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昭告天下,即登帝位

三辞结束之后,自然该三请了,这个职责肯定归李世民了。

李世民站了起来,对着群臣和皇亲国戚们说道:“诸位爱卿,吾儿李怀扶大唐江山于倒悬之间,力挽狂澜于不倒,如今不愿临朝,还望诸位大臣与我一起共劝之!”

李世民也是一脸的尴尬,自己禅位,人家不要,我还得叫人一起劝,怪不得李渊在退位之后,一脸的不高兴。

“太子殿下,长者赐不可辞啊,现如今殿下救我大唐于为难之年,理应登基,怎可辞帝位啊?

大唐无数黎民百姓民不聊生,到处都是灾难,如果您不登基,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恐怕就是大唐的罪人了!”

一位李唐宗亲的代表,当即跪倒在地,大声喊道,他与李渊乃是同辈之人。

总之,你不做皇帝,你就不想拯救苍生,你就是罪人!

虽然这话没人相信,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还请陛下登基!”

一请。

三请,一为宗室,二为文武百官,三为将士!

李怀对着皇族宗亲抱拳,“帝位已定,岂能随意更改?长卿难受啊”

李怀表字长卿,宗室中有李怀的长辈,李怀若以王爷自居,于名不正言不顺。

皇室宗亲来请,李怀就只是晚辈。

“陛下,天象表明,您是有大气运的人,应该住在紫薇星上,掌控万方,造福苍生,陛下万万不能违背天意。

殿下称帝,乃是顺应天命,我大唐遭受突厥之祸,根基不稳,皇上龙体欠安,实在是无能为力。

还请陛下接受新帝之位,以稳定大唐,稳定民心!难道你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大唐的子民自生自灭?”

长孙无忌第一个跪倒在地,大声道。

在他的身后,群臣齐声高呼:“还请陛下执掌万方,稳定人心!”

二请。

从他们的语速来看,能看出他们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了。

李怀再次朝群臣抱拳道:“我何德何能,竟敢登上皇位?。”

听着李怀的拒绝,不少大臣心中暗骂,不知道之前是进宫逼着皇上退位。

“为了大唐,为了天下苍生,我等请求陛下登上皇位!”

一众重甲步兵齐齐跪倒在地,齐声高呼。

三请!

李怀对着士兵们拱了拱手,“诸位三请朕称帝,我若是再推辞,只怕会让你们失望,我决定,接受父皇的退位,称帝!”

说完,他起身,旁边的小太监也会意,将手中的传国玉玺呈了上去。

李怀拿着传国玉玺,给李世民行了一个大礼。

李世民将李怀从地上扶了起来,然后说道,“吾儿,李怀,为大唐第三世!”

“登基加冕!”

李世民话音刚落,一名太监便大声的叫了起来。

只见数名宫女捧着李怀的龙袍,居中而行,左侧一名宫女手中托盘,托盘之上,正是李怀的十二流冠,右侧又有一名宫女托盘,托盘之上,却是一条只有皇帝才能佩戴的紫金色丝带。

宫女给李怀披上了龙袍,然后跪倒在地,为他系好紫金丝带,。

然后,宫女端着一个盘子,将十二流冠,恭恭敬敬的交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伸手接过,李怀微微低头,李世民给李怀戴上了这十二流冠。

“怀儿,这顶流苏是大唐的江山,欲戴此物,必承其重,希望你能带领我们大唐,抵御外敌,让我们的子民能够安居乐业!”李世民叮嘱道。

这是礼节,也就是白话中的场面话。

李怀抱拳道:“父皇的话,儿臣谨记在心。”

李世民微微点头,从神坛上退了下去,那些宫女们也都跟着下去了,只留下了李怀和司仪。

李怀,暂时还无法接受群臣的朝拜。

因为还没有祭祀祖先!

没有告知天地和祖宗,所以接下来就要完成这个仪式。

登基大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复杂到了极点,所有的礼节都表明了这次大典的重要性!

旁边的小太监将供桌上的炉火点燃,然后又从桌上取下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只酒杯。

李怀跪了下来,将酒杯高高举起,对着天空说了一句。

“黄天在上,我李怀,昭告于皇天后土,大唐江山历经二世,突厥二十万铁骑,霍乱长安。

攻入渭水,大唐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地,我平定突厥叛乱,斩杀二十多万突厥人,并筑京观,以示警告。

救江山于水火之中,而今,朕受苍天眷顾,受圣人眷顾,受贞观之恩,受祖宗遗训。

李唐宗亲自与文武百官,以及三军将领商议,欲与陛下商议此事,但三番两次,微臣都不敢推辞,至于再三,我不敢辞,即登帝位。

思虑所负的重任,实为勤勉之心,今要大兴治国,就必须革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

自惟凉德,尚赖亲贤,以圣神为年号,免除一年的赋税,与百姓同乐。”

说完,李怀将酒杯洒了一地,又磕了三个响头,这才站起来,下一步,就是要去祠堂祭拜。

在场的皇族宗亲,都随着李怀去了祠堂,拜见了李唐列祖列宗,而有关的官员,则是宣读了一份长篇的奏章。

前前后后,足足花了三个时辰。

而李世民则是将李怀的王冠带上之后就离开了,反正他也没什么事做了,留在这里只会让李世民更加难受。

继位大典是在凌晨三刻左右举行的,然后是游行,接受大唐民众的庆贺。

李怀坐在皇帝的龙辇上,群臣簇拥,前后都是重骑兵开道,重甲步兵则是在中间护卫。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