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桃李天下(43)

你若想动世家,便需要摆脱他们的胁迫,最起码得在他们集体罢朝威胁你时,还有人可用,不是吗?桑乔说完这些便不再言语,由着萧镇自己思考。

那先生为何还让我立二表兄为相?萧镇不解。

这不是越发壮大了他母族的势力么。

桑乔:你二表兄他···为人明理,你若引导的好,他将来未必不会为你背刺世家。

让世家子成为背刺世家的刀,再没有比张霖更合适的了。

前提是张霖愿意成为这把刀。

这就要看萧镇的个人能力了。

那先生的银钱要用在何处?

意思萧镇都懂了,只是这银钱到底要花在何处,他还是没搞明白。

桑乔轻咳一声,突然有些心虚。

你觉得,我是说你觉得,将来在大齐的土地上开满书院,使得大齐子民,无论男女,皆能读上书如何?

萧镇瞪大了眼!

先生,你的抱负怎么··怎么比我还大?

咳咳,志向不远大,又怎能称之为抱负?!桑乔脸不红心不跳。

她要在大齐搞古代版义务教育!

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萧镇想了想,觉得先生说的有道理,志向不远大又怎能称之为抱负!

可这得花多少银钱啊!他突然对成为先生话本里的千古一帝没信心了。

那些千古一帝都这么有钱的吗,可以让所有子民读上书?

他怎么记得先生话本里不少皇帝一开始都很穷的。

不多不多,你慢慢充盈国库,我相信你的实力。桑乔不走心的安慰萧镇。

搞义务教育不比医者仁心位面搞全面医疗容易的多?

那时她不仅需要操心钱的问题,还需要操心医药人工种植,还要培养足够的大夫发往全国的医署,且医疗的成本也远非教育可比。

古代版义务教育学生要学的东西没那么多,教育年限自然也不用很长,就连最贵的书本,也有办法解决。

更重要的是,皇帝也是她一手培养起来的,政见理念受她影响,她的想法实施起来受到的阻力就小。

相比起来,反倒是如何让女子与男子一起就学更困难,这大概才是她在这个位面毕生都要致力解决的事。

那···那先生你改日上个奏折,我们在朝上商议商议这事吧。萧镇苦着脸道。

他倒是极支持先生的想法的,可这一听便知道是件困难到了极点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见萧镇有些被吓到,桑乔安抚他:只要你鼓励商贸,大力开展海贸,充盈国库的事好解决。

先画一个饼。

一个成功的先生怎么能不会画饼呢?

萧镇将信将疑地带着新鲜出炉的饼走了,并坚决贯彻充盈国库的方针,开始大肆鼓励商贸,开展海贸。

而桑乔则在精心筹备了数日后,带着开展古代版义务教育的奏折上朝了。

不出意料的,她的奏折受到了全方位的抨击。

荒谬,我朝本就有州学县学,为何还要设立那般多的书院,还要免费供他们读书?!荒谬至极!

设立书院也还罢了,桑祭酒,你竟然想男女一同入学,这岂是你这一朝祭酒应该说出来的话?!

女子入学怎么了,大人们缘何这般抵触女子入学?桑乔一本正经的反问回去。

古往今来便没有男女一同入学的例子!

桑乔偷换概念,大人说的是,那不然男女分开好了,分设男书院和女书院也不错。

荒唐!设立一种书院国库都承担不起,还要分设男书院和女书院?桑祭酒是想把国库掏空不成?

大人的意思是若国库充盈,便可分设男书院和女书院了?

反驳的朝臣们一愣,他们分明不是这意思!

桑祭酒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便是国库充盈,也由不得桑祭酒这般胡闹!

这缘何是胡闹?在全国设立书院,男童女童皆可就读,这实为为我大齐培育人才的良策,怎的到了诸位大人们的嘴中便成了胡闹了?

为我大齐培育人才,这国子监便尽够了!

桑乔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也罢,不与诸位大人绕弯子了,国子监能否支撑为整个大齐输送人才,我这个国子监祭酒,再清楚不过,今日桑某便把话放这儿,我要的是大齐所有百姓都有书可读,是以这书院是设也得设,不设,也得设!

诸位大人这般反对,莫不是不希望大齐百姓读书受到教化?

桑乔这一顶帽子扣下来,显然是没有朝臣愿意承担的,于是话题又回到了国库不足以支撑如此消耗,以及男女有别上。

桑某也不是那等眼高手低之人,眼下国库不丰,这书院可从京城开始试点,若可行,待他日国库丰盈了,便辐射全国,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她今日本也不是为了让这些朝臣同意在全国开设书院。

在京城试点才是她的最终目的。

有了京城试点这个先例,这些朝臣的底线便已经被打开一个口子,后续再辐射全国,就好办多了。

桑乔的退步,让原先坚持反对的朝臣们犹豫起来。

桑乔的盛宠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圣上对桑乔的信重,只怕朝中无人可比。

若有可能,他们并不愿意得罪桑乔。

在朝臣们犹豫的时候,陆云呈陆云启双双站了出来。

臣觉得桑祭酒的办法可行,先在京城试点,对国库负担不大,且也能快速看见成效。

由于萧镇大力提拔武将,是以现在幽州并不用陆云启时时镇守,如今陆云呈大嫂即将生产,陆云启便申请回京了。

而陆云呈也因贡献新粮种,获封了爵位。

而今两兄弟一齐站在朝堂上,成了桑乔坚实的助力。

在陆云启和陆云呈站出来后,张霖犹豫了片刻也站了出来,表示赞同桑乔的提议。

本就犹豫的朝臣们,在看到朝中威势最重,最得盛宠的几人,都对桑乔表示了赞同,反对的声音也就慢慢低了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