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项南和张三丰在武当山闭关静修时,张松溪又奉命跑了一趟峨嵋派,下聘礼并商定婚期。
武当派下聘礼,自然不是寻常财宝之类,而是项南亲手所绘的《小无相功》一部。
峨嵋派的剑法、掌法均有可取之处,但内功却只是《全真内功》,以及残本的《峨嵋九阳功》,并不算高明。
相比起来,少林寺有《易筋经》、武当派有《纯阳无极功》,这两门都算得上是顶级内功心法。
也因此这两派的潜力,就比峨嵋派高得多。
后世到了《笑傲江湖》时期,峨嵋派虽然还是大派,但声势已远不及少林、武当,甚至排在昆仑派之后,与崆峒派相提并论。
而在《倚天屠龙记》世界,崆峒派根本就是跳梁小丑般的存在。殷天正都已经重伤垂死,照样一招打爆崆峒五老。
峨嵋派与崆峒派并列,已经算得上是堕落了。
因此项南特地抄录《小无相功》一部交给峨嵋派。
小无相功,是道家至高无上的内功心法。不仅威力极强,不逊于任何一门少林寺绝技,而且还可据以此运使各家各派武功,而不被人看出端倪。
据项南自己亲身实践看来,小无相功是比九阳神功更高级的内功心法。以这门内功做为聘礼,足以彰显他的诚意了。
……
张松溪走后不久,一日,项南与张三丰演武时,忽然感觉“会阴穴”、“长强穴”两穴异动,随即有丝丝热气从“会阴穴”通到脊椎末端的“长强穴”去。
人身“会阴”“长强”两穴相距不过数寸,但“会阴”属于任脉,“长强”却是督脉,两脉的内息决不相通。
但项南汇聚有董天宝、杨康、李慕白、宋青书四人内力,之后又吸收了张无忌、玄冥二老、阿大的内力。
全部聚在一起,足有上百年功力,令得他经脉中的真气格外充盈。可以说,项南要想冲破任督二脉,可是再容易不过。
可他并没有强冲经脉,而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让它自然冲破。
果然历经三个月的修行之后,他体内的真气终于达到峰值。而在他演武的时候,真气加速运转,终于冲破任脉、督脉的界限,令任督二脉互相连通。
这内息一通入“长强穴”,登时自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诸穴,一路沿着脊椎上升,走的都是背上督任各个要穴,然后是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痖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而至顶门的“百会穴”。
这股内息冲到百会穴中,只觉颜面上一阵清凉,一股凉气从额头、鼻梁、口唇下来,通到了唇下的“承浆穴”。
这承浆穴已属任脉,这一来自督返任。任脉诸穴都在人体正面,这股清凉的内息一路下行,自廉泉、天突而至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经上、中、下三脘,而至水分、神厥、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诸穴,又回到了“会阴穴”。
如此一个周天行将下来,郁闷之意全消,说不出的畅快受用。
内息第一次通行时甚是艰难,任督两脉既通,道路熟了,第二次、第三次时自然而然的飞快运转,顷刻之间,连走了一十八次。
而内息运行一周天,劲力便增加一分,项南只觉四肢百骸,每一处都有精神力气勃然而兴,沛然而至,甚至头发根上似乎均有劲力充盈。
让他忍不住仰天长啸,啸声远远地传了出去,在山谷之间回荡不休,犹如千军万马,又似晴天霹雳。
把武当派众人都吓了一跳,而张三丰更是又惊又喜。
他身为武学大宗师,自然知道,项南这一表现,正是打破玄关,冲破任督二脉,龙虎相交、水火互济,从此内功大成,跻身绝顶高手之列。
而他当年成为绝顶高手,都是五十岁之后的事了。可项南如今还不满三十岁,就已经有如此成就,实在是令他都惊叹不已。
“青书,了不起!”张三丰称赞道。
此时,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殷梨亭、莫声谷等人也都跑了过来,“师父,发生何事了?”
张三丰随即将项南打破玄关、打通任督二脉的事说了一遍。听到这一消息,武当五侠都惊奇不已。
他们都知道内功大成有多难,他们练功练了几十年,到现在也没有打通任督二脉,距离大成还差得远。
而项南练武的时间,还不到他们的零头,就已经达到这种境界。真不愧是真武大帝器重的人,果然天赋异禀、资质极佳。
“都是真武大帝垂赐。不然单靠我自己修炼,都不知要等多久呢。”项南谦虚的道,他知道,自己内力只是大成,距离圆满还差得很远。
等将来打通奇经八脉,再将全身经脉连成一线,那才是真正的圆满。
……
就在项南在山上苦修之际,各门各派的反元势力,都开始慢慢崛起。
他们采取各种手段,与元廷为敌,比如暗殺小股元兵、刺殺朝廷大员、焚烧库房粮仓,甚至起兵造反。
六大派是中土武林的代表,在江湖上的地位极其崇高,拥有十分强大的号召力。
更何况它们门人、亲朋,更是遍及江湖,不是一方豪强,就是帮派高层。
因此当它们要与元廷为敌,报仇雪恨之时,江湖中人自然纷纷响应。
而自古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些江湖人物,都身怀绝艺,又胆大包天,一旦群起造反,造成的破坏性是极大地。
不到半年时间,华夏大地已经遍地烽烟,给元廷统治造成了极大地打击。
只不过他们现在还是各自为政的多,并没有凝成一团,将力量集中在一起打人。所以虽然造成了不少破坏,但还谈不上动摇元廷的统治。
毕竟死伤一些士兵、官员其实没什么要紧,元廷可以继续征募士兵,继续派遣官员。
除非是真的起义造反,攻城略地,让元廷彻底失去对该地的统治。
再慢慢由点及面,由一县一城,到一州一府,最终席卷天下。
只是各门各派虽有联系,但谁都不服谁,谁也没有那个能力领袖群伦,因此只能是一盘散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