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达鲁之死

契丹上京道临潢府,宁王耶律只没正在王府中大开宴席,宴请的除了有达鲁花赤这样的军中大佬之外,也包括了一部分契丹王帐留在上京的常设官署的文武官员,酒席之上觥筹交错,满桌子的珍馐美味,官员们互相恭维着,两旁美女侍候左拥右抱,参加宴会的众位官员那是极为惬意。

除了一个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因为和宁王耶律只没的关系,不得不参加这样的宴席,大多数的王帐官员为了避免嫌疑,在宁王耶律只没邀请王府宴会的时候都找到了种理由加以推脱,毕竟皇帝不在京中,亲王宴请官员怎么说起来都是不合适的。

看着一王府的官员欢声笑语,达鲁花赤完全开心不起来。

今冬的契丹的白灾严重,连上京城外已经都出现了冻死的牛羊,这才初冬,如果这样下去,很多的契丹牧人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另外宋国军队大举进攻,北汉国主刘继元已经投降,宋军左路军已经进逼雁门。如果雁门关一旦被攻破,那云州大同府一带,几乎叫做无险可守。这个时候只要宋国右路军再左右夹击,那么契丹的南京和西京同时告急。

幽云十六州是契丹少有的粮食产区,如果契丹丢掉后,将会元气大伤。

达鲁花赤怎么也想不到现在什么样子的官员还会有开心的理由。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宁王耶律只没之前被皇帝从宁古塔赦免回来后,倒还是老实,随着皇帝病重,萧后上台临朝听政。最初宁王耶律只没的抱怨也只是集中在女主临朝之事,对皇帝耶律贤倒还表达了足够的尊重。

不过这段时间宁王耶律只没的表现,已经隐隐有了不臣的趋势,假扮黑山萨满巫师,京城内宴请留守官员。

达鲁花赤觉得,今日之事,也有必要向皇上奏报了,而且建议皇上亲属的王帐军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强上京临潢府的驻守力量。

宁王耶律只没坐在宴席上首,把玩着一个银质酒杯,看着达鲁花赤在宴席上坐着,宁王耶律只没独目中闪过一丝冷冽。

推开在自己身旁的两位美艳女子,耶律只没拿着酒杯,走了下来:“达鲁,今天心情不好啊?怎么不喝酒?”

达鲁花赤看到耶律只没过来,慌忙站起来道:“宁王殿下,今日里属下有一点点不舒服,可能是染了风寒,所以有些不胜酒力。”

宁王耶律只没笑道:“我的达鲁,你看今日高朋满座,怎么样也应该多喝几杯,这都是我契丹国的贤才。”

达鲁花赤心头道:“是不是契丹国贤才,这话应该是皇上和皇后说吧,亲王桌这句话始终觉得有些僭越。”但是脸上还是打着哈哈,道:“在座诸位济济一堂,可见王爷威望,让众人从心里面佩服。”

宁王耶律只没哈哈大笑,但是达鲁花赤总觉得耶律只没的独目里,总有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这时候,宁王耶律只没抓住达鲁花刺的手道:“达鲁,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你随我来。”

达鲁花赤一愣,也听命随着耶律只没而去,身后一群宁王府亲卫。

宁王耶律只没带着达鲁花赤绕到后殿,达鲁花刺一进去,就看到后殿桌子上的几件衣服,不是其他的衣服,正是黑山萨满巫师的黑色巫师袍子。

达鲁花赤一惊,心道,我不是在密室中放的好好的么。怎么会在这里。

宁王耶律只没转过身,笑呵呵的看着达鲁花赤:“我的达鲁,你不是说感染风寒么。这里有几件衣服,穿上去就不冷了。达鲁应该认识这几件衣服吧,我的人花了好多功夫在在达鲁家找到,给你带来。”

达鲁花赤转身正要离开,迎面碰上四个王府亲卫,如同一堵墙,堵住了去路。

宁王耶律只没阴恻恻的说道:“达鲁,想去哪儿?又去给我皇帝哥哥报信吗?”

达鲁花赤道:“宁王耶律只没殿下,你喝醉了。”

宁王耶律只没独眼看着达鲁花赤:“我没有醉,我现在是这些年最清醒的时候,我只知道我一向信赖的朋友伙伴,原来只是皇帝安排在我身边的一个探子,枉我还对他推心置腹掏心掏肺。”

达鲁花赤见到无法离开,正色道:“宁王耶律只没和我,都是皇帝陛下的臣子。”

宁王耶律只没一直盯着达鲁花赤,说道:“我在宁古塔的时候,我就想过,我不喜欢任何人背叛我。不管是谁,背叛我就是死。”

达鲁花刺见宁王耶律只没居然起了杀心,连忙说道:“殿下,达鲁不怕死,只是殿下切莫铸成大错。”

宁王耶律只没道“有什么铸成大错啊,最多就是我最喜爱的心腹达鲁,在王府宴会上喝多了,不胜酒力,然后英年早逝。”

才说到英年早逝,达鲁花赤背后的卫士拿起了一条白绫,猛的勒在了达鲁花刺的脖子上,旁边几个亲卫从左右抓住了达鲁花刺的手脚。达鲁花赤挣扎了许久,后来,挣扎德越来越轻。

不久后,达鲁花赤双脚不再蹬地。

一个卫士手指在鼻腔边一探,双手一抱拳,道:“禀报王爷,达鲁花赤死了。”

宁王耶律只没平静的摆摆手,就对外说:“达鲁花赤和孤王不胜酒力,让其他人继续宴会饮酒。”

卫士道一声是,往前厅而去。

宁王让亲卫将达鲁花刺的尸身放在了椅子上,在达鲁花刺的面前,一个火盆里面,正在焚烧黑山萨满巫师的黑色巫师袍子。

大帐中,耶律贤和萧燕燕看着大臣送来的折子,耶律贤眉头紧锁,道:“燕燕,今年白灾,比前些年的白灾厉害了许多。仅仅是上京道被冻死的牛羊就已经超过了万头,这才刚刚秋末冬至,如果再这样下去,朕担心,今年或冻死很多牧民。”

萧燕燕看着丈夫忧心忡忡的脸,说道:“南京道和西京道气候更为暖和,用不用动员牧民们南下避寒?”

牧民南下?耶律贤眉毛一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