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生产力生产关系

听到潘美如此说道。

魏羽吃了一口菜,说道:“潘太傅,自古北地民风剽悍,自秦汉匈奴,三国东胡,魏晋鲜卑,隋唐突厥,大宋契丹,多是北地南下劫掠南方,太傅,依你之见,这是何故?”

潘美位高权重,常年军政财政都要涉及,所以自然了解一些其中关节。

想了一想后,说道:“依我之见,北地多以游牧为生,对四时节气的依赖不亚于中原汉地,逐水草而居,所以经常四处迁徙,水草丰美之处就是许多部落争斗的所在,一旦北地水草被牛羊啃食干净,为求得生存,所以北地牧民经常呼啸聚集而南下,到中原劫掠。中原汉人不得不奋起反抗,长城,烽燧,驰道,无不是如此。”

魏羽说道:“如过北地能够丰衣足食,太傅觉得会不会好一些?”

潘美笑道:“羽皇子宅心仁厚,就算是我大宋,除了开封等重要的城市之外,乡野之中,民生实艰,以田土为例,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一旦荒年,百姓衣食无着,荒野之中,饿殍遍野。所以,连着我大宋都做不到丰衣足食,契丹苦寒,更是难上加难。”

听到潘美如此说法,魏羽想到自己跟着商队后,一路在契丹的种种尽力求生,更是想到暴风雪之夜,赶羊的契丹老人,心中戚戚,无话可说。

按照魏羽前世的记忆,要想改变这种处境,可以从两个方向下手,用伟大导师的话来说,不外乎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问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放在各个时代都是普遍真理。

大宋自不待言。

从导师理论来看,契丹现在是奴隶制国家,游牧和幽云的农耕结合。大宋是农耕的封建帝国。

在四百年后,江南道会出现资本主义,乃是古代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到得近代还有公有制主体的社会主义,甚至未来的主义,但是前世本就学习历史的魏羽,深知单方面改变强行生产关系会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比如王莽改制,比如超英赶美。

而且,在这个时代,你告诉契丹人封建主义,告诉大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不会成为先知,更大的可能是被看成疯子。

此路不通。

那么从生产力角度出发呢?中原的农耕在唐代曲辕犁定型后,基本上就没有看到剧烈的技术进步,手工业中一直到数百年后,还是在西洋的影响下才出现了机器生产。

这些生产力的东西,魏羽都知道,但是作为一个苦逼文科生,他知道也不会做。

怎么办?

难道要试着打破工商为末的思想,鼓励技术进步?

魏羽觉得一阵头大,他好想就此躺平。

但是此刻的魏羽和才穿越过来遇到刘进贤时的魏羽已经不同,想躺平的时候,身旁时不时就会想起石抹,木伦大婶,韩匡嗣,老张,李嫂这些面孔,有的在认认真真过日子,有的已经永远离开。

但是恰好是这些人,一个一个不起眼的面容,在魏羽的大脑里面构成了拼图的一个碎片,这些碎片一起,慢慢拼接起来。

看到魏羽又陷入沉思,潘美叫来亲卫,将长几收拾了下,端上了茶水。

与之同时,西京大同府的留守衙门中,党进一口喝掉了杯中茶水,说道:“行动。”

留守衙门大堂前,跪满了一地的捕快。

宋栾城为首,三十多个契丹捕快跪在冰天雪地之中,瑟瑟发抖。

一个时辰前,当有捕快在街上看到宋军西京大同府的放开粮库的告示后,大惊失色,但是又不知道找谁求证或者报告,所以,这名捕快凭借着经验,在一片软玉温香里面,找到了宋栾城。

春宵苦短日高起。

宋栾城被打扰了好事,心情十分不快。

今天他心情一直不好,听歌小曲儿,遇到市场有人打架,等到回了茶肆,最开始看到那个模样水灵的小姑娘已经不在了,想再听一点艳词都索然无味。

好不容易调整心情,去放松放松,找了个老鸨,点了两个熟悉的姑娘,正要行其好事,又被吵到。

特么的,流年不利么?

宋栾城一边提着裤子,一边骂骂咧咧:“什么破事,也要找我。到时候说胡出个所以然,小心你的皮。”

“宋军破城了,在西京留守府放粮。”捕快看着上官一脸愤懑,只好低声解释道。

宋栾城一听,大惊失色。

宋军破城?难道雁门关被攻破了

但是不这样想真的想不明白啊,西京留守耶律力,虽然贪花好色,但是军粮这种大事还是不会乱来的。难道是真是宋军破城了?

当宋栾城脖子上还留着妓馆里面带出来的胭脂唇印从街道转角处出来,一眼就看到墙上的告示。

“今宋军攻破西京,为体恤百姓,特开放粮仓,准许城中契丹百姓领取过冬口粮。”

落款是大宋东路军。

见了鬼了,这个告示旁边已经围了一大群契丹人,人山人海。告示旁边站着两列宋军士兵,膀大腰圆。

宋栾城品行不好,不等于智商不高,这样的情况,宋军摆明了是用契丹的粮食借花献佛,反正宋军没损失,但是这个阳谋,契丹是没有办法破解的。

宋栾城在人群中默默听了一会。

有的说道:“宋军破城了?要不要我们逃出去?”

“逃哪儿去去其他要收我们粮食的地方去?”马上有人开始回怼、

贮备逃出城去的人默默不语。

身侧还有契丹人在窃窃私语:“可以多领一些粮食么?”

“多领,凭什么?你有军功还是你貌如潘安?”

“我不用貌如潘安,你老婆沉鱼落雁就行。”

看着旁边的谈话被一群巫妖王带歪,宋栾城心道:门前冷落车马稀,遍地都是老司机,古人诚不欺我。

正想到此,突然旁边有契丹人吼道:“这有几个捕快。”声音中一阵欢欣鼓舞,仿佛发现了什么好东西。

这一句叫出来后,守卫告示的宋军立马往这边看来,宋栾城一阵头晕,敢情自己是被当成了军功,送给宋军了。

终日打雁,不想被打雁啄了眼睛。

想要离开,一群捕快发现,自己身边的契丹人已经挤了过来。

甚至,都没有用宋军拿出兵器来。

三十余名捕快,被数百名契丹汉子生擒,这一群汉子将捕快押送到西京留守府,得到里头宋军应承说可以多领粮食后,兴高采烈的等在了留守府大门口。

时辰未到哇,既然自己可以领到更多的了,那么必要的秩序,就一定要遵守了。

邓川看着这一群跪在地上的捕快,满脸鄙夷。这些捕快居然吓的瑟瑟发抖。

神马玩意儿!

邓川是钢铁直男,最见不得就是这样的怂样。于是,随口问了下党进:“将军,这些腌臜,怎么弄?”

党进心中本还有用,不过不妨吓一吓。

“杀了祭旗!”命令干脆利落。

“将军饶命啊,将军饶命。”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宋栾城和一众捕快,本就害怕,加上酒色掏空身子后,受不得寒,一听党进的话,磕头如同捣蒜。

刘宇在旁边问了一句:“饶了你们有何用?”

宋栾城一听有转机,忙不迭的回答道:“还要将军有一句吩咐,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对对,在所不辞!”一众捕快附和道。

见这一群捕快贪生怕死,刘宇嘴角上扬,说道:“那你等也来负责发粮食的秩序,做得好,便饶你狗命。”

“发粮食?”宋栾城有些犹豫,现在倒是宋军在城里,如果一发粮食,等到契丹军队打回来,自己最好的结局是留个全尸。

邓川见宋栾城迟疑,一脚踹来:“你去不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