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西京定计

方和道:“千真万确,开宝元年,刘公公安排五京密谍,我等随着北迁汉人到了大同,经过数年的经营,西京道的主要粮库,我等是一清二楚。在根据粮库运粮时间和数量判断驻军多少,自然也是手到擒来。”

党进目光闪动,这时候,长史刘宇问道:“二位兄台,这粮库位置,可否标注在地图之上。”

方和看着刘宇,笑道:“此等信息,我等是铭刻在心,自然可以标注出来。”

说罢,邓川手忙脚乱的从本该办公的大堂角落,找出来一副契丹西京道地图。地图还算详细,只不过被开无遮大会的耶律力胡乱丢在了墙角里。

看着西京道地图,方和几乎想也不想,就在西京道的地图上用手指了几个地名。一边手指,一边说道:“将军,这西京道奉圣州、云内州。东胜州、朔州、蔚州,应州,大同府再加上一个天德军。其中,天德军,奉圣州,云内州,东胜州靠近北边,地广人稀,每一个州只有一个官仓,都在州府,主要是应对当地灾民,是契丹沿袭汉唐旧制设立,但是因为人烟稀少,所以这几州的粮仓中,存粮不多,数年以来,很难见到这几州的粮食进出。另外的朔州,应州,蔚州,原来靠近北汉,北汉是契丹属国,就没有考虑过边境冲突的问题,所以也是一个州一个粮仓,只是说这边汉人更多,每一年的租税主要是米粮构成,所以粮库中存粮较多。最后一个是西京大同,因为地位重要,所以大同府有两处粮仓,将军适才纵马是从清远街尽头而来,相比已经看到了那一个粮库,还有一座粮库在大同以南的怀仁府。”

顺着方和的手指,党进看到最靠近雁门关的州就是朔州,不由得出言问道:“这朔州粮仓存粮几何,可知守卫情况?”

方信接口道:“禀报将军,朔州粮仓是军粮和常平仓建筑在一起,经过我们数年的观察,粮仓可以存粮大约四万石,大约四百万斤,可供十万人军队吃四十天;另外,大同府内粮仓目前存粮还有两万石,怀仁府的存粮大概也是两万石。”

刘宇作为行军长史,对数字比较敏感,问道:“契丹在韩知古过后,大力农耕,尤其是得到幽云过后,粮食产量更是进一步提高。但是这朔州和大同两地粮食加在一起只有八万石,是不是数字错了?”

方信看了看刘宇,刚才见他一直在记载,心中知道这是军中长史,说道:“长史大人,平日里粮食确实不止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是两次征调后的余量,第一次征调是皇上兴兵北征过后,契丹皇帝耶律贤为了低于宋国北上,所以抽调军队军粮。开战后,大宋和契丹的主力都在析津府,加之今年契丹遇上了数年不见的大白灾,为了救活牧民,耶律贤和萧后再次命令抽调西京道和上京道等地粮库的粮食,所以现在存粮只又平日里存粮的三成左右。”

党进心里默默的计算,在自己这一千人离开雁门大营的时候,如果把后面萧思远等人的部族军算上,雁门关有负伤和没有负伤的士兵一起算,数字应该在两万五千人之上。不考虑骑兵的花销,这两万五千人,每天以两万五千斤粮食计算,最近的朔州粮仓四百万斤粮食,可以供林牙勤德的士兵吃一百六十天。如果加上怀仁府和大同城内的粮仓,可以供雁门契丹军队吃上一年了。不过身为前线大将的党进知道,大宋西路军能够征调的粮食,可吃不到一年。

“可知几处粮仓守卫情况如何?”党进继续问道。

方信说道:“平常粮仓的安全,都是由驻守在本州的部族军负责,但是现在雁门战事紧急,各地部族军抽调守关,由此推知,各地的粮库守卫也不会很多。”

党进心中默默计较,如果要在雁门关后,配合曹枢密和李汉琼的行动,有可能毁掉军粮是最好的方式。可是大同到朔州,到怀仁,都相距不近,如果这一千军队要分别赶到各地去攻击粮库,先不考虑会不会走漏风声的问题,就算是一路顺利,花在路上的时间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大同到朔州要六七天,大同到怀仁需要接近两天如果算上来回这个时间还要翻倍。

契丹人就是反应再慢,都不可能给自己这半个月的时间的。

想到此,党进说道:我先说说现在我们的情况,然后下一步怎么走,我们商量下。

看到身边的刘宇,邓川,还有一些队正聚了过来,党进说道:“我们现在拿下大同,战马和弓箭无数,现在最大的优势是雁门关的契丹人还不知道我们占领了这里。”

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北上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配合曹枢密和李将军攻破雁门,如果雁门不破,我等在这里始终是孤军,一旦遇上契丹大队人马,凶多吉少。所以,怎么样配合大军攻破雁门,大家商量一个章程。”

邓川正要说话,看刘宇还在思考,也闭上了嘴巴。他想听听刘宇等人是怎么思考的这个事情。

一群人都沉默了下来,默默思考。

半晌后,刘宇抬起头问道:“将军,这大同城我们守不守得住?”

邓川终于忍不住了,原来刘宇也会想这么弱智的问题。

“怎么可能守得住,我们一共才一千人,不说城外的契丹人,就算城内的居民,正要和我们对着干,我们都只有灰溜溜的出去。”邓川说完,踌躇满志地往四周看去。

旁边没有人理他,大多数人都知道,刘宇问出这个问题应该是有下一步的计划。

刘宇接着邓川的话说道:“如果守不住,那么这座城市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

这两个问题抛出来,不仅仅是禁军军官,甚至是旁边的皇城司方信两人,都开始想这个问题,这座西京,有什么用?

方和沉吟一阵说道:“如果以拿下雁门为目标,那留守的人头官印,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只要将大同留守的脑袋往雁门关城头一丢,雁门关军心必然动荡。曹枢密破关也应当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党进心道,林牙那个老狐狸,估计你就是把人头丢上去,林牙也会打死不承认,那动摇军心的效果肯定就会打折了。不过没有点破。

刘宇看着方和说道:“方兄弟,这大同城内的粮食呢?”

方和顺口就说道:“烧了。”说完后,才发现这个想当然的答案,难以操作。

刘宇也微微笑道:‘方兄弟,自从隋朝修义仓和常平仓用了土墙隔断的技法后,现在的粮仓为了防火,防潮,都是分成很多单独的小仓库,我们这一千人,要慢慢的烧光这些粮食,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耗费的时间太久了。’

邓川又开始做一个合格的捧哏:“难道这粮食还要留着给契丹人?那不干,还不如慢慢烧呢。”

党进听到几人的对话,眼睛越来越亮,一拍大腿道:“我知道了,我们破了雁门关,迟早还要攻打大同,我想到一个主意,既可以不给契丹军队留下粮食,又可以不用耽搁太多时间,甚至还可以为后来我们进攻西京道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其余的粮仓可以照用这个方法,十分简单。”

众人一听党进之言,齐齐望向党进,说道:“将军有什么好计谋,说来听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