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西胡进犯

就在范东伟离开太平别院,前往埋伏地点之前。

皇宫之中发生了一件要紧的事儿,老皇帝召集朝廷重臣进宫议事,其中就包括了太子李云明和二皇子李云聪。

御书房内,老皇帝坐在龙案之后,拿着一张密奏,满面愁容。

李云明来的最晚,看到一群重臣表情凝重地站在御书房中,心中一阵纳闷。

这是出什么大事了,宰相张钧山,枢密院正使叶重,副使侯寅志,副使秦业,户部尚书范仲实都在。

只是此时没有人开口,御书房内一片沉寂,就连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的他,都不记得上次这种情况是在什么时候了。

他不知老皇帝叫他过来,所为何事。但当他看到一群重臣都老老实实地站成一排时,连忙也不作声地站到了首位上。

“你们都来了。”

这时老皇帝终于打破了御书房中的沉静。

看着面前的这几人,这些人可以说是庆国的支柱,是大庆朝廷这个巨大机器运转的中枢。

“秦业,你说说情况吧。”

看了秦业,老皇帝把手中的密奏轻轻地放在龙案上。

“是,陛下。”

秦业拱手行了个礼,然后看向堂中的其他人,面色凝重。

“现今已到六月,北方正是收割小麦的季节。诸位也知道,每到这个时节,西胡便会袭扰当地百姓,强抢粮食。今天下午刚收到西境密奏,西胡大举进攻我庆国西部边境,规模更胜以往,已经打到凉州地界了。”

“什么!西胡怎么会大举来犯?”

李云明闻言,有些不可置信。

据他所知,西胡由于王权之争,内部一直都是十分分裂的状态。虽说往年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发生抢粮这种事情,但是一直都是部分部落自行发起的小规模事件。所以在他看来,西胡不过是疥癣之疾,北面的大魏才是心腹大患。

看到李云明如此表现,老皇帝不可察觉地斜了他一眼,似乎对李云明此时的表现十分不满,没有作为一个储君应有的沉稳。

见太子发问,秦业连忙面向李云明,回道:“回殿下,臣负责西部边境守关事宜,本也以为今年西胡会向往年一样,意在抢粮,所以也提早要求前线将领,在陇西一带布置好了防守军队,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会绕过陇西,从东北方向的玉峡关附近进入我国。”

叶重有些惊疑不定,问道:“这么说,他们是从魏国境内进来的?”

顶头上司发问,秦业也不敢怠慢,连忙回道:“回正使,除非他们从山岭之中翻越而来,否则,就只有从魏国境内过来了,只是当地地形复杂,一时无法判断。”

枢密院乃是庆国的最高军事机构,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卫,设有正使一名,副使两名。但是实际上叶重领京都守备师师长,掌管京都周边军防,只是兼着枢密使这个虚衔,而掌实权的则是两位副使。

虽说是虚衔,但也确实是秦业正儿八经的上司。

两位副使之中,秦业负责西边对西胡的防卫,而侯寅志则是负责北面的大魏。说起来,侯寅志的权利要比秦业还大一些,毕竟北境才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装备质量,都远远高出西境太多。

听到话说到这个份上,侯寅志连忙说道:“回陛下,秦副使一月前曾向臣求援,调派一些人手,帮他守住玉峡关一带,就是为了防止西胡人狗急跳墙,翻山进来,只是没想到他们此次并不是直冲玉峡关,而是从玉峡关西面的山脉中冲出,那里地处三国交接,确实不好判断是否是从魏国进来的。”

“那前线战事如何?”

李云明似乎并没有看到刚刚老皇帝的眼神,继续发问。

而二皇子李云聪似乎很乐意看到李云明这个样子,也不说话,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他的下手。

秦业回道:“说起来倒也奇怪,虽说他们大举来犯,但只是将凉州两城围了起来,并没有攻城,而是和往年一样,在外围抢百姓的粮食,只不过……只不过今年抢走的粮食差不多是往年的十倍以上!”

李云明闻言,惊讶道:“十倍!”

