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血迹。
是大汉官员的,大汉军人的。
废帝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死活,为了权利,杀一批人算什么?
“真是让我意外,本以为需要朕清理元帝,现在看来不用了。”
废帝舔舐着斩马刀上的血迹,笑容快意。
“以十八殿下的手段,现在想必元朝已灭,大汉统一指日可待!而十八殿下居功至伟。”
广安侯,原虎贲军统帅,同样也是废帝的忠犬。
他没提新帝一词,灭元国,肃清朝堂,都是为了而今陛下徒做嫁衣罢了。
废帝眼神一瞥,广安侯心领神会,话锋一转,痛心疾首道:
“但,十八殿下暴虐成性,竟意图谋反,趁陛下求援之际,私自称帝!臣建议,立即废掉皇族之身,贬为庶民!压入诏狱!”
“十八弟如此大功,岂能谋反篡位!你可有证据!”
废帝勃然大怒,厉喝道。
这时,文官集团,御史大夫出列。
“陛下!十八殿下有功不假,但那全都是陛下临行前授意!他不过是一枚马前卒罢了,怎能算得上居功至伟?!武安君白起是陛下给他的!百万大军也是陛下安排的!”
“一切都是陛下给予,他凭什么称得上居功至伟!”
文官集团开始怒斥,狂喷。
看起来是在喷,实际上,是在揽功!
将苏河所有的功劳,全部揽到陛下身上!
至于逃走?
陛下那是去求龙圣山支援的!
为此不惜背负万世骂名,将苏河推上台,并忍辱负重前往龙圣山寻求支援。
如此圣明的皇帝。
昭告天下后,大汉百姓,必当拥护!
否则……若是真坐实了废帝逃走,而今归来又夺皇位,那么大汉必将分崩离析,反贼无数!
毕竟一个废帝登上皇位。
谁愿意臣服?
揽功之后,便开始炮轰。
“陛下!您如此器重十八殿下,此人竟不识好歹,蛊惑民众,谋朝篡位,当凌迟处死!”
“臣附议!苏河行大逆不道之事,不活剐了,不足以平民愤!”
“臣附议!现在就应该十八殿下!押入诏狱!三司会审!”
文臣武将纷纷出言,杀气腾腾,眸子里没有半点儿同情与怜悯。
只有嘲弄。
能耐再大又能如何?
有龙圣山的前辈在,苏河翻不起浪花,至于所做的一切。
后世眼里,这些都是汉帝,苏连城的功劳!
不,还有他们的从龙之功。
必当名垂千古。
“可他终究是朕的十八弟。”废帝轻叹,满脸悲天悯人。
“陛下仁慈,可那十八殿下却是刀兵相向,届时万一……遭殃的大汉百姓啊!”
文官集团纷纷劝谏,广安侯更是跪地叩首,满脸的痛惜。
“罢了,就依你们所言。”
废帝无力挥手,似乎很是不忍心。
“臣,这就拟草文书,宣告天下!让百姓认清此人的丑陋嘴脸,以免再次被蛊惑!”
尚书台大臣高喝,一锤定音。
废帝点头,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唉,没想到朕派给十八弟的吕布,竟然背叛了朕,广安侯,去诏狱看看,让他若是重归朕的麾下,往事既往不咎。”
吕布,废帝还不希望他现在就死。
不说统兵和个人武力,单单这个身份,就不能轻易死。
若是拉拢过来,对苏河口诛笔伐,有此人证明,天下百姓都将认为他苏河,是真的篡位!
元军百万大军袭来,是吕布率先挡住的,众目睽睽,他说话,谁不信?
而他苏连城,也是真的忍辱负重,是他苏连城安排了这一切!
“陛下放心,有臣劝诫,吕布定可迷途知返!远离乱臣贼子!”
广安侯“劝诫”两字咬的极重。
他抱拳退后,待到完全退出金銮殿,这才转身,神情狰狞的向诏狱走去。
殿内文武百官神情各一。
广安侯,曾在大理寺卿下做过事,掌管律法。
说好听,职位是大理寺丞,说难听点儿,就是酷吏。
苏连城在位时,他就是其手中的一条疯狗,不知道干过多少肮脏事儿。
从他手中过一遍的犯人,不死也要脱层皮,手段狠毒。
他们不认为吕布能扛过去。
“臣先恭贺陛下,重新收回一员猛将,吕布此人百战百胜,必当成为陛下手中利刃,由他对付十八殿下,事半功倍。”
镇国公抚须笑道。
他虽老迈,但却是早期跟随太祖打天下的猛人,实打实的开国功臣。
“即便没有吕布,有国公在,也能让那苏河反贼,跪下投降。”
文武大臣摸着棍子就往上爬,彩虹屁一个接一个。
镇国公,广安侯,是陛下心腹,更是左膀右臂。
“若是不能成为朕开疆拓土的刀,留着何用?哼!”
废帝冷哼一声,眼神阴翳。
擒下吕布时,他给足了面子,礼贤下士,可到最后对方却是油盐不进。
说什么大丈夫身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真是不知死活的东西!
就在这时,废帝面色一变,威严扫尽,起身迎接。
“见过大长老。”
文武大臣齐齐变色,哪怕是镇国公都是下拜,头贴地面,动都不敢动。
殿外,两道身影缓步而来。
一人身穿锦袍,白眉如龙,垂于胸前,满头白发披肩,垂垂老矣。
但精神却是矍铄,双目如狼似虎,摄人心魄。
另一人,是一个老妪,拄着拐杖,脊背弓起,时不时咳嗽两声,身体乱颤,像是得了帕金森综合症。
龙圣山的两位半圣!
半圣有多强?
废帝拜访时,深有体会,移山倒海,无所不能。
单单意境威压,足以让天人崩溃,改天换地!
不客气的说。
半圣想毁灭帝都,不过是一巴掌的事情。
这,便是他搬来的两座大山!
“连城啊,那吕布别弄死了,师傅有用处。”老妪露出空洞洞的嘴巴,笑起来很渗人。
“师傅要他有何用?”
苏连城半点儿皇帝架子都不敢有,小心翼翼的问。
拜访龙圣山时,这老妪便将他收为记名弟子。
虽是记名。
但足以自傲了。
须知,一般的天人,半圣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为此,苏连城旧部为其欢庆三天三夜,龙圣山上数十万弟子羡慕不已。
“你不必多问,自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