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平和二爸到金家湾去。
带了一些比较好的离石黄土用来补墙。
到底是京城来的知青,估计小时候都没做过什么重体力活。啥也不会,还好田福堂支书会安排,给他们安排了个会计的活。
知青下乡后,基本上当地的农村都会热情的招待,多数大队还是会给他们特殊照顾的,至少能吃饱饭,至少比大多数社员的生活要好一些。
拿了个扶梯来,二爸在下面扶着。那两个知青也过来搭把手。
孙少平到了屋顶上去。
“少平,小心着些。”
孙少平的脚步稳的很,这样的活他干多了。
父亲和大哥下地,家里这些修修补补的活计很多都是他在干。
手速快的很,很快把那道裂痕用黄土修复好了完事。
孙少平:“只要这两天不下雨就没得事。”
两个知青给他道谢:“谢谢你了。”
“不用谢,小事一桩。”
这时候他们两个才开始正式打量了下孙少平,感觉他和村里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爸这时候给他们介绍了下,“这是我侄儿,在县高中读书,成绩好着呢。”
高中生,在农村不多见。他们两个也都是高中生,只不过是在京城读的,教育资源可好太多了。
“进来坐坐,喝口水。”
把孙少平和二爸迎了进去。
孙少平看着角落还有两袋粮食,问道:“你们应该会做饭吧。”
男知青说道:“我不会,不过她会,我能蹭饭。”
女知青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着:“我也不大会。”
孙少平想了想也对,城里十七八岁的孩子很多都不会做饭,更别说他们这些京城来的。
孙少平看了下那两袋粮食,一袋是玉米面,一袋是小麦面,大队对他们还是很好的,当然肉肯定是没有,“到了这边就需要自力更生了,我教教你,你跟着我学。”
当即找了个盆抓了几把玉米面放在盆里,“这是做玉米饼子,算是一道比较美味的主食,就算是没有配菜,想来你们也能吃的下去。”
开始教着那个女知青。
农家饭是简单的,就是在一口大铁锅里,先炖上萝卜或土豆,然后在锅上贴上玉米饼子,饭菜一锅出。再从缸里捞上些咸菜就成。
孙少平现在就教她怎么做玉米饼子。
烀饼子也是多少有点技术的,新手总得实操那么几次才能过关。
孙少平:“其要点就是要掌握好锅底的温度,温度低,烀上的饼子,会慢慢掉进锅里的菜里,温度过高,锅里的菜沸腾起来,热气弥漫。不好操作,并且饼子容易糊掉,难以下咽。”
女知青点点头,她看上去比较聪慧,把孙少平的话都记了下来。
吃饭生存问题她不敢马虎,不然的话,大队给了粮食,可他们两个不会做。
教的时候难免碰到了手。
京城姑娘的手倒是滑溜。
看上去皮肤也比双水村的好了不少。
孙少平想着下次去县城的时候得买点雪花膏才行,自己倒无所谓就是个糙老爷们,得把小妹兰香好好的保护下皮肤。
她和孙少平都做了两个饼子。
孙少平的美观的很。
她那个形状不咋雅观。
不好看但是不耽误吃。
孙少平:“按照我教你的,你去烧菜。”
她尝试了下,可惜好几次饼子都掉进了锅里。第一次做比较的失败。
四张饼子端了上来。
卖相不咋好。
就算不好吃,不过二爸高兴的很,又蹭到一顿饭。
刚吃下第一口,二爸的表情就不太对,“这个玉米饼子还有点苦。”
糊掉了一部分,烧糊了自然就是苦的,不会好吃,能顶饿吧。
男知青吃着这个食物也觉着不太行,勉强的吃掉了,不吃的话就得饿肚子。难吃是难吃点,比饿肚子强。就是有着一种粮食好像被糟蹋的感觉。
女知青看到了他们的表情言语,她感觉有些尴尬,不知怎的,泪花都开始在眼里打转了。
孙少平赶紧安慰了一波,“没事,第一次能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棒了。我第一次的时候还不如你呢。并且术业有专攻,你是京城的高材生,研究文化的,自然这些活计就不如我们乡下人了。当然我们的文化算数也不如你们,没有什么值得可恼的。对了,你们是哪个中学的?”
“我叫王刚,海淀中学的。她叫蒋云,京城师院附中的。”
孙少平伸出手:“孙少平,原西县高中。”
这两所高中,特别是海淀中学,那可是干部子弟学校。
到了双水村这穷乡僻壤来,估计他们两个的成分都不怎么好。
二爸还在给他们分配着工作,特别是那个女知青,是他们一队的,“到时候你们两个就干一些浇浇地,通通水沟这些活。”
两个大队本来都有会计,他们加入进来也没有太多能做的活。
农活也是要技术的,现如今浇地挖水沟这样不用啥技术的活比较适合他们。
这两个知青还有别的任务。是政治学习,一周要去两趟公社,安排在了晚上,主要内容是宣读两报一刊的文章,讲讲大体意思。够无聊的,不过比干农活要轻省点。
男知青王刚,看上去身体素质还行,吃得消。
但是这个女知青蒋云,文文静静的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
两人都在十八九岁二十岁左右。
二爸吃完了饭就离开了去。
孙少平还在这边陪他们两个聊了一会儿。
孙少平:“到了这边放心吧,城里人讲究。但是咱们这个农村没那么讲究成分的,大家都一样,该怎样还怎样,不用太拘束了。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或者找我大哥孙少安,他是一队生产队的队长。有什么需要的,短缺的都可以跟我说下。我在县高中念书,农村没有的可以在原西县给伱们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