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苏尘就是个战狼(求鲜花评价票)
“我要吃糖葫芦!”
热芭是个小吃货,看见吃的就走不动步。
此时大集上已经没有那么多人了。
虽然依旧人声鼎沸,但起码能走得动了。
就在这时,苏尘突然看见卖糖葫芦的老大爷面前还有一个人,赫然是孟子奕。
苏尘叹了口气。
可惜了。
孟子奕没能和热芭一起来自己家。
“呀,这就是糖瓜吗?”
热芭发出一声惊呼。
“没错,这就是糖瓜,可甜了。这里有一个打破的糖瓜,你尝尝。”
说着孟子奕从另一个兜里掰了一块递给了热芭。
“嗯!甜!”
杨蜜看向苏尘:“你不是说糖瓜不好吃吗?”
苏尘点点头:“就是不好吃啊。”
热芭嘟起嘴:“明明就很好吃。”
苏尘也懒得争辩。
然而杨蜜却来劲了:“你该不会是没吃过糖瓜瞎说的吧。”
苏尘无语:“你自己尝一块不就得了,还用得着我说?”
就在这时,宋单单也走了过来。
“谁说糖瓜不好吃?好吃着呢!”
杨蜜指了指苏尘:“单单姐,他不仅说糖瓜不好吃,一开始还打算用奶糖和酥糖祭灶。”
“哎哟!那哪行啊,这祭灶可是有讲究的,必须得用糖瓜。这小年轻的哪懂啊。”
说着便讲起了祭灶的传统。
祭灶是一种传统习俗,相传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上天禀报这一年家里的大事小情。
给好人降下福寿,给坏人降下灾祸。
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便供上糖果,意思是给他嘴抹蜜,说点好话。
齐鲁地区有句民谣叫“二十三糖瓜粘”意思是这一天再齐鲁地区老白姓习惯用糖瓜祭灶。
杨蜜满脸得意的看向苏尘:“听见了没,祭灶就是要用糖瓜。”
苏尘也笑了:“以前倒是想用奶糖酥糖祭灶,也得有啊,连个白砂糖冰糖都没有,只能用当地更方便易得的麦芽糖做成糖瓜,显得多一些大一些。”
“只要平时多做好事,不用非得腊月二十三这天给灶王爷的小嘴抹蜜。”
“现代了,也用不着非得讲究糖瓜,供点自己爱吃的糖果,供完了自己还能吃,也不浪费。”
宋单单不乐意了。
“那怎么能行呢,糖瓜也不浪费啊,上供完一样可以吃。”
“再说了,传统节日就要用传统的方式来过,什么都换成新的,那还叫过年?年味就是被你们这群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给折腾没的!”
杨蜜也附和道:“而且糖瓜就是很好吃。”
苏尘也笑了:“你再吃两口。”
杨蜜和热芭又吃了两口。
就连孟子奕都又吃了两口。
苏尘笑着从兜里又掏出了几块徐福记的酥糖。
“再尝尝这个。”
三人吃完酥糖之后都不说话了。
宋单单问道:“是不是着酥糖不好吃?我就说还得是传统味道更好,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啊!”
苏尘笑了:“确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不假,但没说让你一直因循守旧。”
苏尘看向三女:“你们就说哪个更好吃?”
三女对视一眼:“好像的确是酥糖更好吃。”
苏尘笑了:“这糖瓜也就是个甜,别的味道都没有,凭什么干得过酥糖?哪怕有人不爱吃酥糖,那奶糖呢?话梅糖呢?太妃糖呢?水果软糖呢?”
“我说的这些糖,全国随便一家超市都有卖的,但糖瓜只有过年的时候,齐鲁部分地区的农村集市才有卖,还看不出来问题吗?”
“传承,是让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扬,而不是抱着传统这棵大树死去!”
说着苏尘指着老大爷的糖葫芦。
“就像这糖葫芦,为啥不仅有传统的,还有葡萄的橘子的甚至是草莓的和夹心的?一味守着传统只卖山楂的不行吗?”
老大爷笑了:“光卖山楂的谁吃啊,人家说今年还兴苹果的呢,就是太沉了,我这草把子插不住。而且我吃着也不好吃啊。”
苏尘笑道:“人家那是霓虹国的苹果糖,说白了就是偷的咱们得冰糖葫芦,现在好多人崇洋媚外而已。”
导播台导演人都傻了。
赶紧给摄像下了通知。
摄像立刻提醒道:“苏尘,导演让你不要继续这个话题了。”
网上,杨蜜直播间的弹幕瞬间形成了两派。
【什么叫崇洋媚外?苹果糖就是霓虹国的!】
【苹果糖好吃的很,还可以加抹茶粉,没吃过就不要说好吧。】
【苏尘这种人就是战狼,干啥啥不行,最强第一名。】
【是是是,万物起源于华夏行了吧?】
【能说出苹果糖就是糖葫芦,这种人真是脑残!】
支持苏尘的则是觉得苏尘说的没毛病。
【苹果糖明明就是苹果蘸糖壳,有啥不一样的?】
【你还真别说,我还真吃过,比糖葫芦可难吃多了,甜上加甜一点层次没有。】
【有些人就是跪久了,直不起腰来了。】
【苏尘说的没错,就是要推陈出新,苹果糖不就是糖葫芦的一种演变?】
【虽然我看不上苏尘的人品,但苏尘的观点我是支持的。】
【一定要做出糖瓜,狠狠地打那些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