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有功也有过

比起去咸阳,萧何自然是想要呆在巴蜀的。

巴蜀氛围更宽松,更容易施展拳脚。

有了萧何的帮助,韩非处理琐碎事务的效率大大提高,并因此给举荐萧何的刘季不少好脸色。

晚霞似火,沉沉暮霭中的都城响起悠扬的钟声,这是即将关城门的声音。

“落日关城,行人马车最后进出……”守门卒们高声齐喝。

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满载而归,犹如一条色彩斑斓的长河,穿过高大的城门,向着四面八方辐散而去。

“你家大郎从楚国带回来何物?”

“嗨,别提了。这傻小子竟带回来孔雀羽。上次从百越回来的商队,带回来那么多孔雀羽,甚至还有好多只活孔雀。孔雀羽现在卖不上价哩。”

“商队归来的时候,你家大郎出征在外,如何得知?况且,孔雀羽依旧是奢华之物,值钱呢。”

行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交流着见闻。

许多鱼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踮起脚眺望:“他们怎么还没回来?”

在视线尽头,烟尘滚滚,似有大批人马在疾驰。

守城门的秦卒们立刻打起精神,举起号角,等待角楼上的观察兵们的信号,是敌是友?

“他们来了!”同秦卒们的紧张不同,刘季很是欢喜。

他依稀瞧见了熟悉的旗帜。

“女君,我们归来了!”

“女君,我们幸不辱命!”

隔老远,人群的欢呼声,混杂着马蹄声就传来了。

一听是熟悉的巴蜀腔调的秦语,守门卒们顿时放松下来,并且好奇来人是谁,竟然让定安侯亲自来迎接。

很快,守门卒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一大群膘肥体壮的战马,奔腾而来,激荡得大地震颤,恍若是地龙翻身。

“女君!乌氏倮归来了!”时隔数年,乌氏倮再次踏入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熟悉的是感觉和行人们的精气神,陌生的是城市的发展变化。

都城愈发繁华,建城之初,还显得偌大的都城有些空旷。如今再瞧,都城满满当当,人群接踵摩肩,都城外的副城堪比其他诸侯国的主要城池。

这就是定安侯的高瞻远瞩啊!

乌氏倮心中赞叹不已,见女君急匆匆走下城墙,还未等她走近,便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话语哽咽:“女君,我……”

许多鱼急忙扶起乌氏倮,红着眼眶,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话:“你辛苦了。”

这些年,乌氏倮一直没有回来,他飘在塞外,冒着生命危险同匈奴贵族们做交易,然后将好不容易挑选出来的骏马交给弟弟,让弟弟送回巴蜀。

虽然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攒下富可敌国的家业,但他时刻铭记,他在为谁效力。

创业之初,即便有巴蜀商会的名头,乌氏倮还是遇到很多刁难,有些事,不得不弯下腰去做,甚至过程堪称毫无尊严。

“但我知道,我每弯下的一次腰,日后,女君定会为我找回来!”接风宴上,乌氏倮如此说道。

“没错,起初匈奴贵族仗着离巴蜀远,时常强买强卖。当大人水淹大梁城的消息传来,他们就再也不敢如此了!”昔日盗牛的小牧童,成为乌氏倮重要的左膀右臂。

接风宴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

乌氏倮提供的骏马,为许多鱼灭楚一战立下汗马功劳。众人丝毫不吝啬对他们的恭维和贺喜。

乌氏倮成为大商人之后,听过的好话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可是没有任何一句话比得上接风宴上的赞美。

这是来自家人们的肯定,是对当初那个少年最好的回应!

当其他人都喝多了,被仆从们扶去客房休息,大厅之中只剩下乌氏倮和许多鱼。

大厅突然安静下来,许多鱼慢悠悠地喝着酒,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乌氏倮噗通一下,跪在许多鱼面前稽首:“大人,这是商队的账本。”

许多鱼缓步走在乌氏倮面前,蹲了下来,拾起地上的账本。

账本外皮包裹一层锃亮的羊皮,书脊处用坚韧的羊毛线串联。

许多鱼走到为了庆祝他们归来,特意按照乌氏倮家乡的习俗,燃起的篝火旁,将账本一把扔进篝火中。

猛然升腾的火焰,炙烤得乌氏倮汗流浃背。

“下不为例。”火光照耀在许多鱼的脸上,忽明忽暗。

回应许多鱼的是乌氏倮深深弯下去的脊背。

“既然你信中说,是为了挑选商品而来,那就好好地挑选。”许多鱼看着火舌一点点将账本吞噬干净,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焦臭味。

“喏!”乌氏倮补充道,“匈奴贵族极爱茶叶和丝绸瓷器。百越的鸟羽,也是很受欢迎的。”

“不可贩卖盐铁。”

“喏!”乌氏倮的脸颊红扑扑的,一如自己羞愧的内心。

女君早就知晓自己的账本有问题,却依旧给了自己体面。

若是不珍惜机会,恐怕下一次,就是刀锋相向了。

乌氏倮对此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如果换做是自己,手底下人敢贪污这么多钱,必定要活剐了他!

乌氏倮是真的不敢了,穷人乍富,贫贱之人猛登高位,一时得意忘形,却被女君脚下一盆凉水,彻底清醒了!只是万幸,幸好没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乌氏倮想起赵国的赵牧,他想要买走最好的骏马,自己当初猪油蒙了心,居然有一点点动摇。这次回去,必须拒绝他!

许多鱼让乌氏倮回去休息,自己却秉烛继续办公。

咸阳的争斗出结果了,秦王政最终还是没选择《吕氏春秋》,吕不韦自知大势已去,主动辞相,在咸阳城内安当一富家翁。

然后,咸阳政坛发生一连串的人事变动。

秦王政命令王绾为长吏,李斯和荀子共同制定礼仪制度,任命王绾为丞相,李斯为长吏,任命赵高为任中车府令,掌管符玺令事,任命尉缭为国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生命万物,命在水旱,治灾之要,纲在河渠。郑国主导的郑国渠,终于提前完工了!

刚好可以赶上一波春耕。

世人皆传,天命在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