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改革之始

而此刻,陈长安静静地坐在书案前,翻阅着厚厚的历史档案册。

档案册中记录着北岚国的历代国主,朝廷的政务,以及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

他心中有一丝无力感,不知从何处下手。

上官凌走到他身边,轻声道:“陈兄,这些档案还是比较重要的,你看了之后会更了解北岚,只是你第一次接触这些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不急于一时,慢慢来。”

陈长安点点头,他知道此刻的自己需要冷静思考,不能被过度的压力所困扰。

但他也清楚,时间对他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他必须尽快理清思路。

几天后,陈长安开始与燕玖、古白云等人商讨国家的政务。

他们一起研究各种政策,制定出一套适合北岚国的发展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陈长安感受到了燕玖和古白云的支持和鼓励,这让他内心的犹豫逐渐消散。

“陈兄,你是北岚国最合适的人选,我们一定会一直支持你。”燕玖对着陈长安说道。

陈长安听了好友的话,心中的不安逐渐被勇气和决心填满,他知道,他不能让君主失望,更不能辜负好友对他的期望。

几天之后,陈长安提出了一项新的招募官员方案,旨在选拔贤能以强化朝廷治理,众臣深思熟虑后期待上官凌的评判和决定。

在相国府内,上官凌与陈长安坐在一起,讨论着新的官员选拔方案。

上官凌皱着眉头,对这项改革的可行性表示担忧。

“陈长安,我明白你想要通过选拔贤能来强化朝廷治理,但你也知道我们需要得到北岚国豪绅阶层的支持。”

“他们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他们不满意,局势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上官凌向陈长安提出了他的担心。

陈长安沉思片刻,然后微笑道:“上官大人,我明白您的担心,正因为如此,我故意将豪绅阶层的支持作为评判标准之一。”

“我希望通过这个考核,引发朝中其他臣子的深入思考和改革意识,以实现政府的洗牌和新官员的选拔。”

上官凌思索着,终于点点头:“好吧,既然你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那我会公开支持这个新的选拔机制。”

“但是,如果那些在考核中被免职的官员发生不满,我们该如何处理?”

陈长安深深地看了上官凌一眼,然后神情坚定地说道:“如果他们在考核中表现不佳,那就代表他们没有为北岚国做出足够的贡献。”

“我们会给予他们适当的补偿,但同样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通过这样的改革,我们才能真正提升北岚国的治理水平。”

上官凌听了陈长安的解释,不禁微微点头。

他开始意识到,陈长安并不只是一个靠修为高强而出众的修士,他更是一个有着深刻思考和远见的人。

陈长安见到上官凌的认同,继续详细介绍了他的改革计划。

他强调了农务和商贸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对这些领域进行必要改革的迫切性。

“北岚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农业基础,还有更加繁荣的商贸环境,我计划通过推行新的耕作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同时也要让底层的人民也要有更好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陈长安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北岚国未来的期许和信心,他继续说道:“在商贸领域,我打算减少税收,鼓励民间创业和合作。”

燕玖和古白云默默听着陈长安的发言,他们深深地被陈长安的决心和智慧所打动。

“陈兄,你的计划非常有可行性,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北岚国一定能够迎来繁荣和富强。”燕玖兴奋地说道。

古白云也补充道:“陈兄,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改革计划。”

“希望你能给我们更多的任务,让我们为北岚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微笑着,对燕玖和古白云说道:“谢谢你们的支持。”

在相国府内,新的改革计划已经开始酝酿,陈长安和他的伙伴们将用他们的智慧,为北岚国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的道路。

半个月后,陈长安和他的伙伴们已经开始了改革计划的实施,在相国府内,他们商讨着如何推行新的耕作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以提高北岚国的农业生产力。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李平安的农夫走进了相国府。

他的衣服褴褛,脸上满是疲惫和忧心忡忡的表情。

陈长安看到他的模样,询问道:“李兄,你看起来似乎有些烦恼,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助你解决吗?”

李平安略带羞涩地说道:“陈相国,我最近听说国家开始出现科考通告,我心中涌起对未来可能变化的憧憬和期待。”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曾经读了书,但是却没有用途,现在想起来,如果能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官员,那就可以为国家和百姓服务了。”

陈长安微笑着看着李平安,他能理解这个农夫的心情。

他对李平安说道:“李兄,我理解你的愿望,改革计划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民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然,考试只是一个途径,我们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来选拔贤能,只要你努力,不论是做一名官员还是在农田努力耕作,都能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

李平安听了陈长安的话,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心中明白,只要付出努力,就有机会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未来。

他郑重地向陈长安行了一礼,表示感谢:“多谢陈大人的鼓励和指导,我会努力的。”

话落,他便离开了这里。

在众人的努力推进之下,这件事情很快就落实,并且已经开始有第一批人进来参加考试了。

三个月后。

上官凌推开书房的门,手里拿着一叠新鲜出炉的考卷走了进来。

陈长安正在专注地审阅前一批答卷,并对其中提出的政策进行深入分析,他要求上官凌在发现问题或有亮点的答卷上用竹签标记,以便后续讨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