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家主去世/烫手山芋/春闱

第四十一章

远在扬州的林海和贾敏被一连串的事给轰炸的都有些麻木了。

一开始,是收到了杨管家派人送来的急信,说是贾珠病逝了。

这是荣国府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而且眼看着就能出头了,结果没了。

因为这事,林海叹了好几天的气,贾敏也为此掉了几天眼泪,郁郁寡欢好一阵子。

还没从这事里回过神来,京城出事了!

三皇子巫蛊,皇上中风,然后六皇子继位登基...

.一连串的事情,京城内的人都觉得目不暇接,更别提京城外了。

这阵子京城骑马匆匆离开去各地报信的人太多了。

京城大变,在外任职的人官位越高,越是要谨慎对待,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跌的尸骨无存。

就比如这回三皇子出事,他的亲信和外祖家都被牵连入狱。

他外祖父是正三品的工部侍郎,这一入狱,还能安好回原职吗?

他这一去,空出来的位置,谁能上去?

一个萝卜一个坑,高位的这些人不知道被多少人盯着,等着把人拉下来,自己上去。

还有其他一系列三皇子的人,有不少人已经对他们的位置虎视眈眈上了。

义忠郡王的人也被盯上了,但义忠郡王如今只是被围着,没有被关押,所以大家还克制着,等着看上头的风向。林如海也在为了自己的前途思虑,巡盐御史这个职位之前更换的十分频繁,顺利的话就是一年一任,两年一任,不顺利的话,一年内这个职位就会更换几个人,而如今林如每在这个位置已经做了好几年

他是就应该要走了

但是因为他做的好

稳定了盐市

又保障了税收 所以他一直没能挪窒

因为这个原因,那些损失了利益,想着忍一忍就能把他送走的人是越来越躁动了。

这些年多亏林家的篱笆扎的牢,不然他再有手腕,也要忍恨离开,现在或许他离开的时机到了。

林海有功,回去能是升迁的,他也盯上了工部侍郎这个职位。

就算不是这个官职,别的也行。

贾敏生在京城,长在京城,要是能回去,她自然开怀。

而且贾敏也是知道自己儿子“胆大妄为”投靠了六皇子,但是她没有想到,

最后儿子的胆大妄为,真的变成了有先见之明!

她以为自己已经很相信儿子了,原来还不够。

她的骄傲不必言说。

而且开春就是春闱,儿子肯定榜上有名,这是新君登基后第一次科举,搜罗人才,儿子本次就是六皇子的人,这是潜邸时就投靠的心腹,等他入朝,肯定会受到重用。她现在唯一烦恼的,就是接下来要给儿子聘娶哪一家的贵女了。

这对她来说是甜蜜的烦恼。

忧喜交加之际,贾敏又得知一个噩耗,金陵薛家家主病逝了。

贾史王薛四大家,薛家排最末,却也是世代皇商,资产丰厚,这一代薛家太太是王家之女,下一代继承人身上有王家血脉,而贾家的继承人,很快又要娶王家女进门了。只是如今薛家家主壮年去世,他膝下长子薛蟠十岁,女儿薛宝钗才八岁,薛家太太

也并未传出精明强干的名声,薛家未来还不知何去何从。

林烨收到了扬州的家书,信里贾敏让林烨多关注些李纨和贾兰这对孤儿寡母,对薛家的事也带了一笔,其他的就是林海的打算了。他筹谋回京。

林烨看了,心下一喜,不管能不能回京,巡盐御史这个职位是不能再干了。

他在扬州掌管着盐政的钱袋子,权利是不小,要贪的话也确实能财源滚滚,但他要是贪,就不会在这个位置这么久没挪窝,收到的钱是入了国库,也有不少太上皇用了,现在新君继位,这收上来的盐税怎么交?还把其中一部分交给太上皇,碍了新君的眼,若是交给新君,那在太上皇看来就是妥妥的背叛。

