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上京

吴静安让人开始套马车,她要出行。

家中的人都在忙着,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拦着。

等到那边的陈三娘听到了消息,急急忙忙出来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事情。

“娘,娘真的要走吗?”

吴静安点头。

“走!去京都!”

这边的事情也差不多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都是后续的一些收尾工作,几个孩子可以做得好的。

她实在放心不下。

她就不应该对这件事情掉以轻心,明明知道有人为难小二,竟然还觉得可以徐徐图之,可以从长计议?

吴静安要走,陈三娘拦不住,唯一能做的事情,就只能是跟着吴静安一起去京都。

吴静安原本的打算是陪着张承志在济南府赶考。

等考试结束之后一起去京都,可如今儿子命都没了半条,她还怎么能坐得住?

吴静安原本想拒绝的,但是看着陈三娘那执拗的表情,就只能作罢。

陈三娘走了,两个孩子自然要跟着一起走,自然没有把孩子们留给几个大老爷们儿们照顾的道理。

吴舒儿这几日一直过来张家,一个是陪陪吴静安,一个是打听小二的消息。

这一次正好撞上,说什么也要跟着去。

于是,原本一个人的车队,如今倒是多了好多人。

吴静安见自己劝不过,也不劝说了,只让人给吴家夫妻两个人带了话,一定会照顾好吴舒儿,这才匆匆上了路。

带队的人是曹孟良。

他如今可以说是张家护卫队的队长。

每日都管着张家所有护卫的操练之事。

吴静安也不是没有想过换人,可曹孟良人能干不说,还衷心,用习惯了也就不用改了。

因为这一路上带的有女眷,所以走的并不快。

从青州到京都,足足走了快二十天。

“祖母,这究竟京都吗?”

囡囡抬头看着面前高大的城门,惊呼一声。

那边的小豆丁也探着头,正学说话的小姑娘随声附和。

“嘟嘟嘟嘟……”

吴静安也抬头看着。

是啊!

这里就是京都,也叫汴京!

官家,就在这里!

她的小二,也在这里。

静安他们到了,而青州海丰县的折子也到了!

因为走的是官驿,所以比他们还要快一些。

呈给官家的折子,一般都要经过中书省的筛选,才能送上去。

所以直到昨天,官家才看到了下面人送上来的折子。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宫里面满满的都是低气压。

着实因为这一次的雪灾,波及范围太大,破坏力特别大。

一年前才经历了一次蝗灾,如今再来一次雪灾,整个大庆不说民不聊生,也差不多了!

下面的人想得很好。

官家正在因为这件事情生气,下面有几个县里面送来了治理雪灾的奏折,这不是大好事儿么?

说不定这个可以让官家平息怒气。

所以一股脑直接送了上去。

不送上去还好,可这一送上去,直接捅了马蜂窝。

官家怒极,却一直引而不发。

一直到今天大朝会的时候,直接把自己手中的折子扔了下去。

前排站着的,都是官职较高的官员。

他力气十足,折子直接以一个抛物线的形状“飘”到了两位丞相的脸上。

狠狠的,精准的。

“好好好!都是朕的好臣子。让你们治理一个雪灾,你们不会。勾心斗角,构陷同僚,私设公堂,互相推诿,你们倒是能干的很!”琇書蛧

不过小小一个案子,到如今都还没有搞定。

若是他们大庆的官员都是这样的办差方式,黄花菜都凉了!

官家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对张小二另眼相待了。

一个是因为他真诚不虚伪,一个是因为他不懂官场的弯弯绕绕,说办差就办差。

别人一个月做完的事情,他或许只需要半个月,甚至十天都能完成。

可这一帮酒囊饭袋……

这一帮人……

大家扑啦啦直接跪倒了一大片,请官家息怒。

“息怒?我如何息怒?我一个好好的臣子,如今让你们关在天牢里面,严刑拷打,生死不知。可他的家人在做什么?”

官家说是今天一大早,由顾家顾老爷子送上来的密函。

上面,写明了张家自从知道雪灾之后,如何配合当地官府治理雪灾,救治百姓

的事迹。

他知道,顾老爷子之前一直都没有出现,如今写这个折子是在为张家喊冤叫屈。

可他也同样憋屈!

这个密函和那个折子放在一起,简直就像是在打脸。

像是一个大耳光,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人家好好一个儿子送来了,结果他们给关进去了,还严刑拷打。

张小二在天牢里面被严刑拷打的时候,张家人在救灾,而且卓有成效。

可他养着的这些官员呢?

一个个尸位素餐,只知道在这个时候跪下让他息怒,半点儿正事不干,构陷同僚倒是一拿一个准,让他们做事情,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今日在朝会开之前,他都想过,若是张小二没有被构陷入狱的话,会不会也能帮忙做点儿事情,那当地的百姓,会不会少死一些人。

毕竟,那个中下的海丰县,两个折子报出来的死亡人数,还不到十个,且都是年纪太大,身子骨不行的老人。

相比其他地方的动辄几百,还可能瞒报的情况,他更是怒火中烧。

“查!开封府府尹可在?”

“回官家,臣在!”

“这件事情交给你,你给朕……”

官家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外面马上有人过来汇报。

“官家,外面的登闻鼓被人敲响了!”

官家皱眉。

这个时候,谁在外面裹什么乱?

“让人去,好好查查究竟是谁?若有冤情……”

以往,如果有这种事情的话,官家势必要亲自过问一下。

可这登闻鼓已经一二十年没有响过了。

怎么这个时候被敲响?

他话说了一半儿,沉吟着皱眉。

而那边的人继续回报。

“官家,那人说自己是青州海丰县来的妇人,夫家姓张!”

官家险些没站稳。

“你说什么?她是哪里来的妇人?”

下面跪着的人继续回答。

“青州,海丰县,夫家姓张!”

官家忍不住后退几步,踉跄着坐在了龙椅上,伸手捂住了额头。

伸冤!

若说顾老爷子那个密函是一个耳光打在了他的脸上。

那么这个登闻鼓就是一把刀子,扎在了他的心窝。

鲜血淋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