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凉兵入侵

商清晏不禁想到上一世。

梁兵入侵,大殷内政混乱,贪官污吏横行,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民间不乏有志之士,揭竿而起,想要推翻商氏,自立为王。

可惜百姓的力量过于分散,民兵没有正规的训练策略,各个队伍之间又互相争斗,抢夺地盘和壮丁,队伍本身也很难真正上下齐心,所以各地起义军都只是一时声势,很快便被吞并,解散或自取灭亡。

可饶是如此,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军,还是不能小觑。

若能将其集合起来,对于商清晏来说自然是如虎添翼。

可若是不管不顾,他们只会在两国对战时,给大殷再添负担。

如今两国还没开战,商渐璞登基,好歹是让大殷上下安定些许,一些“人祸”,商清晏还能出手补救。

但大殷的旱涝之患,却是上天注定,商清晏无能为力。

如今百姓积贫,国家积弱,一些地方官为了让政绩好看,好为晋升铺路,非但隐瞒灾情,不能让朝廷及时派发赈灾粮,还要向百姓收取各种苛捐杂税。

这就导致一些百姓为了活下去,毅然决然上山为匪,等待时机便会揭竿起义。

商清晏让沈至青悄悄联系的,便是这样的民间义军。

上辈子商清晏在边关击退凉兵,护住家园后,耗费了许多年的时间,才将民间的起义队伍收服招安,令其为朝廷所用。

这一世,他要提前招揽对方,免于后来波折,于国于己于百姓,都是一件幸事。

沈至青道:“只是有一点,我让他们为王爷效力,他们有些许犹豫。”

沈至青落草之后,陆陆续续收揽了许多日子过不下去的人,但是他们并未行山匪强盗之事,而是在山间耕种,避免官府的苛捐杂税,再练兵锻铁。

其背后,自然是商清晏暗中给其日常钱粮补给,所以他们表面是山匪,暗地里,都是南川王手里的私兵。

有了这一层关系,沈至青再去招揽其余想要起义之人,就便利很多。

商清晏却是肯定道:“他们都是大胆之人,倘若风云涌动,必能成一方气候。”

沈至青疑惑道:“王爷都没见过他们,又何出此言?在我看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只像普通的农户。”

商清晏道:“我给你的那些名单,你都留意着,能将其招揽来,就将其招揽来,招揽不来的,也不必管他们。但有一点...”

商清晏顿了顿。

沈至青道:“有一点什么?王爷但说无妨。”

商清晏道:“若有一天他们趁着两国交战,在大殷境内仗着一方势力为非作歹,便果断杀之。”

商清晏转着佛珠,语气颇为平静。

他并非不将这些人放在眼里,更不想将刀剑捅向大殷同胞,但大局为重,他不能看着一些宵小为祸时局。

沈至青拱手道:“是。”

禀报完这件事,沈至青便退了。

商清晏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冬雨,心里却是想着虞安歌。

不知她好不好,亦不知边关情况,具体如何。

又过了半月,商清晏收到一封来自边关的信,正是虞安歌寄给他的。

上面详细说了边关的情况,谢了他送火药去往边关一事,还在书信末尾留了四个字——与君同安。

商清晏指腹轻轻抚摸着这四个字,心中涌起无限悸动。

原本因为风寒还有些萎靡的神情,一下子便生动起来。

他在心里默念着这四个字,安然入睡,做了一个好梦。

边关营帐之中,虞安歌这一觉睡得却并不好。

她再次梦到望春城,梦到凶残的凉人一波又一波猛攻,就在虞安歌力竭被岑嘉树一箭射中胸口之后,凉兵铁骑便无情冲破城门,大肆烧杀抢掠起来。

虞安歌猛然惊醒,外面冷风呼啸,她的额头却是冒出好多汗。

起来喝口水的功夫,就听外面传来踢踢踏踏的马蹄声,往爹爹营帐的方向走去。

虞安歌暗道不好,便急匆匆掀开帘子走了出去,果然看到一个骑兵手持邸报,一路大喊“报——凉兵入侵邕城”,最终停到爹爹的营帐旁。

不仅虞安歌被此声惊醒,营地大大小小的将士也都因这一声呼喊醒来,庞冰等有品阶的将军,一边往神威大将军的营帐赶去,一边整理衣着。

虞安歌披上外袍,同样赶了过去。

主将营帐点上了灯,等人到齐,虞廷将来自邕城邸报拿出来道:“凉兵已经动兵入侵邕城,张老将军不知能撑多久,我们要速速做好迎战准备。”

所有将军都神情肃穆,营帐内一派凝重。

他们知道凉兵会入侵大殷,这些日子也一直悬着一颗心,各方都在加紧练兵,整装待发。

虞廷眼睛扫过这些人,继续道:“让驿官快马加鞭,将凉兵入侵的邸报送往盛京,让朝廷加紧送火药过来。”

这是虞廷最担心的点,他至今不曾听闻朝廷火药运来的消息,心里自然着急。

虞安歌想说火药已从江南运来一批,即将到达岐州,可是看到在营帐角落的一个官司,便把话咽了下去。

虞廷继续道:“另外通知边关各州县,让他们都做好应战的准备,切记,安抚好百姓,莫要敌军还没攻进来,城内先生了乱。”

自有负责这一块儿的将军前去通知。

虞廷看着邸报,陆陆续续又下发了许多命令,整个军营都紧张忙碌起来。

最终,虞廷道:“还要征兵,不知此战要持续多久,需要大量征兵。”

坐在军营角落里的军司却十分不合时宜道:“大将军,大量征兵需要禀报朝廷,由圣人裁决方可。”

这句话一出,帐内众多将军都回头看着那个军司,眼神充斥着不善。

他们不爽军司已经很久了,之前指指点点,暗中报信儿,他们忍忍也就算了。

如今情况紧急,他们还敢来指手画脚?

那军司被这么多双将军的眼睛瞪着,倍感压力,手脚都有些软了。

但他身为军司,不得不万事遵从圣上的意思:“大将军,若不向朝廷报备一声,后续朝廷的军饷发不下来,也是一大问题不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