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开杠(3/3)

韩憨、郭景明两位卧龙凤雏,绝对能代表八零后作家代表进入中国文学史了。

其一的作品虚无浅薄、矫揉造作、空洞贫瘠、毫无灵魂,堪称当今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文学史应当记住他的作品所代表的时代精神,要让后人看到这个时代的浮华土壤之上,曾诞生和风靡怎样的文学。

其二是央媒定调为“当代文坛最大丑闻”的主角、被港媒称“诚亡耻寒”的“公痴韩憨”,有绝对实力角逐当代文学骗子的头把交椅。

文学史也应当让后人记住,曾有这样一个胸无点墨的半文盲少年,也能著作等身、被包装为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甚至得到“当代鲁迅”的美誉。

这就是我们的小时代!

两个成长于“呼啸年代”的八零后作家,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一币两面——一面是浮华,另一面是谎言。

韩憨成名…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偏偏躲开有公证的作文大赛现场,成功运作了补试,监试的偏偏是他爹的朋友,还只有一人,结果还是一等奖!

对了,方舟子大战韩憨之后,《南都娱乐周刊》记者问郭景明:如果有一天方舟子指责你代笔,你怎么证明自己呢?

郭景明回答‘分分钟把我关到一个屋子里写一本书给你看!’

直接打脸了韩憨所谓的‘作家没有办法自证’这句话。

沈旭东的回答,让现场有些骚动——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的意思是指责韩憨…

撒贝宁赶紧控场:“好,下一位。”

然后一个戴眼镜的小胖子站了起来,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总结起来两个意思:怎么看待现如今的追星现象还有…怎么看待‘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句话。

哟,都很有难度。

第一个问题,关于追星,沈旭东回答:“最开始我也不理解,且大为震撼,尤其是知道很多粉丝追星花了五位数的时候,我自己都舍不得花那么多钱在自己身上!

我以前挺喜欢周杰伦的,但我也没买过他的正版专辑…后来,我们公司开始做艺人经纪,慢慢了解了一下,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追星能给她提供一种“遥亲感”和在粉丝群体中间的一种“群体认同感”。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她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痛苦。”

“追星,是因为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独立意识增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父母和老师都不再是自己崇拜的对象,而偶像看起来很美好,自己内心也希望变成偶像那样完美的人,受到众人瞩目,所以把这种想法投射到偶像身上,同喜同乐。”

“…这种事情其实是人生的一段经历,没什么好说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极端化,极端现象让追星变了味,价值观缺失偏倚,社会伦理被抛到了脑后,甚至涉嫌违法犯罪…这是要社会关注的!”

“至于伱说的戏子事天下知…其实是平台报道,让我们有了戏子事天下知的错觉,平台其实爱的是流量,不是戏子,相比赞美英雄,多数人更热衷于贬低戏子,既然流量在戏子这边,那平台自然也顺应民意到处推戏子。

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是在一个充满战乱的国家,不可能也不会出现“娱乐明星生活天下知”的状况的!

此外,我党成立至今,有名有姓的烈士三百多万,无名英雄两千多万。普通人安居乐业,知道珍惜,就不负烈士英魂了…历史只会铭记英雄,不会铭记戏子!”

……

沈旭东回答的很真诚…

其实这些东西后世无数人讨论过,根本不算什么难题。

沈旭东有点失望…

就这?

不是说刁钻问题吗?

然后有个女的站了起来:“旭东,我们都知道你在美国做了很多恐怖惊悚片,你是不是喜欢这类电影?”

“我对电影没有什么偏好,非要说的话,我个人喜欢逻辑性、故事性强的电影,之所以做恐怖片,原因很简单,便宜而且容易收回成本…”

“所以,你是为了钱才做的那几部电影?”

沈旭东点头:“对呀,《人类清除计划》、《鬼影实录》就是冲着赚钱拍摄的…你难道以为我去美国,去好莱坞是为了建设好莱坞文艺事业?”

“那你怎么看好莱坞电影?”

沈旭东摇头:“我就不说了,说了你们也不喜欢…”

好莱坞电影,就是在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之中,再进一步地降低它们的理解难度——不要绕圈子…把故事剁成肉泥…一勺勺直接喂给观众吃。

你不吃,拒绝了,就是说明——自己长大了,受不了那些更粗俗且毫无新意的影视作品。

资本运作的核心逻辑,也可以说是几大制片厂的惯性生产的保守思维,它们绝对不是搞艺术的人儿,也不会热爱创作。

他们拍电影只在意电影的票房:核算好制片的成本,比方说拍摄花多少钱、演员片酬付几钱、宣发要几个铜板…给院线及其他合作公司分成以后——到手净利润?

这就是他们拍电影的惟一目的。

估计这位想让那个沈旭东吹一波好莱坞,可惜,沈旭东压根不买账…

撒贝宁又控场:“导演对电影的审美跟我们普通人的审美确实不太一样…”

最后,马昊终于出手了:“我觉得你在退步,你的第一部电影《杰出公民》,然后是《飞行家》,之后又有《一代宗师》…但我看了《唐人街探案》的预告,感觉是一部纯喜剧…”

沈旭东愣了一下:“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觉得《杰出公民》非常好,《飞行家》也特别棒…但我不喜欢《泰囧》这类的电影…我感觉电影应该要有艺术性,这样才能留名影史!”

其实,他说的没毛病,站在影史角度来看,1960年代最受欢迎的美国或西方商业片有多少人记得?但戈达尔的作品却被一直学习!

所以,21世纪的10年代最受欢迎的商业片最终会被遗忘…

能留下历史印记的或许我们现在觉得小众的文艺片!

沈旭东笑了笑:“这个要看类型还有电影立项的目的,《杰出公民》、《飞行家》我就是抱着冲奖的目的写的,包括《一代宗师》也是想证明自己可以拿奖,但《唐探》是一部春节档贺岁电影…”

“所以,你要从文艺性彻底倒向商业性?”

“我建议你可以等柏林电影节的结果,张艺某导演的《大佛》就是我的剧本,此外,还有一部《万箭穿心》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两部电影都在三月公映…”

“我想说你都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要拍商业片呢?”

沈旭东忍不住了:“你看过几部电影?什么是印象派?什么是现实主义?什么是浪漫主义?什么是先锋派?什么是学院派?

知道吗?

商业片并不是和烂片挂钩,同样艺术片也并不等于好电影!

好莱坞,要是没有文艺片,整个好莱坞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要是没有商业片,那整个好莱坞基本等于死绝了…

都2013年了,怎么还有鄙视商业片的人?

拍电影就是个商业行为,顶多分个film和artflim,那也是针对大众市场和小众市场的区分,在我看来,所有的电影,只有优秀、平庸还有烂片之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