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巴蜀学宫人才济济

归秦的路上,秦卒们喜气洋洋,精神抖擞,就是入夜时分,船舱里总会传来少年气急败坏的怒骂声。

项籍很听话地读了秦律,读着读着就觉得整个秦国都有病!

什么都有规定,若自己生在秦国,恐怕项家早就罚破产了!

“我就不信,王孙贵族也都遵循这些法律吗?”项籍跑去问王翦。

王翦不假思索道:“这是自然。律法于民于吏,都有同样的威严。”

项籍懵逼,带着一肚子火接着去看秦律,秦国既然能连灭周韩魏楚,那肯定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只是自己目前没看出来,还需努力……

海船走水路,速度很快。

当海船抵达码头时,码头早已站满了欢迎的人群。

他们手持鲜花,挥舞着一面面红色镰刀旗帜,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

“恭迎定安侯!”

“恭迎出征将士们归家!”

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让项籍为之一愣。

在这些前来迎接的秦人中,项籍隐约能看到楚人的影子。他们的气质和巴蜀人不一样,带着些小心翼翼,又想积极融入团体中。

齐齐欢呼过后,就是各自寻找亲人的呼喊。

“大牛,你在哪?你家夫人为你生了个大胖小子!”

“巴郎,你没破相吧?你娘亲为你寻了户女郎,只等你归来就去相看。”

“阿翁!阿翁,你平安否?娘亲做了一大桌子美食,就等你归来。”

……

熙熙攘攘中,秦卒们激动得双手颤抖,却依旧保持着队形,没有一个人轻举妄动,只敢用眼神回应着苦苦等候的家人。

在码头左侧,是胡非子,刘季等人,他们望眼欲穿,终于在高大的海船上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心下瞬时安稳下来。

在码头右侧,是韩非带着一列列威武的秦卒,在他们身前摆着一个个大木箱子。

等到许多鱼下船后,在许多鱼的示意下,韩非打开第一个大箱子。

只见一箱箱钱币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目的光辉,引得人群一阵骚动。

项籍冷抽口气,惊讶出声:“你们打算现场发赏钱?!”

项籍简直不知道说什么了,定安侯是疯了吗?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赏钱,庶民们哄抢?秦卒阵型不会乱?罢了,还是先找个安全的地方,万一发生哗变,自己赶紧开溜。

然而出乎项籍意料的是,尽管巴蜀庶民们看向箱子的目光十分炙热,但现场秩序依旧井然有序。

秦卒们也没出现一窝蜂去哄抢的情况。

项籍……离了个大谱。

许多鱼并没有在码头待很久,在同民众们挥手致意后,就在亲兵们的簇拥下,回到郡守府。

刘季没挤进去,只能被迫和王翦走到一起。

“这是谁?”刘季瞥一眼项籍,不知为何,一看到这小子拽拽的样子,自己就气不打一处来,看他颇不顺眼。

王翦:“项籍,项家人。”

刘季留给项籍一个冷眼,然后同王翦聊起灭楚之战。

“下一个目标,是不是赵国?王将军,你看看我,我能否上战场,立功建业?”刘季抬头挺胸,问道。

王翦无奈地低下头,劝道:“你的长处不在战场之上,何必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刘季不服气,自己不行,这个项籍就行了?

他总觉得这个叫项籍的小子,会给自己带来威胁。

在郡守府上,许多鱼同每个人都单独简短地说了几句话,以此安抚官吏的心。

好在众人是极有眼色的,知晓许多鱼舟车劳顿,需要休息,于是纷纷开口告辞。

唯独刘季这家伙,拉着王翦,不肯走,一看那样子,就是有事要同定安侯单独说。

胡非子和韩非对刘季不放心,于是也留了下来。

许多鱼揉揉发胀的太阳穴,开口问:“季儿,何事?”

刘季殷勤地为许多鱼倒上热茶,讨好道:“我有几位大才要举荐。”

仆从们为几个人重新端来热饭热菜,还有美酒。

许多鱼轻啄一口清茶,清清嗓子,朗声道:“何人?”

刘季眉眼飞扬,语气夸张道:“此人长相俊美,出身贵族,其大父曾任韩国三朝的宰相,其父亲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韩非微微抬起眼皮,看向刘季,那人来了巴蜀,为何自己竟然不知?

许多鱼示意刘季继续说下去。

“他曾遇上一老翁,被老翁赠《太公兵法》,据老翁说,读此书可为王者师。”刘季语气艳羡,自己也好想读一读啊。

胡非子:“此人姓甚名谁?年龄几何?人在何处?”

刘季:“此人名张良,年十五,正在巴蜀学宫上学。”

许多鱼端茶杯的手一滑,险些就要把茶水洒出来,张良?汉初三杰?

许多鱼稳了稳心神,刘邦项羽都来了巴蜀,多一个张良算得了什么?

“你同他是如何认识的?”

刘季嘿嘿一笑:“韩国灭亡之后,张良家中还有三百护卫。他本想去咸阳刺杀大王,但听说巴蜀论道之事,又听闻有纸张问世,于是决定转道巴蜀。”

“他认为,有女君在,即便刺杀了大王,大秦也不会崩塌,毕竟女君熬死了两任秦王……”

哐当!

胡非子狠狠给刘季的后脑勺来了一下,让这臭小子胡咧咧,也不怕隔墙有耳!

刘季疼得龇牙咧嘴,不敢再放肆,言简意赅道:“张良那一出别有用心的样子,如何能逃过我的法眼?于是我刻意接近他,结为挚友,我还举荐他去巴蜀学宫,日后为女君效力。”

许多鱼恍恍惚惚,问道:“你如何劝服他的?”

刘季理所当然道:“我告诉他,韩国那位置,注定会被灭。反正都是被灭,何不如拉其他诸侯国下水?到时候,各个诸侯国都为一家,不再分你我。”

许多鱼抽着冷气,询问:“还有谁要举荐?”

刘季:“萧何!他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勤俭节约,性格随和,对律令很有研究,在巴蜀学宫次次考核拔得头筹,年过二十,足以为女君所用。”

不用别人询问,刘季主动交代:“在城东早餐铺认识的,相谈甚欢,结为良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