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第二百零一集:河北动荡终平息

话说刘黑闼消灭了唐军高级将领李大恩后,目标直指河北定州,原窦建德手下大将曹湛、董康买带着残余兵力并煽动很多人来一起投奔刘黑闼,这说明河北求太平盛世,怀念窦建德的好,民心所向刘黑闼!而唐军李元吉就是个草包,被刘黑闼打得节节败退,而李世民的堂弟淮阳王李道玄也战死了。原来,李道玄和他的副将史万宝,两人分工明确,李道玄作为先锋冲锋在前去迎战刘黑闼,史万宝作为后方部队来接应李道玄,但因为两个人在此次出征时总是意见不和,史万宝对李道玄成见很大,他对身边人说“淮阳王李道玄这家伙太爱出风头,我们不如把他这个先锋当个诱饵抛给刘黑闼,等他们鹤蚌相争,两败俱伤时,我们再渔翁得利。”

而这边的淮阳王李道玄还蒙在鼓里,他与刘黑闼遭遇后,奋勇杀敌,本想一会儿后面大部队就会赶上来接应他,毕竟自己前锋部队人数不多,但他边战边回头看,自己先锋部队后面一个人影都没有,他也很纳闷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这一会儿功夫,刘黑闼就将李道玄先锋部队给包围了,那力量悬殊太大了,刘黑闼十倍于李道玄的先锋部队,也就是说十个人打一个,哪有不败之理,很快李道玄就战死沙场,他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唐军的主力部队这么长时间都不接应上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你说他死得冤不冤。要不说这个李道玄的副将史万宝真是够损的,他不但使用阴招害死了李道玄,还使本应大好的形势急转而下,造成整个唐军的败局。

刘黑闼再次占领了河北,而李元吉吓得不敢出战,唐高祖李渊考虑再三,派出了太子李建成去河北平叛。那李渊此时为何不再派他的王牌部队秦王李世民了呢?道理很简单,再派李世民去就不太合适了,河北最关键的是要笼络人心,而河北人民对李世民的民怨太大,再加上太子李建成主动请缨,所以李渊就决定派李建成去。这也主要是太子身边的这些大臣谋划的结果,要说才能,李建成和李世民不相上下,但自打李建成作为储君后就很少再出京上前线,所以战功方面就被李世民超越了,天下人只知道有秦王李世民,不知道有太子李建成,这样下去,李建成这个储君的位置就不稳了,所以太子身边包括魏征这些大臣就谋划李建成去河北平叛从而立功。

魏征对李建成说“这次秦王李世民在河北平叛不利,主要原因是他在河北杀戮太多,民怨太甚,此时正是你立功的好时机,你可以主动请缨前往河北,以好拉拢河北和山东地区的豪杰。”于是李建成请战河北,李渊非常高兴,考虑到几个儿子之间都要受到锻炼,有个比较好的平衡,他就同意了李建成的要求,任命李建成挂帅出征河北。就这样,太子李建成率领大军出发了。李建成按照谋臣魏征的建议,攻心为上,一到河北,先笼络人心,他把关押的那些绿林豪杰都释放了,并和那些有名的豪杰做朋友,但对于首犯刘黑闼必办,他不断攻击刘黑闼部队,此时的刘黑闼因之前一直征战没有休息的机会,再加上河北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刘黑闼只求一场决战速战速决。

刘黑闼给唐军下了战书,约定在heb省邯郸馆陶决战,李建成率领唐军并召集李元吉集中了兵力,此时的唐军无论是在军力上、气势上还是实力上都远盛刘黑闼,刘黑闼心里是有数的,但面子上还是得硬撑着,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到齐了,双方就在馆陶的永济渠排兵布阵准备应战。刘黑闼为了造势,搞了个战前总动员,命令他的部将带兵背靠永济渠,来个背水一战,但当他面对气势恢宏的唐军时,突然胆怯了,想想自己现在这种窘境,拿什么和强大的唐军来拼,于是他命令他手下的亲兵一千人等,抓紧在渠水上搭建临时的木桥供自己逃跑,这主帅一跑,还打个什么,刘黑闼除了他的亲兵一千骑兵跟着他过了木桥逃了,其余人等都就地缴械投降了。

太子李建成,就这样不废一兵一卒,赢得了河北战役的胜利,但遗憾的是,河北首犯刘黑闼还是给跑了,刘黑闼带着他的一千亲骑兵,过了渠水的木桥逃跑了,李建成就派骑兵追,但唐军只过桥一千余人桥就塌方了,毕竟是临时搭建的木桥,承受能力有限,过桥的一千唐军没有把握追击刘黑闼,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黑闼逃窜了,但不管怎么说,太子李建成兵不血刃地完成了河北平叛重任,但摆在眼前的问题也必须得解决,就是作为首犯的刘黑闼仍然逍遥法外,就意味着这个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卷土重来,刘黑闼具有很强的咸鱼翻身的能力,如果不抓获刘黑闼,搞不准他哪天还会再回河北,抓捕刘黑闼成为李建成当前的首要任务!

要知后事如何,请见下回分解。

敬请关注《秦王贴身带刀护卫》(本集2001字)20211107

“声明”《秦王贴身带刀护卫》部分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特此声明。发稿时间2021110716:30qula.org 苹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