现在太上皇还没脱离危险,不会跟新君争权夺利,但之后等他身体好转,明显不会短时间内山陵崩,他还会眼睁睁的看着权利过度到新君身上?到时候,朝中众臣都会成为夹心饼干。

向着太上皇,被新君记上一笔,未来堪忧。

向着新君,则很有可能近期被太上皇清算,没有未来可言。

但林烨觉得在京城做个夹心饼干,也好过天有二日的情况下在巡盐御史这个烫手山芋上久坐。

不为其他,经他手的盐税一年数百万两,实在太多了。

太上皇晚年越发重享受,从盐税中抽调的钱一年比一年多,林海知道这样不行,但他是皇帝,他吩咐下来了,林海只能照做,还要擦好尾巴,免得传出去影响太上皇声誉。所以他在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上收的大部分财货都填进了这个窟窿。

原著中林海就是病逝在巡盐御史位上,还不被念一句好。

如今三皇子被圈禁,还未出定论,他那一派系心腹被关在天牢,暂未定罪,应该是要等太上皇身体稳定再论。这就给了大家筹谋的时间。

林烨在京城,但林海顾忌着儿子的春闱,没有怎么让他参与,只让他知道他的打算。

林烨同样知道轻重,和丁启游一块闭门读书。

在专心致志的情况下,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春闱的日子。

贾琏一大早过来送林烨进入考场。

看着一众举人经过检查后进入考棚,贾琏同样心潮澎湃。

这是会试,国家抡才大典。

天下英才大部分会进入这里,择取优者进入朝堂。

有句话说得好,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本质就是这么回事

他未来,也能走这么一遭!

这九天的时间,贾琏度日如年。

等到考完结束,看着林烨从考场出来,贾琏一点都不嫌弃他身上的异味,挤开青石和杨管家,扶住他的胳膊:“你感觉怎么样?”被挤开的青石、杨管家:.....

林烨微微抬头看了眼天空,呼吸着新鲜空气,感觉还不错。

他这回运气好,分到的位置不是臭号,周围也没有什么会打扰到周围人的“邻居”,天公作美,都是晴天,他顺顺利利的考完了。而且这一次会试的主题就跟开源节流相关,他写的十分顺手。

看林烨这样子,贾琏就明白了,压抑着欢喜:“走走走,回家去说。”

林烨点了点头,又看向杨管家,他会意:“丁少爷还没出来。”

林烨:“那我去马车上等他。”

这里人太挤了。

没多久,好像丢掉半条命的丁启游被人扶着上了马车。

他一上来,贾琏就下意识的憋住了呼吸。

林烨身上有点味,丁启游身上味道重的他差点没绷住脸,同情的看着他。

丁启游呵呵发出一声惨笑:“我已经闻不出什么味了。”

他运气不好,后面就是五谷轮回之所,他是靠着自己绝佳的毅力扛过来的。

他去年因为腿伤不得不遗憾缺考,他实在不想又等三年。

回到林府,两人都选择了先洗漱,再吃点东西。

吃了东西后,丁启游倒头就睡,林烨却来了精神,把自己考试内容默写出来才去睡,贾琏拿着,看着看着就入神了。睡醒后,林烨得到杨管家通知,丁启游发热了。

之前没病,回来睡了一会儿就发起高热,好在杨管家准备充分,一直让人守在两位考生跟前,及时让大夫开药,如今丁启游已经退了热。贾琏还没回去,他看着林烨,目露佩服:“你一定会高中的。”

他的文章没有辞藻华丽,却也字字珠玑,而且贾琏看着可行性极高,这样要是还不中,他觉得自己可以识趣点,只把目标放在举人了。林烨整理了一下,让人把他这九天所答送回扬州,日子一下子就闲适了下来。

他就等出榜了。

等之后,他就闲不下来了。

丁启游没有他这么好的心态,时不时仰天长叹,原地踱步,焦虑溢于言表。

贾琏看他这样,默默点头。

这才对啊,他只是旁观都紧张了,看林烨那悠闲看书、下棋、钓鱼的样子,他还以为是自己心态不行,现在看来,这才是人之常情。林烨看他时不时过来林府转转,不由问道:“你怎么这么有空?”

