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准备出海

“过几天,过几天向爹请示请示,看能不能让陈松过来一趟。

虽是仪华的二胎,可为什么我这心里一直不安宁?”

朱棣跨上侍卫牵过来的战马,一脸担忧。

若是没有陈松,没有意外,徐仪华定然会安然无恙的生下朱高煦。

可陈松来到了这个时代,蝴蝶翅膀的闪动下,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

回到王府,朱棣第一时间去了后院,去看自己的正妻。

徐仪华在府中侍女的搀扶下,在后院慢悠悠的散步。

朱棣快走两步,来到徐仪华面前,亲手扶着徐仪华的胳膊。

“你今日不是去巡视城墙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徐仪华问道。

朱棣说道:“城墙没什么可巡视的,俺担心你,所以就早早回来了。”

“对了,这几天怎么没见我爹?自从他来北平之后,只来过一次。”徐仪华有些埋怨。

徐仪华的爹就是徐达,而徐达在胡惟庸案发之后,和汤和一起上书,调离京城。

徐达被朱元璋外放到了北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徐达到了北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自己的女儿。

徐仪华本以为徐达会经常来看自己,谁知道只看了一次。

年长难免思乡,如今回不去家乡,对家乡的思念全都放在了亲人身上。

朱棣面带笑容,安慰着徐仪华:“泰山是带着旨意来的,他去巡视边墙了,估计还要几天才能回来。

回来之后,我定然第一时间通知你。泰山也肯定会第一时间来看你,你就放心吧。”

要说朱家皇帝有万般不是,但痴情这一方面,没有哪朝哪代能比得上。

先有朱元璋马皇后,再有朱棣徐皇后,后面还有一个只有一个老婆的朱佑樘。

人人都说朱家皇帝奇葩多,那不过是更接地气。

徐仪华长叹一口气,轻抚着自己的肚子,“也不知道肚子的是个男孩还是女孩,我倒希望是个男孩。”

朱棣咧嘴一笑,道:“不管男的女的,俺都喜欢。”

“怎么这么会说话,如果是个女孩,你肯定不是这个样子。”徐仪华白了朱棣一眼。

朱高炽从后院飞跑出来,三四个太监追在朱高炽的身后,生怕他摔倒。

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朱棣又要巡视城墙,又要照顾徐仪华,难免疏于管教。

朱高炽右手拉着一根细麻绳,细麻绳的那头拴着一个木头鸭子,左手捏着一个竹蜻蜓。

脑袋上的头发剃的只剩下额前那一撮,稍加跑动,便迎风飘起。

一边跑,一边将左手的竹蜻蜓举起,小胖的脸上,眼睛眯到了一起,笑着喊叫:“飞喽,飞喽,飞喽!”

竹蜻蜓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朝,晋朝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

这里的飞车,就是竹蜻蜓。

一般情况下,古人会给小孩剃发,称之为“垂髫稚童”。

朱棣看着疯跑的朱高炽,瞪着牛眼,呵斥道:“疯跑什么呢?”

朱高炽急忙停下脚步,打了一个哆嗦。

对自己的父亲,朱高炽天生的畏惧。

跟在朱高炽身后的那些太监也急忙停下脚步,恭敬的站在朱高炽的身后。

“爹爹爹,您您怎么回来了?”朱高炽一脸不自然。

徐仪华白了朱棣一眼,“你看你,把孩子吓成什么样了?”

说完话,徐仪华朝着朱高炽招招手,“来,到娘这里来。”

朱高炽扔掉手中的竹蜻蜓和细麻绳,朝徐仪华跑去,抱住了徐仪华的大腿。

徐仪华想抱起朱高炽,奈何有孕在身,蹲不下去,所以便弯着腰,摸了摸朱高炽额顶上的那几撮头发。

朱高炽依偎在徐仪华的大腿后面,怯生生的看着朱棣。

朱高炽打小生活在金陵,金陵江南水乡,温润滋养,水分充足。

小孩子皮肤嫩,冷不丁来到北平,一时之间适应不了干燥的气候,尤其到了秋冬之际。

朱高炽的脸上有几道黢裂,嘴唇干的起了白皮。

看着朱高炽脸上的黢裂,朱棣说道:“过几天俺给爹上一道折子,让陈松来一趟,让他给你看看身子,顺带再给这磨人精看看。

脸一直这么裂着,也不是个事。”

“一直麻烦他干什么?听说他还要弄什么市舶司,北平到应天府那么远,能别折腾就别折腾。”徐仪华说道。

徐仪华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精通四书五经,温婉良润,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

