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昆弟之才,吾不及也!

秦皇行宫,书房。

刚下朝没多久,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乎,朝臣们就又被嬴政召到了书房。

冯去疾,蒙毅,郑国,还有闲赋在家的李斯,尽皆入座。

嬴政扫了他们一眼,随即拿出赵昆的小册子递给冯去疾:“这个你们轮流看一下,看完了咱们再商议可不可行!”

“陛下,敢问这是.....”

冯去疾接过小册子,面露迟疑。

“先看吧!”

嬴政挥了挥手,然后朝赵高吩咐道;“给诸位大臣掌灯,上茶。”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冯去疾也没继续追问,对于纸制书册,他倒不陌生,所以直接翻开了小册子。

第一眼看到小册子里面的内容时,冯去疾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可随着他越往下看,脸上的表情变化就越大。

“边军屯田,分三成守土,七成屯田,以每月为一次轮换,既能保证军队充分训练,又可自行解决大部分粮草问题。”

“内陆守城军,两成守土,八成屯田,以月为轮换周期,士兵既能训练,又能自行解决粮草。”

“民屯田,以官府将零散百姓遣往荒凉之地,提供耕牛,粮种,但凡屯民自行开垦土地,皆登记造册,归屯民所有,且每年只需交一两成赋税即可。”

冯去疾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念了出来。

周围的人都仔细聆听。

军屯田?

民屯田?

能坐在嬴政书房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刚听了个大概,就知道这办法可行。

如今大秦国库空虚,就是被边防军拖累的。

大秦边防军百万,每年从国库运走的粮草,不计其数。

就连岭南的驻军,都在国库讨粮讨钱。

如果真的可以推行军屯田,那么边防驻军将不会给大秦带来那么重的负担。

只要再修养个三五年,大秦肯定比任何时候都强盛。

沉吟半响,冯去疾激动无比的说道:“陛下!这是谋国之策啊!”

“冯右相此言有理,这办法确实可行......”

李斯点头附和,并补充道:“北疆有三十万边军,如今匈奴没时间南下,用十万守土,二十万屯田,绝对可以!”

“不错!”

蒙毅连忙点头:“岭南五十万秦军也可以效仿此法......”

“而且,陛下还可以将一部分百姓迁徙到河套地区,那里土地肥沃,只要颁布此法,相信会有很多百姓愿意去开垦荒地!”

说完,又看向郑国:“老令卿觉得如何?”

“善!”

郑国捋了捋胡须笑道。

见众人都认可此法,嬴政脸上也满是笑意。

同时心中盘算着自己这卧底没白当,总算从那小子脑袋里掏出点干货来了。

“朕也觉得此法可行。”

嬴政点了点头,旋即大手一挥,命令道:“来人,立刻抄录此法,送往辽东,九原,还有陇西,岭南等地,让他们趁着春耕之际,推行屯田之法!”

“陛下圣明!”

冯去疾闻言,立刻拱手高呼。

其余人等,纷纷附和。

从研究是否能推行屯田之法,到下令实施,总共也不超过一盏茶时间。

等冯去疾和李斯一同离开书房的时候,两人互相对视,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惶恐’一词。

不用猜他们也知道,此法肯定是赵昆弄出来的。

除了赵昆,他们猜不到有谁能在短时间内,想出此等谋国之策。

很明显,赵昆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

大秦就他们两位丞相,如今成了摆设,这不得不让他们惶恐。

在始皇帝身边做官,倘若你没了用武之地,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告老还乡。

当初的王绾,就是这样被他们挤走的。

想到这,冯去疾不由眉头紧锁,朝李斯压低声音道:“李左相,此事该如何是好?”

“晚点来我府邸,咱们再从长计议!”

李斯看了看四周,轻声说道。

“如此甚好。”

“这里人多眼杂,咱们不易同行,我先走了。”

说完,李斯便匆匆离开了行宫。

冯去疾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半响,才无奈的暗叹道:“长公子啊长公子,你若不犯糊涂,怎会被他人近水楼台!”

.........

