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善后

萧燕燕我这耶律贤的手,任由着丈夫的手在自己的手里逐渐冰凉,他一言不发,军帐中跪在地上的三人也是大气也不敢喘。

直鲁古毕竟年老,长跪过后体力不支,一双膝盖跪麻后,上半身已经摇摇欲坠,基于昏厥。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昏迷这是君前失仪,所以直鲁古一直苦苦坚持、

过了良久,萧燕燕红着双眼肩膀颤抖,抬起头来。

“免礼吧!这不怪你们。”

直鲁古倒是已经尽力就只耶律贤,这次南下析津府,直鲁古作为医正一路陪同,而且白天使用银针的时候已经反复告诫耶律贤和萧燕燕必须要注意避免大喜大悲,但是萧燕燕白天照料很久耶律贤,入夜过后萧燕燕确实是难以坚持,在耶律贤的半劝半哄之下,加上消炎药也觉得这晚上不会有什么突况刺激耶律贤,所以才勉强到后堂休息,那曾想,直鲁古的告诫变成了现实,但是作为医正,直鲁古的劳苦功高有目共睹;

小黄门就一个十多岁的小太监,只负责传话伺候,而且这几日传唤御医也是尽职尽责,自然说不上有什么怪过错。

但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现在心里十分纠结,如果自己不再深夜上报这个军情,如果上报军情的时候是直接递交给萧燕燕,甚至如果当时能够在西京道留下更多的军队,这眼下的一切便不会发生。

但是如果就只是如果,耶律贤驾崩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

萧燕燕虽然嘴里不说,有可能是夫妻情深伤痛过度还没有想到这些,也有可能是在皇帝驾崩后,需要笼络重臣吗,稳定军心,但是不管怎么样,耶律斜轸也知道,自己在这个事情里面已经难辞其咎。

耶律贤是一位好皇帝。

耶律斜轸也算是契丹老臣,前一位皇帝穆宗,疏于朝政,终日贪睡,被称为睡王,契丹的国力也逐渐收到影响。耶律贤是穆宗侄儿,很小的时候变体现出过人的政治才能,所以在穆宗驾崩后,耶律贤很快的稳定了政局,甚至推动契丹政治的进一步发展,皇上二十一岁登基后,连续推行一系列措施。

太祖时期,契丹并没有完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皇族内部往往互相攻杀,皇上生父便是死于政变,但是耶律贤以莫大胸怀。对参与政变的政敌采取宽容政策,不对政敌大肆杀戮,耶律皇族内部逐渐变得十分团结,更是在几年后,皇上明确确定学习汉唐,使用嫡长子继承制度,确定耶律隆绪为皇太子,如此下去,皇族内部之争就会完全消弭。皇上登基后,另一个让耶律斜轸真心佩服的是唯才是举,不分蕃汉,任用契丹族耶律屋质、耶律贤适、耶律休哥、耶律沙,汉人的的高勋、郭袭、等贤臣良将,与民休息,虚心纳谏求治。在皇上二十多岁的时候,五京设登闻鼓院,令百姓有申冤之地,对百姓加以安抚。就算说上他是太祖之后的中兴之主也不为过。

而到现在,算下来,皇上才三十五岁!

想到此处,耶律斜轸也睡痛彻心扉,天不假年,如果皇上继续这样下去十年二十年,这对契丹百姓是多大的幸运,过整个契丹是多大的幸运。

但是就是因为自己的一纸文书,皇上旧疾突发,驾崩于行辕之内。这个愧疚,耶律斜轸会终生背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想到此处,耶律斜轸忍不住虎目含泪。

“南院大王节哀,当今大战在即,正式国朝用人之际,大王请务必保重身体,报效契丹。”

反倒是萧燕燕安慰起耶律斜轸起来。

萧燕燕擦干眼角的泪水,手里牵着丈夫冰凉的手,但是十分冷静,清晰的下达着一系列命令。

“值此交兵之际,帐中所有人等,不许将皇上大行之事泄露出去,围着全家处斩!”

