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集百家之长

甄嬛传所有人都能听见我的心声!

一连好几日,都是韵答应侍寝,连甄嬛和安陵容都有所不及,看呆了后宫众人。

如皇后、甄嬛这般知晓内情的人,并不觉得奇怪。

而别的嫔妃在见过韵答应之后,面上虽过得去,但心里对大胖橘这做法却十分鄙夷。

连带着看甄嬛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同情。

宫女受宠在后宫,也是常有的事情。对于选秀出身,又位分尊贵的嫔妃来说。

宫女出身的嫔妃得宠,总比那些家世显赫的嫔妃得宠,要好得多。

只是这位韵答应,和甄嬛实在相似,偏偏又比甄嬛年轻几岁,很难不让人多想。

正主还不到二十呢,皇帝就又找了个更年轻的替身。这事儿要是搁她们身上,还不知道被膈应成什么样。

如丽嫔等人,幸灾乐祸的看了阵笑话之后,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又忍不住哭湿了枕巾。

二十不到的都被嫌老了,她们这样的,在皇帝眼里,岂不是老掉牙了!

怪不得自从住进了皇宫,连在王府的那点宠爱,都凉得透透的。

丽嫔紧紧的拽住身上百蝶穿花的丝绸被子,想到以后的日子,更觉得难受。

上次去圆明园就没带她,她在宫里做了一个夏天的北京烤鸭,还是药膳味儿的。

原本指望等人回来过后,能分点雨露好怀个孩子。结果任她百种风情,到现在还是一觉都没能睡上!

丽嫔觉得自己后半辈子,多半是没了指望。靠着华贵妃眼下还能将就着过,以后又该怎么办呢。

不到二十五岁就守起了活寡,皇帝还活着,就过上了太妃的日子

丽嫔觉得这天底下,再没有比她更可怜的人了!

储秀宫

孙妙青和甄嬛、安陵容正一起调制香料,琉璃站在边上,为三人说着宫里的新消息。

“娘娘所料不错,那位韵常在异军突起,果然和华贵妃娘娘有些关系。”

“奴婢原没发现什么不对,但想到娘娘曾经说过,越是严丝合缝的事情,背地里或许就越有问题。”

“因此一直悄悄盯着承乾宫,虽然没有真凭实据。但每次给韵常在请平安脉的太医,都是同一个人。”

“而这位赵太医,虽然在太医院没什么地位,但夫人娘家姨母的夫家妹夫的长嫂,和年家有亲。”

没错,才一个月时间,那位韵答应就又升了一级,如今已然是常在。

不过除了伺候大胖橘,这位韵常在平时都在承乾宫待着,极少出门走动。

好似躲着不出门,就不会引人注目一般。

可惜的是,只要大胖橘还在翻她的牌子,她这新宠的消息,便牢牢的顶在后宫头版,一时半会儿别想下来。

孙妙青说道,“这样拐弯抹角的消息,都能查得清清楚楚,看来你这本事比起从前,还真长进不少。”

琉璃羞涩一笑,“都是娘娘教得好,奴婢这点儿雕虫小技,算不得什么。”

甄嬛好奇的说道,“总听人说这位韵常在的长相,与本宫极为相似。这么久了,都还没见上一面。”

安陵容说道,“日子还长着呢,嬛姐姐难道还怕没见面的时候?”

“如今宫中都在说,这位韵常在天资聪颖,连皇上都夸她若是男儿,寒窗苦读个二十年,该有进士之才。”

在这个时候,能二十多岁就考中进士的,都不是一般人。

大多数都是考了一辈子,头发花白,牙齿都掉了好几颗,却连个举人的功名都考不上。

孙妙青想到上辈子看过的,清末最后一场科举试题。

周唐外重内轻,宋明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论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单于,其所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身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还有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五道题借古喻今,结合时事,涉及中央集权,对外政策,朝廷改革,人才选拔的同时,还为国土沦丧,朝廷无能而开脱。

如果高考历史政治考这个,别人能答成怎么样她不知道,反正要是让她来答,她能及格都是人品爆发的缘故。

毕竟还没被社会捶打过之前,她都看不懂这些考题,到底问的是什么,考官又想要她们答什么。

孙妙青想得越发远了,等回过神来,就听见琉璃继续在那里吧啦。

“宫女大多都是七八岁时被选入宫,能识字的都是凤毛麟角。这位韵常在,听说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

“没想到成了小主之后,便喜欢起读书来。什么都一点就通,每回见了皇上,就求着皇上指点。”

“而且奴婢去养心殿打听过,她和皇上独处的时候,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她一个刚得宠的小主,还敢对皇上冷言冷语。”

孙妙青和甄嬛都不约而同的看向安陵容,三人你盯着我,我盯着你。

这位韵常在难道是是谁得宠就学谁,想要集百家之所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