他的大喜日子原本是去年冬,但因为贾珠的去世,婚期延后,现在距离正日子没多少天了。

贾琏无辜:“婚期是将近,但筹备婚事与我无关。”

荣国府确实在为了他的大喜日子忙碌,但一应情况都不用他出面。

荣国府这边大太太邢氏撑不起来,二太太王氏告病不起,李纨是寡居之人操办喜事不合适,这婚事还是请了隔壁宁国府的尤氏帮忙才操办起来的“对了,你做好催妆诗了吗?”

贾琏娶亲,林烨作为表弟,自然是要跟着一块去迎亲的。

林烨:“做了几首,你是新郎,自己做诗才更有诚意。”

贾琏听了,嘿嘿笑了起来:“我也做了,这不是怕不够用,多准备点,有备无患。

显然,对即将到来的喜事,他是欢喜的。

丁启游也被抓了壮丁,跟着一块儿去迎亲。

太上皇已经脱离了险期,过了春节后就陆陆续续有人办红白事,不过就算是最顶尖的豪门,这时候操办喜事也不会太过张扬,荣国府本来就已经不是京城最顶级的豪

在接亲的时候,毫无疑问,新郎官是最显眼的,但林烨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尤其是他们得知林烨还未定亲的时候,家意,不过想要谈婚论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得要和他父母谈,当日,就有不少或隐晦或直白的信件送去扬州。说来也是奇事,王二太太久病,但王熙凤一过门,

她被这喜事一冲,迅速恢复了健康,掌管荣国

为此贾琏笑的见牙不见眼。

他不嫌弃这点权利小,他们还年轻,不是吗。

另一头,荣国府的喜事过去没多久,放榜了。

到了这一天,哪怕已经知道结果,林烨心跳也微微加速。

他已经提前一天得了小太监的报喜。

他榜上有名。

但小太监语焉不详,他只知道中了,却还不知道名次。

这容不得他不在乎。

现在的会试排名还不是最终排名,但每次会试排名和最终殿试排名差距不会十分大,排名自然越靠前越好。一般来说,状元会被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会被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甲就不好说了,要是想留在翰林院,还要参加考核。丁启游脸上汗如雨下,明明什么都没干,里衣已

经被汗浸湿了,站在林府门口,他快要成了“望夫石”。

怎么去看榜的人还没回来?

要不是中了的话官差会到登记地报喜,担心错过,他势必要去榜前挤一挤,亲眼看看自己的名字是否在上面。林府派去看榜的人是青石和青陆,身手都不错,他们一早就守在那里,等着第一时间看到结果。

他们已经很快了,只是这时间在等待的人看来太过漫长。

还没来得及迈入林府大门,青石的大嗓门就传来了:“中了!中了,少爷得了会元!”

林烨心下一松,他对自己有自信,但排名这东西太看主考官个人喜好了,他没有办法十拿九稳,如今他得了会元,算起来,他已经得了五个第一,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都是第一,若是能在接下来的殿试也得第一,那他就会被载入史册。历朝历代,六元及第的人屈指可数!甚至某种程度被看做盛世的象征,是一种祥瑞。

到了如今,他距离六元及第只差一步之遥!

丁启游心猛然一跳,侧头看着旁边林烨的视线满是羡慕:“恭喜贤弟,看来为兄要慢你一步了。”以他的名次、样貌、出身,真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他,多半要三年后再来了。青石又喘了一口气:“丁少爷,你的书童没我快,我先给你报喜了,你也中了!排三十二!”

丁启游愣了一下,然后整张脸涨红:“当、当真?”说这话时,他的手伸出来,一把抓住了青石的胳膊,青石注意到,他的手在抖,语气肯定:“自然是真的,很快报喜的人就来了!”林烨笑着给他道喜:“看来你刚刚那话说早了,明明是同喜。”

丁启游哈哈大笑起来:“对对对!同喜!同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