而这一刻,帐中三人猛然发觉,握着丈夫手的,是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下达着命令的是契丹国二圣之一,也是契丹以朕自称的第一个女人。

直鲁古,耶律斜轸躬身应是。此时皇上驾崩确实不宜声张,此时必定会动摇军心。

红着眼眶的萧燕燕继续下达第二条命令。

“行辕内所有御林军将领,一刻钟之内到大堂集中议事。”

小黄门正要去通知,萧燕燕招手,让小黄门过来先搭把手将耶律贤的尸身平放于大堂的床榻之上,然后再讲洒满鲜血的文书折子用桌面上的葛布一包,全数塞到了床榻之下。小黄门在做事的时候,萧燕燕压低声音说道:“你的忠心我朕怀疑,事后,你在上京城内的父母兄弟,朕必然有重赏。”小黄门十三四岁,听到这话后身子一凛,将封口令牢牢记在了心中。

紧接着萧燕燕下达第三条命令:“通知御林军将领后,尽快通知北院大王到行辕议事。”

小黄梦领命,飞快的去了。直鲁古见状,心里清楚,自己必然要留在这里,皇帝大行,作为最有威望的医官,自己是皇上病逝驾崩的最有力证人。

萧燕燕回身向直鲁古说道:“医正大人稍作歇息,辛苦了。”

安顿好直鲁古后,萧燕燕下达了第四条命令。

“南院大王,一会儿和北院大王议事后,南院所属军队,往析津府靠拢。朕的安危,就指望两院大王了。”

耶律斜轸双手抱拳,接过了萧燕燕的圣旨。

萧燕燕道:“南院大王,愿为我护法么?”

耶律斜轸听到后,心中激荡。历朝历代皇帝大行后道新皇帝继位之前,这都是皇后太子等人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有不臣之人,此时是谋逆的最好机会。

不过历代皇后和幼帝在此时此刻护法之人往往是外戚,比如汉朝的吕氏族人,唐朝的长孙族人,而今作为后族的萧燕燕,却将护法之职交托到了耶律斜轸手中,南院大王心中感动莫名,当即大声拱手唱喏,然后挎着腰刀,站在了萧燕燕的身后。

至此,萧燕燕的心神才稍稍安定下来,耶律贤的驾崩,很容易局势动荡,萧燕燕是知道当年自己为了加朕字尊号,所遇到的阻力,但是随着耶律斜轸挎刀在自己背后一站,这契丹最大的两个家族,在这个问题上面保持了基本一致,大事定矣。

少顷,五个御林军将领通传后,进入大堂。见到躺在床上的耶律贤和站着的萧燕燕,以及背后的南院大王还有一旁坐着的须发皆白的直鲁古,众人隐隐约约觉得气氛诡异,萧燕燕也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看着这五名将领,而背后的南院大王眼神炯炯,五名将领也不再思考为什么气氛迥异,便双膝跪地向二圣请安。

萧燕燕让将领平身后,轻轻说道:“皇上驾崩了。”

五个字重如千钧,五名将领顿时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双膝再度跪下,大礼参拜在床榻上一动不动的耶律贤。

一旁的直鲁古道:“皇上是心力耗尽,气血逆冲,所以才大行的。”

直鲁古威望颇高,朝中文武很多都求他看过病,所以他的话,将领们倒也十分相信。再加上这五名将领轮值御林军,自然知道行辕中这几日都在手忙脚乱请御医抢救皇上,虽然皇上驾崩很突然,但是一众人等还是有些心理准备。

见到将领们不言语,萧燕燕道:“当今两国交兵,所以朕以为,皇上大行之事,先秘不发丧。等到击败宋国后,再举行大礼。”

这也是应有的考虑,御林军将领们纷纷领命。

秘不发丧,那就要求五位将领会带领他们最信任的部队,将皇帝行辕里三层外三层的团团围住,隔绝内外消息。万幸的是,现在天冷,尸首几日间还不容易发臭,蛮上几日,应该问题不大,那么这几日之间,宋和契丹就要决战了吗?

南院大王在此,那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