自从宣布屯田令之后,嬴政的心情大好。

当卧底的工作,也越发积极,隔三差五就跑去赵昆府邸蹭吃蹭喝。

对于自己义父,赵昆也没什么戒心,特别是经历过上次的矛盾后,他对嬴政的问题知无不言。

以至于嬴政轻松掌握了他的造反底牌。

刚开始,嬴政还不以为意,可听得多了,难免有些心惊肉跳。

特别是那大炮,燃烧弹之类的热武器,让他不由头皮发麻。

这哪是打仗,这分明是屠杀。

难怪王离那小子能旗开得胜,原来有这等神器相助。

若以后,赵昆用那些可怕的武器造反,这大秦的天恐怕都能被他炸出个窟窿。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的嬴政,开始琢磨怎么稳住赵昆。

而另一边的蒙恬,却在琢磨怎么稳住扶苏。

从扶苏回到九原郡开始,就变得沉默寡言,每次蒙恬跟他谈论军务,都显得心不在焉。

以前那个自信、果敢的长公子,正在逐渐坍塌,仿佛对未来失去了希望。

此时,蒙恬正在巡视长城,一名郎将朝他急匆匆赶来:“启禀蒙将军,长公子邀您速回营帐,说是有要事跟您相商!”

“嗯?”

蒙恬皱了皱眉,不由有些疑惑。

这还是扶苏归来后,第一次主动找他。

不过,他也只是疑惑了一瞬,便对身后的众将道:“你们继续巡逻,切勿有半点马虎,这阴山虽然被大雪覆盖,但也要提防匈奴偷袭!”

“诺!”

众将齐齐应诺,然后便目送蒙恬离开。

.........

秦军大营,监军帐。

扶苏此刻正拿着一封纸制书信,仔细阅读。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见到纸了,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发明这纸张的人很伟大。

而这书信上的内容,也让他很激动。

“长公子!”

一身风雪的蒙恬,穿着铠甲,抱着头盔,从帐外走了进来。

扶苏看到蒙恬之后,面色一喜,旋即从座位上站起身,关切道:“蒙将军,城外可安好?”

“长公子放心,一切安好!”

蒙恬拱了拱手,然后追问道:“不知长公子急唤末将回来,有什么要事?”

“蒙将军且看这个!”

扶苏脸上带着喜色,将手中的信件递给蒙恬。

蒙恬疑惑的看了看扶苏,又看了看手中的信件:“军屯田?”

“不错!”

扶苏笑着点头道:“这是父皇刚刚派人送来的,我已经看过了,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

“如果大秦全军推广此法,必然会降低国库消耗,这样百姓不仅可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且也能缓和六国遗民与老秦人之间的矛盾!”

听到这话,蒙恬若有所思,旋即认可的点头道:“这屯田法确实不错,如今不能对匈奴用兵,将三十万将士分出一部分屯田,留一部分守土就够了。”

“我也觉得。”

扶苏沉吟道:“这样一条政策,既能稳定军心,又能解决民生,当真是一条两全其美的妙策!”

“嗯?”

蒙恬愣了下,旋即疑惑的看着扶苏:“莫非这妙策是冯右相出的?”

“非也!”

扶苏笑着摇了摇头,道:“我特意问了送信之人,说这是父皇拿出来的,但你我都了解父皇,这绝不是父皇的主意!”

“那.....究竟是何人的主意?.”

蒙恬皱眉,有些不解。

扶苏哑然一笑,道:“若我猜得不错,这应该是昆弟的主意!”

“公子昆?”

蒙毅诧异:“若末将没记错,公子昆不过才十五岁吧。”

“今年应该十六岁了......”

扶苏说着,不由感慨道:“有时候,我觉得他像个七老八十的先生,懂的东西比任何人都多。”

“明明当初还是一个上课爱睡觉、顽皮打老师的孩子,现在已经成长到为国献策的栋梁了,真是令人惊叹啊......”

说完,扭头望向蒙毅:“昆弟之才,吾不及也!”

“长公子切勿气馁!”

蒙恬听到扶苏的话,眉头一皱,正色道:“公子昆固然为大秦出了一条国策,但治国并非一条国策就能治理好的,末将以为,长公子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哦?”

正在无限感慨的扶苏一愣,看着蒙恬不解的问道:“准备?准备什么?”

“陛下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长公子又远离陛下,若不早做准备,将来恐怕世事难料!”