凉州的百姓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一年两收,而且产量很高,可以说是庆国的一大粮仓。每年被抢的粮食,至少够整个京都吃两年。如果是十倍的量,确实数量过于惊人,也难过李云明会如此惊讶。

侯寅志见李云明有些失态,连忙道:“太子稍安,臣收到西境求援,又增派五万军士前往救援,不日将会抵达,可解凉州之危。”

宰相张钧山此时已经大概了解了今天老皇帝召他们进宫究竟所为何事,本着一贯和稀泥的态度,说道:“如此一来,凉州危机可解,只是粮食被抢太多,今年国库怕是会空虚了。”

二皇子李云聪微不可查地请哼一声,心道:“这老狐狸,好像说了什么,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而且还把皮球踢给了户部尚书范仲实。”

范仲实一直都是个老实人,兢兢业业管理户部多年,从未出现过户部人员私挪库银的情况。只是庆国国库一直不充裕,如今凉州又被如此规模的抢粮,国库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听到张钧山如此说,范仲实并没有搭腔,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只能站在那里默不作声,一脸愁容。

老皇帝冷哼一声,右手狠狠地排在龙案之上,怒道:“哼!说到底,还是欺我庆国微弱,怎么没见他西胡去抢大魏的粮食啊!”

他发怒,一个是因为他说的这个事情,另一个则是因为他召这些人来,本来是想让他们出出主意,怎么能让国库充盈,国家强盛,可是听了这么半天,这些人也是围着问题本质的外围打转。

看到老皇帝发怒,众人连忙禁声,陛下都这么说了,谁还敢再去搭话。

难道还跟着附和:“对,就是西胡就是欺软怕硬,欺负我们庆国弱小。”

找死了呢嘛!

眼看老皇帝又要发怒,太子李云明说话了。

“父皇,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国库空虚,导致军事力量薄弱,若想强大起来,必要想办法让国库先富足起来。”

听到李云明这么说,老皇帝心中的火气降了不少,终于有人肯接话了。

点了点头,指了指李云明,说道:“你接着说。”

李云明看到老皇帝神色稍缓,内心一阵得意,撇了眼身边的李云聪,接着说道:“如今若是想快速充盈国库,唯一的办法就只有集万民之力。所以,儿臣建议,增加赋税!”

老皇帝听到李云明这么说,心中终于是暗自称赞了一番李云明。因为这也是他能够想到的最快速的方法了,毕竟前阵子和庆余堂东家所谈合作之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也唯有增加赋税这一条路子了。

只是他作为一国之君,肯定是不好亲自说出这件事的,所以他需要有个人来替他说。

老皇帝没有说话,他需要看看其他重臣的意见,他首先看了眼二皇子李云聪。

李云聪见状,也知晓了老皇帝真正的用意,连忙躬身道:“儿臣也觉得太子所说十分在理,儿臣附议。”

就在老皇帝觉得没人会反对时,却听到了一个略有些年迈的声音。

听到太子和二皇子都是增加赋税的意见,而且眼看着老皇帝也要拍板了,范仲实急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哦?范尚书有何不同见解?”

李云明没想到范仲实会站出来不同意,这不是在给你户部解忧嘛,你咋还不同意呢?

范仲实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两年前我庆国境内因为连天暴雨,大部分地方都发了水患,很多百姓都是颗粒无收,饿死了不少人,两年过去,好不容易有所缓解,但依然是灾情不断。前几日,江南有些地方又一次发了水患,不少灾民流离失所,若是此时增加赋税,老百姓可就真的活不成了!”

李云明闻言,讥笑道:“依范尚书所言,意思是本宫与誉王不爱子民咯。”

范仲实连忙跪倒在地,向着老皇帝惶恐道:“陛下,老臣绝无此意。”

他自然知道李云明的意思不是说他和二皇子,而是暗指老皇帝。

“起来吧,朕还没决定呢。”

老皇帝有些扫兴,若不是范仲实出来阻止,这事也就定了。但是他也知道范仲实说的是实情,也正因为是实情,所以他不好一意孤行,将增加赋税的事情定下来。

“好了,都散了吧,此事改日再议。”

说罢,老皇帝便转身离开,侯公公连忙跟了上去,随着老皇帝出了御书房。

众人见老皇帝离开,也纷纷是行了礼之后,也离开了御书房。

看着范仲实的背影,太子嘴角微抽,眼神之中隐有一股杀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