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李长河长什么样子?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全本免费阅读

中午,王府井大街,民族饭店。

李长河,刘建青,还有张广年三个人正围着个铜锅子煮羊肉片。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来顺老店,不过现在嘛,还叫民族饭店。

二月的京城寒意依旧,大冷天的,吃个火锅是很舒服的。

因为是中午头,刘建青和张广年没有要酒,下午还得工作。

“对了,老张,我听说,上面准备允许这些老字号,把名字改回来了?”

烫了一块羊肉,刘建青美滋滋的塞进嘴里,随后冲着旁边的张广年笑着问道。

张广年摇了摇头,感叹的说道:“现在还不好说,上面争议很大。”

“主要是吧......算了,不说了。”

张广年一些话欲言又止,有些事他知道的更清楚一些,但是却不能说。

李长河坐在对面没有插话,安静的涮着羊肉。

历来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有人主张变化,自然就有人主张保守。

站在后世看,那是国家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但是如今身处这個时代,李长河只能说这是刀光剑影的交锋。

“还是说说长河吧,你说你好好的中文系不念,非得念什么经济系。”

“你说你要是中文系毕业,到时候再分配到咱们文化部或者作协,多好的事情啊。”

张广年这时候冲着李长河感叹的说道。

凭李长河现在的名气,只要北大中文系一毕业,凭借北大的招牌和他的成绩,可以说在文化领域一路畅通。

哪怕未来给他当个**人,张广年认为也没什么难度。

“我也觉得可惜,我到现在也没想通透,那个**经济系是做什么的?好像是研究经济理论是吧。”

“你这以后,难不成要当个经济学者?”

刘建青这时候也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笑了笑:“也不是,就是我个人觉得吧,文学是反映社会现象的学科,但是这种刻画是流于表象的。”

“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去刻画这些社会现象,但是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并没有解释。”

“而经济学呢,则是引发社会现象变动的底层动力,它就像是一双手,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变化。”

“如果只是单纯的刻画这个社会,也许中文系就足够了,但是想要认知这个社会的核心,我觉得还是要学一下经济的。”

“年轻人,看的就是比我们深远!”

张广年这时候笑着赞叹道,然后又冲着李长河说道:“之前建青跟我说,等作协恢复了,想推荐你加入作协。”

“我的意思也是如此,咱们作协属于群团组织,加入了并不影响伱的学业和工作,而且对你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张广年很看好李长河,不只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写出了足够优秀的作品,更因为李长河聪明的很。

甚至有时候张广年有一种感觉,这个年轻人,有些事情看的比他这个老头子都要更深,更远。

就好像刚才,一般年轻人都喜欢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家大事。

但是他刚才跟刘建青聊的时候,李长河却只是安静沉默的倾听,既不参与话题的讨论,也不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种沉稳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身上是非常少见的。

这种特质,在张广年看来,非常适合从政。

可惜,如果张广年这个心思被李长河知道,李长河肯定会告诉他,从政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觉得回到八十年代进体制是好事,机会很多,升迁也快。

但是李长河只想说,想的太简单了,这个年代可是遍布老前辈以及他们弟子后人的存在。

一个萝卜一个坑,谁知道坑里到底有什么。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死在了沙滩上,你确定自己会是那百分之零点一?

而就在三个人吃饭的时候,几个年轻人这时候也步履匆匆的走进了民族饭店,然后坐在了李长河他们的隔壁。

一共五个人,三男两女,片刻后又快步进来了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女孩。

“怎么样,买到了吗?”

麻花辫女孩一进来,其他几个就匆忙的问道。

“我买到了,你们呢?”

麻花辫女孩从怀里拿出了一本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