蒙毅说着,叹了口气,摇头道:“长公子天性纯善,又宽厚待人,这虽是优点,但也是缺点。”

“如今陛下身边风起云涌,有胡亥深得陛下恩宠,又有赵昆国佐之才,陛下的选择变多了,这对大秦来说,未必是好事!”

“若公子不居安思危,他日祸事降临,该如何是好?”

听到蒙恬的话之后,扶苏沉默了。

蒙恬所说的那些,扶苏也清楚,无非就是始皇帝立储之事。

赵昆的表现,可以说非常完美。

不光在军事上协助王离击退大月氏骑兵,同样在政务上也表现得极为出色。

这一点就连扶苏自己也不否定。

虽然赵昆一直很低调,但通武侯的军报,所有将领都看过,

无论换做谁,都很难做到王离那种程度。

而王离的本事,扶苏或多或少还是了解的,因此他不认为那是王离的功劳,反倒像赵昆在背后助力。

毕竟赵昆手里的东西,都那么匪夷所思。

别的不说,就说那阿莫西林,不知治好了多少将士的病症。

一个既能领军,又能治国,还能笼络人心的奇才,就是扶苏自己,他都认为赵昆更适合皇位。

沉吟半响,扶苏轻轻的摇了摇头:“立储之事,乃父皇心中所向,我身为人子,自当恪尽本份,遵从父皇的一切决定!”

说着,便转身回到座位,又坚定的道;“倘若父要儿死,儿莫敢不从。”

“哎.....”

蒙恬叹了口气,他知道扶苏的心性,也没鼓动他去争什么。

只是又忍不住吐露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长公子,末将不求你去争什么,大位最终归谁,当然还要看陛下.....”

“但是。”说着,他话锋一转,接着道:“长公子要为自己的安危着想,您是大秦的长公子,皇位最有力的继承者,无论他们谁继位,您都是最大的威胁;

所以末将只是希望,长公子能保全自己!”

扶苏闻言,笑着摆手道:“呵呵,蒙将军多虑了,我与昆弟感情甚笃,倘若他继位,绝不可能做那腌臜之事!”

“那要是胡亥呢?”

蒙恬反问。

“胡亥?”

扶苏一愣,旋即皱了皱眉:“胡亥那小子从小对我恭敬有加,应该不会做这种事,倘若他真有此意,早在我被贬九原就出手了,何必等到继成大统之时?”

“更何况,我不觉得胡亥能比过昆弟!”

“长公子,今时不同往日了......”

蒙恬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从吾弟蒙毅的家信中,末将有了些猜测,恐怕李斯已经跟赵高苟合了,赵高是陛下宠臣,李斯是大秦左相,有了他们的帮助,公子昆不一定能比过胡亥。”

“这......这怎么可能?”

扶苏诧异:“他们怎么会联合在一起?”

“难道他们就不怕父皇的怒火吗?父皇可是最厌恶结党营私的!”

蒙恬叹息道:“刚刚末将已经说了,今时不同往日了,陛下现在多了选择,对大秦来说,并非好事!”

“以前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在您和胡亥之间犹豫,现在多出公子昆,这个犹豫就被打破了!”

“而支持您和胡亥的人,公子昆能用吗?”

“显然,他不会用的!”

“所以,您放弃争位,支持您的人会逐渐与支持胡亥的人合并,如此一来,不光您有危险,公子昆同样也有危险!”

话到这里,扶苏脸色大变,猛地抬起头,看向蒙恬:“蒙将军,这该如何是好?吾不愿昆弟有危险啊!”

蒙恬看了眼扶苏,意味深长的说:“长公子与公子昆的感情末将知道,可远水解不了近火,现在长公子应该早做准备,倘若公子昆有难,你该何去何从.......”

“这......”

扶苏闻言,眉头紧锁,有些迟疑,心中似乎在做痛苦的挣扎,半响,才渐渐舒展眉头,目光清明的道:“蒙将军的意思,扶苏明白了,倘若真有那么一天,扶苏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听到这话,蒙恬露出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

始皇帝的心,并非他能揣度的,但扶苏的心,却可以适当左右。

只要找到扶苏最在乎的那个人,就能让他改变心意。

很明显,蒙恬找到了。

那个人就是赵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