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庙算

我们会不会太坏了?邓川一边看着哭喊着往南而去的牧民,一边对身旁的刘宇说道。

刘宇眼神坚定,轻轻摇头:“这些契丹牧民早些日子在享受南下打草谷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些的。”

两人领着五百宋军,顷刻间就击破了这个契丹部落,然后丢上火把,一把火将所有帐篷烧的干干净净,做完这一切,只用了不到两刻钟。

天色逐渐暗下来了,暗夜中的大火,如同跳跃着的复仇的精灵,在刘宇的眼中闪烁。

算起来这五百人今日都已经焚毁了七个部落了,不知道将军那五百人又焚毁了多少。

这么多的契丹牧民涌过去,四日过后,怎么算林牙勤德也应该绝粮了。

刘宇是长史,对军中粮秣计算是烂熟于心。

雁门关确实是天下雄关,但是正面几乎是难以攻破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雁门关往往把军粮放在后方的城市中,毕竟后方城市从没有在破关之前被攻击过。于是在历代修缮雁门的时候,就没有想过单独放一座粮仓在关内。

这是雁门关致命的弱点。

如果没有采玉人,这个弱点自然不会暴露出来。而今在采玉人的向导之下,雁门关的这个弱点被党进军队充分利用。

四天之后,不对,过了今夜只有三天了。党将军和自己勒在林牙勤德脖子上的绞索将最终收紧。

只要左路军能够攻破雁门关,数万大军涌入空空如也的契丹西京道,那个时候,打草谷的契丹人才知道怎么是最深的恐惧。

一旦西京道崩盘,那么南京析津府,还能够坚持多久?

不知道曹枢密将雁门关这边的行动,上报皇上没有。千里的距离,如果快马急报,两天后皇上会知道我们的计划,说不定,我们进了雁门关的消息,皇上早就知道了吧。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

刘宇身为禁军,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军功能被皇上看到,想到这些,年轻的长史就觉得干劲十足,信心百倍。

而此时的赵匡胤正在霸州大营中,和一众将领看着面前巨大的契丹南京道地图。

自从北伐以来,除了潘美在固安城下受阻之外,其余的消息都是好消息。

曹彬灭北汉,降刘继元。

田重进一战而下范阳。

党进军队在当地土人带领下翻阅雁门山,深入契丹西京道。

就算是运气最不好的潘美,他的儿子一次突袭,击杀契丹燕王韩匡嗣。

更何况后方的赵德昭和赵普等人,始终保证了军饷和粮道的畅通。

虽然说现在固安城还没有攻下,但是赵匡胤心中也暗暗下定了决心。

大宋前段时间的攻势看起来气势如虹,但是常年带兵的赵匡胤心中知道,大宋这二十多万禁军也有自己的软肋。

第一是天气逐渐转冷,初冬时节,宋军禁军的芦花袄还堪堪能够坚持,但是再往更后面走,等到滴水成冰的时候,寒冷将成为宋军最大的敌人。

第二是夏税秋税已经征收,虽然说国库还有余粮,但是这些余粮是民间用以过冬之用,非万不得已,不敢动的。而宋军二十多万人马,每天的消耗十分巨大,如果长期继续下去,赵匡胤担心年轻的赵德昭顶不住军队开支这只饕餮巨兽。

第三前些日子收到曹彬的急报,党进已经跨过雁门关,按照党进的性子,必然在契丹西京道搅动得天翻地覆,到时候,宋军主力进攻南京道,党进和曹彬进攻西京道,两军分进合击,必将夺回幽云。

所以,趁着这一次击杀韩匡嗣,赵匡胤想集中宋军主力,大举北上,在析津府击败契丹。

计议停当后,赵匡胤说道:“朕打算就在旬日之间,全军出击,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赵匡胤在说出自己的设想后,军帐中的田重进和潘美等一众将领一时间议论纷纷,虽然知道宋军的大举进攻应该就在这段时间,但是皇上一宣布后,一众将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过一切计划的前提是,潘美能够顺利拿下固安城。

军帐中,赵匡胤,田重进和魏羽等一干人等,都有意无意的看着潘美,任由潘美脸皮再厚,也受不了这样的气氛。

潘美思虑良久,出列道:“皇上,请给臣将功折罪的机会。”

赵匡胤淡淡的说道:“爱卿有大功,什么罪不罪的。”

潘美老脸一红说道:“皇上,袭杀韩匡嗣乃是犬子的军功,臣顿兵于坚城之下,尺寸未进,便是罪过。”

赵匡胤也不评判,轻轻哦了一声,饶有兴致的看着潘美。

潘美拱手道:“皇上,再给臣三天时间,臣必定拿下固安。”潘美也是老臣,而且素有军功,所以这样一说军中将领倒是无人抬杠,只等着潘美说下文。

潘美继续道:“前日里进攻固安,力度还可以加强,臣多有反思,臣和李汉琼将军相比,为什么李汉琼将军麾下气势如虹,往往攻必克,战必取。乃是李汉琼将军每战必身先士卒,臣随不如李将军武艺高强,但是臣也算是久经战阵,所以臣奏请亲自披挂上阵,定要拿下固安。”

潘美所说基本上属于军令状了,赵匡胤心中也知道,这次潘美和田重进两路军队,田重进占了一个快字,但是潘美再有样学样的时候,契丹反应过来了,就没有办法依样画葫芦了。

再加之,契丹为了巩固固安防御,用上了韩匡嗣,而且还有背后析津府的资源做后盾,这固安和范阳相比确实不能相提并论。

潘美也算是百战名将了,此事失利并不能全部怪他。

看着两鬓已经有白发的潘美,赵匡胤也不好太过于苛责,听完潘美的话后,赵匡胤道:“潘爱卿,下一次攻城,你将朕的御林军带两千人去吧。”

大宋军制,枢密院负责调兵之权,所以枢密院下辖的军队乃是大宋军队的绝大多数。

按照武艺高强程度和体格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土军和弓手。

其中蕃兵和土军是特殊的存在,蕃兵是北宋西北部边防军。由陕西、河东与西夏接壤地区的羌人熟户部族军组成。诸部族首领被封军职.率部族军戍守边境。其编制因族而异,或按部族、性、族,或按族、标、队。

土军和弓手属地方治安部队。由巡检相县尉统辖,民间习惯成统辖的县尉叫做都头。

但是在这五种军队之外,还有皇帝亲自掌握的直辖武装,负责皇宫戍守的叫做御前班值,之前魏羽就和御前班值一起共事过,负责皇城的皇帝直辖军队习惯性被称为御林军。

御林军皆身穿重甲,身长力大,可开硬弓,武艺高强。

所以赵匡胤体恤潘美,让潘美带上两千御林军,既是命令,又是恩典。

不过这样一来,潘美就必须在三日之内攻下固安了,否则罪名就不是攻城不利,而是欺君了。

潘美双膝跪地,叩谢了赵匡胤的恩典。

等到潘美退回队列之中,田重进说道:“皇上,我军如果攻下固安后,契丹势必知道我们会围攻析津府,兵法云,庙算者胜。臣想的是,如果我是耶律贤,面对皇上大举进攻,我们会怎么办?”

赵匡胤道:“在我们探讨下一步作战方略之前,朕想给大家介绍一个人。”

这个时候,从大堂后面,走进一员将领,龙行虎步,身材高大,须发发白。

众人一看,有认识的,齐齐呼出一口凉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