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打胜仗后,自封大将军、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
显然,打起仗来官军似乎不堪一击,其实也不是这些流民有多厉害,只是流民的愤怒无处发泄,本来就一无所有,还限期逼迫他们返乡,高压之下的民心很容易团结起来,怒火一旦点燃,就会爆发出极大的威力,李特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朝廷方面,大司马司马冏打算自己要长久地牢牢把控朝政,因为惠帝的子孙都死了,而大将军司马颍最有可能按皇位顺序递补。
司马冏为了自己能有机会把控朝政,决定先找个人来过渡,他选中了清河王,清河王司马覃是司马遐的儿子,刚8岁,司马冏就上表奏请册立司马覃。
惠帝同意后,立司马覃为皇太子,司马冏自己领太子太师。
司马冏自己想封什么官,很容易,但是,也得搞下平衡,于是,东海王司马越升司空,兼中书监。
8月,李特攻打张微,这张微可不同于一般官军,是个硬茬,他的父亲是蜀汉名将张翼,因此,颇有军事才能。
张微善于用兵,依山埋伏,占据险要,和李特相持多日。
张微善于侦察,发现李特和李荡分为两个大营,李特大营相对空虚,派步兵沿山路攻击他,李特派兵迎战,地势不利于李特,因而,李特有损失,众人不知道怎么办。
罗准、任道都劝李特退兵,再作打算,李特想到李荡必定会救援,就不同意退兵。
张微的援军越来越多,山路又比较狭窄,通常只能走一两个人,李荡的援军不能顺利前进。
李荡对他的司马王辛说:“父亲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了,如果不赶紧救援恐怕来不及了,是我以死来效命的时候了。”
说完,李荡身披铠甲,手拿长矛,向前方高喊着冲过去,挡道者死,瞬间,杀死十多人。
在李荡的示范效应下,士兵奋力向前冲,张微的军队来救援,李荡的军队已经杀红了眼,以一当十,张微的军队被打败。
战争正朝有利方向发展的时候,李特起了怜悯之心,主张放过张微,不要追了。
李荡和王辛对李特说:“张微的士兵死伤过半,快不行了,应该趁他们溃败的时候,捉住他。如果放了他,重新收拾残兵,积聚力量,再想消灭他就难了。”
李特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继续给张微施压,向张微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张微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张微打败,突围走了。
李荡率领士兵水陆并进,追赶张微,终于追上了他,把他杀了。
还活捉了张微的儿子张存,后来把张微的尸体还给了张存。
李特攻打张微的同时,任命将领蹇硕为德阳太守,驻守德阳。
李特派李骧和李攀等驻军毗桥,防备罗尚的进攻。
罗尚派兵攻打李骧,李骧率兵击败了罗尚的进攻。
罗尚不甘心,又增加了兵力,好几千人进攻李骧,李骧再次打败了罗尚的军队,还缴获了大量的兵器物质等,还火烧了成都城门。
此时,李流的军队已经驻扎在成都的北面。
形势危急之下,罗尚使用诈降计策,命令部将张兴向李骧诈降,以了解李骧的虚实。
当时,李骧的军队不到2000人,张兴连夜逃回向罗尚报告,罗尚得知实情后,立即派10000精兵夜袭李骧。
由于是夜里,突然遭到袭击,李骧只能率兵仓促应战,李攀不幸战死,李骧率士兵且战且退,逃向李流的营寨。
李骧和李流的军队会合后,决定合力再杀向罗尚的军队,罗尚的军队突然间大乱,仓惶逃串,互相踩踏致死,被杀死的很多,逃回去的只有1000多人。
梁州刺史许雄多次率兵攻打李特,都被李特击败。
李特又率兵进攻罗尚的水上部队,也打败了他们,这样,李特占领了成都,声势越来越大了。
当李特率领流民如火如荼的在成都一带发展的时候,建宁的世家大族李睿、毛诜驱逐了建宁太守许俊,朱提的世家大族李猛驱逐了朱提太守雍约来响应李特,迅速发展到各自拥有了好几万人。
南夷校尉李毅即刻派兵去讨伐他们,由于他们还没有成气候,很快被镇压,毛诜被杀死。
李毅太凶猛了,李猛赶紧给李毅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投降,但是,李毅认为李猛的措辞不是那么恭顺,感觉李猛不是真心投降,就把李猛诱骗过来,然后杀了李猛。
11月,朝廷重新设置宁州,任命李毅担任刺史。
朝廷方面,齐王司马冏如愿执掌朝政,大权独揽,开始变得骄横奢侈,大规模地建造府邸,还拆毁公私房屋近百处,格局规模与西宫相当,这种做法让他的声望尽失。
侍中嵇绍实在有话要说,就给惠帝上奏:“生存的时候不要忘记亡国的危险,是?易经?很好的警示。我希望陛下不要忘了金墉城之困,大司马不要忘了颍上之败,大将军不要忘了黄桥之败,那样的话,就很难亡国了。”
嵇绍觉得还是要给司马冏写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在信中对司马冏说:“尧、舜都住简陋的茅屋,夏禹也住低矮的宫室,现在大兴土木建造房舍,还给三个亲王建造宅第,难道是现在急于要做的事吗?”
司马冏表面虽然很客气,认了错,但是,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大兴土木。
司马囧更加过分的是沉溺于饮酒作乐之中,不去朝堂上朝,在自己府邸接受百官朝拜,用符节向各官署发号施令。
起用官吏也是自己说了算,不按原则办事,重要职位全是亲信小人。
有个叫郑方的隐士,听说司马囧的行为后,很是担心,就给司马囧上书,指出他的五点过失。
一是不居安思危,饮酒作乐过度。
二是皇族骨肉之间不能坦诚相待。
三是周边蛮族不安宁,经常闹事,却不把这样重要的事放在首位。
四是战乱之后,百姓受灾受难,却不去赈济救助百姓。
五是在讨伐司马论之前曾与各路讨伐的同仁盟誓,事成之后,都得到奖赏,可事实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得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