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到达沔阳

夏侯献左右翻看着军报,而后开口问道:“陆将军,陛下让你我在白水关斟酌行事。”

“这个‘斟酌’二字,又应作何解释?”

陆逊沉默了片刻,回答道:“陛下让你我斟酌,就是在不清楚此处军情的前提下,让你我在此判断。”

“从白水关到下辨、赤亭,传讯一来一回几乎要半个月。再准确无误的军情拖延半月,又该如何执行呢?”

陆逊捋须长叹:“陛下圣明啊!”

“对,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夏侯献朝着北面拱手示意后,又向陆逊请教道:

“那陆将军看,你我还要在此守备多久?”

陆逊回应道:“既然诸葛亮已从赤亭败退,那你我分蜀国兵力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

夏侯献皱眉看向陆逊。

陆逊进一步解释道:“不过你我在此牵扯蜀军兵力越久,对陛下那边就越有利。”

“我还是那句话。能守多久、就守多久!若是有守不住的迹象,你我再撤也未迟!”

“陆将军所言甚是。”夏侯献应道。

不过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二日,蜀军的攻势愈发凌厉了起来。

一方面是诸葛亮亲至、将领们的积极性都更加的调动起来。

另一方面,蜀军的军势也已十分危殆,若再不逼退这股魏军、转而北上的话,恐怕局势就再难挽回了!

白水关这里,已经驻扎共计两万四千蜀军。

十二日一早,蜀军全军倾巢而出,兵分两路进发。

诸葛亮的攻势极为凌厉。

按照陆逊原本的计划,魏军在白水关外处兵力三分。

治无戴的四千羌军接应后路,并且在北修建营寨、以作退军时的遮护。

剩下的九千中军骑兵、五千羌骑,则分成两个部分。

陆逊本人与五千羌人、四千中军骑兵屯在大营之中,剩下五千中军骑兵、由夏侯献在旁另立一营,互相援护。

若是蜀军正常进攻,陆逊此番安排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现在,诸葛亮全军出击。

魏延领着原归属赵云的四千兵、加上吴班、宗预这两人的六千兵一起合兵一处。

共计一万的兵力,朝着魏军两座营寨的正中直插过去。

这般厚重的步兵大阵,是魏军骑兵无论如何也冲不透的。

而诸葛亮统帅剩余的一万多兵,从东、南两个方向朝着陆逊大营进逼而去。

陆逊亲自在望楼上眺望到了正在结阵的蜀军时,就已让营中的全部士卒上马准备。

见到蜀军真就这么果决的袭来后,陆逊果断撤营而走,全军朝着夏侯献的小营而来。

是真没法打。

狭路相逢勇者胜,哪一方的战斗意志更强、哪一方就更会取胜。而且胜势会随着战事的发展变得愈来愈大。

这个战斗意志里面,最关键的一项、就是敢于损失兵力的决心。

对于蜀军来说,为了击败或者击退这部魏军,死伤三千、五千都没关系。只要能让蜀汉抽出兵力向北、向阳安关的方向增调,目标就算达成。

而对于魏军来说,陆逊全然没办法对耗。

羌军虽然听令,却是建立在有利可图、在沓中宕昌等处一直打顺风仗的基础上。

若真让羌军和蜀军硬碰硬对耗,羌人又不是傻子、恐怕须臾之间就会选择跑路。

而让中军骑兵与蜀军对耗?

大魏在赤亭已经赢了,没必要在此浪送。

陆逊还没有这么大的权限!就算夏侯献真的同意,他也不敢这么做。

以中军骑兵的政治含义、以及在大魏军队中的重要性。陆逊明白,他的脑袋还不值几千骑。

此间利弊种种,陆逊都算得清楚。

撤退的军令下达的也是干脆利落。陆逊与夏侯献合兵一处后,撤军向北、在一处山间狭窄之处,与突出最前的蜀军魏延部开始对峙。

夏侯献亲自来到陆逊身侧,颇为担忧的感慨了起来:

“陆将军,昨日你我还在论驻在白水一事,今日不过短短半日、如何局势转换的如此之快!”

陆逊无奈摊手道:“蜀军上来就要拼命,我们能接受死多少人呢?”

“既然在此地不可持久,还是退却为好。”陆逊看向夏侯献:“而且夏侯将军还可以率中军精骑、早日回返到陛下身边。”

“也只好这样了!”夏侯献叹息一声“虽说有些可惜,但总算是没负了陛下。”

“此地走武街去下辨的话,离赤亭七百余里,我七日就可回返到陛下身侧。”

陆逊点头:“那就再辛苦夏侯将军了。沓中处的一千中军骑兵,将军遣人将其一并带回去吧。”

“陆将军你呢?”夏侯献反问。

“我?”陆逊哑然失笑:“就算兑子好了!夏侯将军先走,我就在此处与蜀军耗着。”

“蜀军退一些、我就进一些。若是蜀军进的紧,我就再向后退、大不了退到沓中去嘛!”

