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步走

工作被动,其实是王艳秋考虑到的最坏的情况。

高俊松所理解的证据,是普通老百姓之间所理解的那种形式,其实在法律上而言,不管是村里发出来的告示通知,还是口头进行广播,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证言证词。

发布的告示通知或者是口头广播,这在通常情况下都有白纸黑字的文字材料予以佐证。

即便是村里没有进行归档留存,那也可以找到看过告示通知或者是听到广播的村民作证。

要做到这些并不难,难的是和群众打交道的方式,不能以这种硬碰硬的方式,而是要因地制宜,采取能够让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要不然就像高俊松这件事情,解决了危桥垮塌事故的责任,但是却又引发了和他之间的正面冲突。

无疑会在高俊松的心里,留下一个不稳定的因素,那就是对于村干部的不友好,指不定哪天爆发出来,引发的后果会更加的难以估计。

“王书记,你看到了吧,你都看到了吧,高俊松这是什么态度,简直不把村干部放在眼里,气死我了。”

高俊松走了之后,王艳秋这才跑到老李头的办公室,想要安慰一下老李头,不成想此刻的老李头看到王艳秋之后就是一顿诉苦啊。

以往老李头调解纠纷讲得头头是道,往往是三言两语就能够化解当事人双方的矛盾。

但是今天面对高俊松却是一再吃瘪,这对于一向信心十足的老李头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高俊松今天确实太过分了,不过我估计他是因为那三十七袋化肥泡了汤,所以才会如此偏激。”

蔡桥还算比较冷静,客观分析了高俊松今天的表现,和他认识的高俊松有一些差别。

但是也在情理之中,不管是谁损失了三十七袋化肥,谁都会心疼。

这三十七袋化肥的价值,差不多在两三千元左右,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至少在农村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蔡会计说得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如果今天就定下基调,以高俊松此刻的心情,哪怕我们就是为他考虑,他也会认为我们是在故意刁难他,所以缓一缓是必要的。”

还好蔡桥比较冷静,没有和老李头一样心生怒火,要不然,恐怕老李头要对高俊松上纲上线进行处理。

“唉,我都是被这小子给气糊涂了。”

听到蔡桥和王艳秋都这么说,老李头也意识到自己情绪有些激动,这可不符合他治安主任的人设。

以往都是他化解其他人矛盾的心理,哪里想到今天自己却被高俊松给带偏,竟然有些失态了。

“李主任,蔡会计,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将危桥垮塌事故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然后还要给村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最后才是这一起危桥垮塌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赔偿。”

王艳秋的思路非常清晰,立马就有了详细的三个工作步骤。

“我同意王书记的意见。”

“我也同意王书记的意见。”

老李头和蔡桥纷纷点头同意王艳秋的意见,他们刚才脑海中还只停留在盘算着危桥垮塌事故所带来的影响,还没有迅速转入到善后处理的角色上来。

“李主任,你去找一找危桥的相关资料,要那些证明村里已经进行了努力,特别是向上级申请维修或者是重建的报告材料。没有这些材料证明,村委会会被打板子,是要承担责任的。”

老李头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王艳秋也算是找对了人,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他全都熟悉,只是要花费一番功夫整理出来。

“蔡会计,你就核算危桥垮塌所造成的损失吧。”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王艳秋做好掌舵人就行了,至少这一次她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没有失分。

“好的,姚主任,明天我再向你汇报危桥垮塌事故的处理情况,再见,再见。”

危桥垮塌事故的具体情况,王艳秋所汇报的街道领导,乃是分管农田水利的办事处副主任姚卫国,一开始汇报的时候,着实把姚卫国给吓了一跳。

若是出现人员伤亡,作为街道分管的主要领导,他是难逃其责。

虽然不至于让他丢官罢爵,但是进步提拔的脚步肯定会受到影响。

等到姚副主任挂断电话之后,王艳秋也是长长松了一口气,或许是因为她刚刚走马上任,所以对话那头的姚副主任并没有苛责王艳秋,只是让她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王书记,你要的资料我全都找了出来,你看看哪些有用?”

王艳秋本来是让老李头挑出最为重要的资料,但是看老李头的样子,估计整理文字材料有些难为他,因为他搬出来的资料足足有小半人高。

看着小半人高的资料,王艳秋不禁有些头大,她不知道听谁说过,到了村这一级,上传下达都是靠村干部的脑子记忆嘴巴去说,一般建档留存的资料却是很少。

但是王艳秋眼前看到的是什么,完全跟想象的不一样,而且这资料还只是和危桥有关的资料。

不过当她仔细翻这些材料的时候,才知道这些材料不是近几年的留存,而是有着十多年的积累,而且还不只是这一座垮塌危桥的资料,还有其他的不少桥梁在内。

“算了,今天中午不回去,就当加个班得了。”

既然这一大堆资料到了王艳秋的手中,王艳秋除了要找出垮塌危桥的资料,还要将其他桥梁的资料,及时的进行整理归档,免得下一次使用的时候再出现这样乱糟糟的情况。

“不错,不错,还好有这些记录。”

通过资料能够得知这一座垮塌的危桥,其实早在三年前就出现了问题,当时就向街道打了报告申请维修,不过街道答复维修需要相关部门审批。

这样的报告村里倒是每年申请一次,足以证明村干部们并没有敷衍了事,做了他们该做的本职工作。

“王书记,王书记……”

危桥垮塌事故之所以没有维修或者重建,主要的责任并不在朝荣村身上,王艳秋也就放下心来。

不过这时候老李头却是从外面急匆匆的喊着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他如此急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