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鞭刑

小雪初晴,长空万里。宋军潘美营中,军旗猎猎。潘美看着后方传来的军报,半喜半忧。

喜的是皇上派出罗玉川这样的悍将,接连两次保护了粮道的安全,自从前日里粮车被烧后,潘美军中的士兵就开始议论纷纷,加上多日攻城不克,军中已经慢慢有了些言语。所以潘美才会将投石机前压,争取能够早日破城,而这一份军报,罗玉川不仅仅是保护了粮道,而且正面冲阵斩杀契丹骑兵六千余人,那么这一条粮道算是基本安全了。强如契丹,也不可能有无穷无尽的骑兵可以用来消耗。

忧的是,右路军田重进部早已占领范阳,而自己顿兵于坚城之下,影响到了整支宋军主力的展开。潘美位列中枢,自然知道这军粮消耗是何等惊人,而由于自己的攻城不克,数十万大军的军粮,一分一毫都得等到后方的监国,赵普,卢多逊等人长途运来,潘美想到这些,几乎可以直接想到战后那些个言官指着自己鼻子破口大骂,唾沫飞溅的景象了。

更让人不快的是,这一只破契丹骑兵的军队要是是自己派出,那自然是大功,但是偏偏是皇上派出。

也就是说自己后军粮道都需要皇上亲自出手了

那自己这个检校太傅怕是当到头了。

潘美看着帐中地图,析津府,固安,潘美军,霸州的皇上。四只军事力量仿佛一个糖葫芦串在一起。最两头的最大,中间的两个小一点。

契丹人居然敢于越过固安,偷袭我军后方粮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这一次契丹损失惨重,用于机动的骑兵必然大大减少,那么我军会不会有机会?

潘美看着析津府和固安之间的通道,定定看了很久。

我大宋前军需要运粮,我就不信你这固安城什么都是自己囤积,不管是粮草弓矢,只要是从后方运来,那么我大宋也有机会,断人粮道而已,谁不会。

来而不往非礼也,潘美看着固安和析津府之前,跑马需要半个时辰多一点的通道。

一拳砸下。

“传令!叫潘维正过来。”

不多时,潘维正到了大帐,现在潘美面前,身形匀称,穿着军中校尉的山纹甲,也算是一表人才。潘维正是潘美长子,时年二十三岁,供职于军中。

“大帅。”潘维正整理好甲胄,拱手叫到。

潘美治军严谨,就算是父子兄弟,在军中只称军职,所以潘维正不敢胡乱称呼。

“潘校尉,今日有一个军务,你来看着地图。”说罢,潘美也不叙父子之情,便手指指向固安城和析津府之间的空地。

“大帅可是打算反击契丹的偷袭?”潘维正一看,心中了然。

这一次偷袭,既是机遇又有巨大的风险。

机遇是,如果能够偷袭成功,不管是破坏了粮草还是箭矢,这对物质匮乏的契丹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更不要说宋军的主动出击可以提升士兵们的军心战意。

但是这次出击风险极大,固安距离析津策马就半个多月时辰,就算是骑兵偷袭,军队都必须一击即中,然后远遁千里。

只要被契丹军队缠上,固安或者析津府的任何一边反应过来,这只宋军必然凶多吉少。

所以,潘美思虑再三,才会叫上自己的儿子去。

此种险地,潘家自然是责无旁贷;如果成功,对潘家也是利益巨大。口中只有军职,心中还是父子。

听着潘维正的询问,潘美说道:“正是此意,本帅料想,固安城内的军需粮草也必然是析津府统一调送,如果我们可以主动出击,那么契丹人必然会担心自己粮道,自然就不会像现在一样进攻我军肆无忌惮。”

潘维正听完,拱手道:“末将愿往。”

潘美说道:“你带一千精锐骑兵,带上引火物资,斥候放远一点,去帮本帅断一次固安粮道。”

“领命,必定不辱使命。”

潘维正出大帐的时候,听到大帅的一句叮嘱:“切切不可恋战。”脚下一停,也没有回头,径直带着军令往骑兵营而去。

潘美骑兵营中的骑士们一边操练,一边谈到罗玉川部队立下大功的事,都是十分羡慕。四千破万,真正的好汉子。以后当耶耶了都可以给孙子吹牛的东西,更不要说那许多的好处了。

这时潘小将军进骑兵营,说道要抽调一千骑兵准备军务,一众骑兵都是兴奋不已。

不多时,潘维正抽调完毕,被抽上的兴高采烈,没有抽到的郁郁寡欢。

潘维正笑道:“这一次我们把契丹人杀不完,你们急什么?”

没有抽到的几名队长在得到潘维正以后优先的保证后,才不情不愿的散开了。

看来罗玉川这一仗,打出了气势,军心可用。

“大伙儿多装弩箭,带上引火物资。”潘维正对麾下一千骑兵下达着军令。

引火物资,围观的骑士们又开始心头不平衡了,明显是要去搞一个突袭嘛,这么香的机会,居然没有轮到自己。

一巡鼓响后,一千骑兵为避开固安城头的契丹军监视,从大营背后的辕门鱼贯而出。

远远的绕过固安城,在斥候的探查下,小心翼翼地摸向北边。

析津府内,萧燕燕将一切事务安排停当后,北院耶律休哥,南院耶律斜轸各司其职,一个到了析津府内自己的军营,再一次整理防务,另一个在城外的契丹部族军中激励军心,开始操练。

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都是百战名将,深知战局无常,心中并不为这次失败所动,契丹骑射优势还是领先于宋国的,只要稳扎稳打,定然有机会一雪前耻。更何况韩匡嗣本就是沉稳之辈,有他在固安,将宋军牢牢盯住,越是往后,这一场大战越是对契丹有利。毕竟契丹是在幽云等州的支撑下,在析津府的支撑下作战,而宋国腹地在开封,在江南,军粮运输劳民伤财,久而久之,必然形势逆转。

当年武圣曾言“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

这宋军劳师远征,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宋军留在幽云。

燕王韩匡嗣在萧后颁布旨意后,才离开王帐,看着面色委顿的侄儿韩当,低声问了一句:“可还受得了?”

韩当上身赤裸,此时间初冬,已然十分寒冷,听闻燕王问话,韩当抿着嘴,点了点头。

“为了韩家,你再忍忍。”韩匡嗣继续低声说道。

虽然皇后萧燕燕的意思就是耶律贤的意思,皇家自然不会深究韩家这次的失利,但是韩家这次在军中威望必然受损,所以韩匡嗣想到了一出苦肉计。

将赤裸上身跪在金帐外的韩当拉起来后,韩匡嗣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让亲兵将韩当押着,一路到了附近的校场。

韩匡嗣要当众行刑,韩当必须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

左右亲卫将韩当绑在校场中间木桩的时候,校场空地旁,围满了契丹士兵。

“啪!”一条沾了水的皮鞭,狠狠的抽在韩当赤裸的后背。

行刑的皮鞭都是用上好的牛皮编织而成,三指粗细,一鞭子下去,皮开肉绽。就算你如何英雄好汉,在这样的鞭子下都受不了几鞭。

韩当嘴里咬着一根短棍,皮鞭下来的时候,喉咙里面发出野兽一样沉闷的低吼,双目圆睁,在大冬天里,额头疼出了冷汗。

行刑人正是韩匡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