“话虽这样说,可俺这心里总有些担忧。虽然是二胎,但俺这心里愈发的紧张,还是让陈松来一趟,来一趟比较稳妥。”朱棣一脸坚定。

徐仪华见劝不动朱棣,只好说:“那就尽量别再陈松工作是打扰他。”

朱棣点点头,“俺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吧。”

……

又是一年秋风劲,陈松站在市舶司的码头上,背着双手,看着平静的海面。

夕阳之下,粼粼海浪反射着太阳的光芒。

几艘战船从远处驶来,陈松紧皱的眉头修建舒展。

这几艘战船正是俞敏的战船,为了能完成陈松的任务,俞敏几天前带着三艘战船出海训练。

今天是回程的日子,陈松早早的来到了码头等候。

郑大胜站在陈松身后,看着海面。

从市舶司衙门大功告成之后,郑大胜几乎每天都要来陈松这里。

陈松已然成了郑大胜最大的那条大腿,郑大胜不敢放松片刻。

战船缓缓靠岸,赤红色的明字旗在船头飞扬,猎猎作响。

俞敏站在甲板上,指挥着战船靠岸。

挺稳之后,俞敏带着手下将领来到陈松面前。

“大人,此次训练一切顺利。”俞敏抱拳说道。

陈松点点头,一脸笑容,说道:“不错,你觉得这次去高丽,能有几分把握?”

“大人,不敢夸海口,应该有七成把握。

倭寇海船大都是一些小舢板,这次大人从京城回来带的那些火铳不仅打得快,打的还准,要是遇上倭寇,定然不是我们的对手。”

俞敏的声音中气十足,脸上满是自信。

陈松上次回京,主要就是问朱元璋要火铳。

朱元璋为了自己以后的钱袋子着想,就给陈松批了一百杆火铳。

这些火铳都是陈松弄出来的新式火铳,射速快,射程远,威力大。

每杆火铳配备十个可重复利用的子铳,到时候顺便携带一些火药和铅子,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突发情况。

如今高丽和倭国,使用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冷兵器,这一百杆火铳够用了。

俞敏之前是百户,手下士兵差不多百十来个人,在来松江府的时候,虽然还挂着百户的官职,但手下的士兵多了不少。

十艘战船上的士兵加起来,差不多将近五百多人,这五百多人当中有战兵两百余人。

俞敏在收到陈松带回来的新式火铳之后,将其配发给了军中的战兵。

因为火铳数量有限,所以两人使用一杆新式火铳。

剩下的那些人,接着使用以前的火铳或者火炮。

这次俞敏打算亲自去一趟高丽,率领三艘战船,其中就有最大的那艘。

至于战兵,俞敏打算带上一百人,新式火铳带上七十杆,剩下的那些全都留在松江府。

“哈哈,将军如此决心,我也就放心了。”陈松拍了拍俞敏的肩膀,哈哈大笑道:“今天晚上来一趟衙门,就出海之事好好商议商议。”

虽然有强大的火力,但该规划的还要规划,早做计划,难免出现意外。

“好!”俞敏笑着回道。

市舶司衙门位于小官镇附近,小官镇里面的百姓数量稀疏,大多都是一些士兵家属,这里正是小官镇千户所的驻扎地。

朱元璋设立卫所制以及军户制度。

只不过,军户制度的确立要等到洪武二十一年,军籍黄册的编写也要在洪武二十一年才能彻底完成。

严格的来说,目前的这些士兵家属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军户。

小官镇千户所千户周显通站在军营的大门外,背着双手,呆呆的看着码头方向。

几个侍卫站在周显通的身后,脸上满是疑惑,不知道周显通在想些什么。

“唉!”

好久之后,周显通长叹一声,“唉,明明咱们就在跟前,可就是没有战船。

若是咱们有战船,哪里有这些客兵的事?这都是咱们的功劳。”

明初的士兵对军功非常执着,可周显通他们这些人既不是北边的边军,又不是京兵,若是没有意外,想要建立功勋难上加难。

好不容易有个立功的机会,可因为军中没有战船,眼睁睁的看着机会从手里溜走,周显通的心里实在难受。

“大人,之前五军都督府不是来了赏赐吗?说咱们协助陈大人捉拿土匪有功!”一个侍卫开口说道。

周显通一脸沉闷,低声说道:“这算个屁的功劳,和那些客兵相比,咱们这功劳连汤都算不上,就是一根草。

只可惜啊,咱们手里没战船,而且,咱们又不归市舶司衙门管辖,就算市舶司衙门有个啥功劳,和咱们也没啥关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