这人之冷酷果决,远胜于我,实在是不可轻视。若是不能彻底消灭此人,此时谈论任何胜利,都是为时尚早。”
在宛城短暂休息之后,诸葛亮留数千兵马留守,保证后勤补给,同时带着主力继续北上,追赶司马懿,一路依旧十分顺利,先后拿下鲁阳,梁县,进入河南尹地界。
而与此同时,正在汉水南岸东吴大营的陆逊陆伯言,在得知洛阳失陷,司马懿回救,诸葛亮紧追其后北上的消息之后,眼中也燃起了亢奋的火苗。
陆逊的这种亢奋,已经多年不曾出现,上一次,还是在夷陵之战的时候。
“诸葛亮野心太大了,竟想一战拿下洛阳,真是天方夜谭。看他行军的动向,实在是有点顾头不顾腚的狼狈之态啊。”
一旁的诸葛瑾看到陆逊如此评价自己的兄弟,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伯言切莫低估了孔明。我这兄弟一向谨慎,他的狼狈,恐怕只是表象。”
陆逊笑道:“我自不会低估孔明。只是,如今整个北荆州已经完全空虚,只有襄阳一处文聘所部还在坚守。只要拿下襄阳,整个荆州全境,便是我东吴的囊中之物。我这个荆州牧,也终于可以名副其实了。”
诸葛瑾诧异道:“大都督想要荆州全境?可我们不是和汉军说好了,他们得南阳,我们得江夏襄阳吗?大都督莫非要变卦不成?”
陆逊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诸葛亮已经连与我军配合的吴懿部都撤走了,摆明就是不想顾荆州,只想要洛阳的态度。子瑜你说,我们全凭自己的兵马打下来的荆州,凭什么和他们分?”
诸葛瑾面露难色,但还是点头道:“一切听大都督的。”
却说诸葛亮一路追击司马懿,进入司州河南尹境内,终于在洛阳盆地南侧的伊阙关,遇到了敌人的阻碍。
司马懿已经在此地陈重兵,设下铁桶一般的防御。诸葛亮见大军已经疲惫,敌人准备充分,便命大军在汝水北岸的阳人县扎下大营,观察局势,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此时此刻,天下的精锐力量,竟全都集中在这小小的洛阳盆地之中。
西侧,是赵云的两万大军,与曹真的残余部队,对峙于函谷关。
南侧,是诸葛亮的六万主力大军联合吴懿的两万人马,与司马懿在伊阙关相望。
还有北侧,周默的一万精锐部队,正在太行山深处蛰伏。而马谡、刘协、钟繇等人,还在因为“谁才是汉室正统”的政治过家家游戏,而整日苦思冥想,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