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第二十集:生死存亡

(原创作者头条号用户名“李唐世家or团结力量99”,简称“李唐世家”,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最胶着的时候却用了赵括,当时蔺相如虽然病重,一听说放弃廉颇用赵括,就坚决反对,蔺相如说赵括只是纸上谈兵,不懂得随机应变,面对如此之恶战,坚决不能换将。

第二个坚决反对的是赵括的母亲,赵括的母亲主动出来和赵孝成王说,赵括绝不能当主帅,最了解的莫过于母亲啊,她说赵括虽然谈起兵法滔滔不绝,但他的父亲赵奢从来不认为赵括能带兵,赵奢说战争是最残酷的了,赵括把战争谈地那么轻松当做儿戏,如果某天用了赵括,那战败的一定是我的儿子。就这赵孝成王还是听不进去,说你就别管了,赵括的母亲无奈之下只得有言在先,对赵孝成王说道万一我儿子战败了,不要牵连处罚株连九族。后来赵军45万人被坑杀,果然他的母亲一家人没有受牵连。

赵孝成王什么都听不进去,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换了个纸上谈兵的人,综合来说,能不打败仗吗?而再看秦昭襄王,非常厉害,举国之力,重用白起,断赵前军,断赵后军,断赵粮道,一仗定乾坤!

长平之战第二年,赵国都城邯郸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嬴政很幸运,他的曾祖父把和他最强大的一个对手给打败了。嬴政统一六国打地那么容易,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相国吕不韦都解决了很多问题,到了秦始皇继位,早已是瓜熟蒂落。

长平之战,赵军主力被全歼,赵国早已如朽木残枝,只要再刮一阵风随时都会倒下去。秦军主帅白起下令分兵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自己则回秦国向昭襄王报告,要求增粮灭赵,并说赵军主力全歼,民心不稳,此乃灭赵最好时机。

这个时候的秦昭襄王内心是比较矛盾的,长平之战虽然消灭赵国45万主力,秦军也已死伤过半,秦国内也很空虚,昭襄王对打不打是心存疑虑的。

而此时的赵国,马上就要面临邯郸保卫战,全国上下极度恐慌,所以派了重要的使者前去秦国游说,游说的对象就是秦丞相范雎。范雎和白起将相之间有矛盾,白起是由魏冉推荐的,而范雎赶走了魏冉,所以范雎对白起心存芥蒂,而赵国使者见范雎说的两条理由,让范雎觉得很有道理,使者说白起南破楚国,北灭赵国,那白起的功劳就太大了,肯定位列秦国三公,在秦国除了秦王就是他了,他功劳第一,连你丞相范雎也得屈居白起之下,再者,秦不得民心,上党郡被秦占领后,老百姓都逃到了赵国,如果你们即使占了赵国的土地,老百姓也都逃了,你们也只不过是得地不得民。

这一说,范雎就合计起来,特别是第一条,不能让白起的位置在自己之上。就这样,范雎和秦昭襄王说秦军经长平之战耗损了三年已经非常疲劳了,需要休养生息,我们现在只要允许赵国割地求和就可以了。这个范雎没有说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而是利用了主疑,丞相尽谗言,他的意见刚好迎合了秦昭襄王的疑心,就这样秦错过了灭赵的最好时机,把灭赵问题留给了秦王嬴政去完成。

本文原创作者头条号用户名“李唐世家or团结力量99”,简称“李唐世家”,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请勿转载,分享请注意出处,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敬请关注原创系列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