“总之,还是要在此牵扯些蜀军的,不能让他们安生。”

夏侯献拱手行了一礼:“现在是正午时分,我现在就率本部回返了。还望陆将军保重!”

“夏侯将军也保重!”陆逊回了一礼。

没错,陆逊让所有中军骑兵都返回了,一骑都没留下。

陆逊的算盘打得很灵。留着自己的九千羌骑在此牵扯蜀军就够了,何必真的交战呢?

……

十二日中午,夏侯献率军离开白水关左近,开始沿阴平桥头、武街、下辨的道路回返。

十三日一整日、诸葛亮确定了魏军兵力少了许多。

十四日上午时分,诸葛亮只在白水关外留下了魏延和八千兵,其余都向北带往阳安关的方向。

这般反复调度军队,给士卒们带来的疲惫是难免的。不过诸葛亮也顾不得许多了,尽数向阳安关增兵才是正理。

还有汉中在北面呢!

但当十五日、诸葛亮赶在路上的时候,就收到了杨仪从阳安关的传讯。

阳平关丢了。

虽说诸葛亮早就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但当真的听闻这一消息的时候,沮丧、失落、愤怒……

一系列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但是没有办法。

路就在脚下,阳安关还在北面,大汉和陛下还在南面,难道还能撒手不管了吗?

越是艰难困苦之时,越是磨炼超然之志!

诸葛亮继续向阳安关进发,十七日方才率军回到阳安关。

这些时日里,汉中之处的战局几乎一日一变。

十日,曹真劝降阳平关。

十一日,曹真率骑兵包围了东面的沔阳。

同日,张郃步军大部抵达阳平关。

十二日,曹真继续率军向东挺进。张郃留郭淮的三千兵把守阳平关,自己率一万步卒接替曹真、包围住了沔阳。

十三日,曹真率军包围南郑。两日后的十五日,在皇帝册封傅昕、张楷二人为侯的消息到达南郑后,南郑守将何丹开城请降。

十六日,曹真挥师向东、抵达成固城下。而成固的守将就更坚决了,砍了入城劝降的张楷、并将其首级掷到了城外。

曹真无法,只得留下五千兵继续包围住成固,而后亲自带兵前往米仓道的北口、去拦截向南撤去的蜀汉民众。

十八日,曹睿在赤亭收到了南郑投降的消息。

“南郑一降,汉中之势已经再无反覆了。”司马懿笑道:“陛下请准臣现在致贺,汉中之地已经尽数归陛下所有矣!”

“区区沔阳小城,张郃攻克此城并不困难。”

曹睿点头:“司空说得不错!南郑乃是汉中郡治,现在是可以庆贺了。”

“朕决定亲至汉中!”

……

翌日,曹睿准备出发去汉中之时,却收到了夏侯献即将回返的消息。

曹睿只好又多等了一日,才等到了夏侯献的骑军悉数抵达赤亭。

“不错,不错!”曹睿笑着拍了拍夏侯献的臂膀:“朕没看错你,这趟差事办得不错!”

夏侯献拱手道:“都是陛下和朝廷调度得当,臣岂敢居功?而且陆将军此时应该还在与蜀军对峙,他对臣也指点颇多。”

“和陆逊学是对的。”曹睿点头笑道:“但也不能事事都和陆逊一般想法。从他那里学军略,然后吸收为己用,这才是正事。”

“莫忘了你姓夏侯!”

夏侯献正色行礼:“陛下教导得是。臣来营中之时,听闻陛下昨日就欲南下、等臣等了一日。臣实在惭愧。”

“无妨。”曹睿摆了摆手:“既然与朕合兵一处,那你就率军与朕一同去汉中吧。”

“遵旨!”夏侯献应道。

……

蜀军终究还是没有出兵。

诸葛亮回到了阳安关后,惊觉士气并不堪用,因而只能屯戍在阳安关训练休整。

而曹睿经过了武兴、沮县等地,到达了沔阳城南的张郃大营中。

曹睿看向张郃:“张将军,遣人去通知城里的蜀军守将。”

“现在朕亲临沔阳,若他今日归降、朕还能算他归顺。若他仍然不降,待破城之后、守将全族都要按反贼处理。”

张郃点头:“臣知晓了。不过陛下可还有别的打算?除了沔阳之外,成固尚且还在顽守之中。”

曹睿说道:“朕想去亲自看一看定军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